韩国大叔来中国奋斗的理由,听他说→
连云港,地处江苏东北部,东濒黄海,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与邻国韩国一衣带水、隔水相望,距离不到1000公里。
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1993年7月,江苏连云港市和全罗南道木浦市正式结好,这是中韩两国建交后缔结的第一对友好城市。建交30载以来,中韩关系历经风雨浇灌,实现跨越式发展。江苏是中韩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有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来此开展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2003年,韩国人严东铉带着大象集团的泡菜一起来到北京密云办厂,2019年,他又见证了韩国排名第一的综合食品公司大象集团落户连云港东海县。今年已经是严东铉与中国结缘的第20个年头。
“我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一年一个样。”他说。
从“乍见之欢”到“久处之喜”
在变身泡菜的路上,一颗大白菜,需要经过清洗、腌制、发酵等重重考验。在种类众多、风味各异的泡菜市场,韩式泡菜名声久远。
看中了中国的机遇和市场,主营食品生产销售经营业务的大象集团乘着中韩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的东风,早早来到中国办厂。得益于中国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供电服务等,企业近年来发展成果显著。

2003年,大象集团在北京密云开始进行泡菜生产,时年34岁的严东铉来到北京,一干就是5年。本以为这次中国行只是一次短暂的邂逅,他万万没想到,11年后,他又再次来到中国并长住下去。

▍2003年,严东铉于北京密云游览长城。
2019年,大象(连云港)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连云港东海县高新区产业园,占地50亩,产品包括泡菜、年糕及各种酱料,共计14条生产线,涵盖加工、冷藏、运输等所有环节,是大象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加工厂。

▍位于连云港东海县高新区的大象(连云港)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是我们全球战略的重心市场,连云港作为海陆运输便利的枢纽区,新鲜农产品供应优势明显,我们新厂所在的开发区拥有完善的食品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政府在工业用地购置和税收方面也给予了优惠政策。”严东铉介绍,截至7月底,大象(连云港)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1-7月销售额已实现4500万元,同比增长25%。
严东铉对中国的感情,也从刚踏上这片土地时被历史古迹震撼的“乍见之欢”,逐渐升级为了因营商环境和配套服务带来的“久处之喜”。
他清楚地记得,成立于2019年3月的大象(连云港)食品有限公司原计划2020年年中投产,但由于一场疫情的暴发,建筑工人和原材料无法顺利到场,导致主体厂房被迫停滞,好在东海县政府积极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当地供电公司也及时帮他们送去了生产用电。

今年3月,连云港疫情卷土重来。当地政府及供电公司等单位有力保障了包括大象公司在内的生鲜生产制造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严东铉也向东海高新区捐赠了防护服、鞋套、面罩、口罩等防疫物品,“作为扎根这里的企业,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给予的温暖,我们也想为抗疫尽一点微薄之力。”

▍大象(连云港)食品为东海高新区捐赠抗疫物资。
据了解,目前落户连云港的韩资企业已达58家,涉及产品类型包括食品、服饰、风力设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
从“只跑一次”到“不停电消缺”
对于以生鲜为原材料的加工企业来说,对时间的要求极高,因此,稳定的电力供应成了大象食品品控的关键。
“作为现代化工厂,我们蔬菜清洗、加工、腌制、包装等生产流程基本全是电气化。”严东铉说。
从大象公司工厂临建供电到正式用电外线铺设送电整个过程,国网东海县供电公司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前期,在用电申请上,国网东海县供电公司指派专业人员给予了专业解答和协助,让企业“只跑一次”办结所有业务;在后期递交正式用电期望送电日期时,排除一切困难,冒着小雨送电,为其设备安装调试提供了条件。

“目前,高新区部分厂区用户是单电源,为了保障它们用电稳定,我们通过推进不停电作业消缺以及优化配电标准联络网架、建设配电自动化全自愈线路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定位、解决故障,加快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国网东海县供电公司运检部王瑞介绍,以大象公司为例,完成线路全自愈建设后,只要故障点不在大象公司用户内部或该公司所在的分支线上,全自愈线路都能及时有效恢复企业用电。

据了解,大象集团接下来还将继续扩大投资,并计划于2023年开展二期项目建设。
“正如俗语‘远亲不如近邻’,我希望继续在中国促进中韩饮食文化交流,为拉近两国关系贡献一份微薄力量,期待中韩两国全领域上扩大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在中韩建交30周年来临之际,严东铉表达了对两国友谊的祝愿。
“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推倒一切障碍 让那理解的歌声永飞扬……”正如《手拉手》歌词所唱,祝愿中韩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