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飘香产业旺——镇江供电护航瓜果产业发展故事-东台报业网

瓜果飘香产业旺——镇江供电护航瓜果产业发展故事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530     日期:2022-08-15 19:03:02
​8月4日,镇江市高桥供电所采集运维班电工宋鑫鑫和戴小庆来到该市丹徒区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对江心集镇02号台区配变及400伏五套线开展巡视,并检查园区开关、插座、漏电保护装置等用电设施,为12日即将在此举办的江心洲首届“酥梨”节开幕式做好准备。瓜果产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镇江市

8月4日,镇江市高桥供电所采集运维班电工宋鑫鑫和戴小庆来到该市丹徒区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对江心集镇02号台区配变及400伏五套线开展巡视,并检查园区开关、插座、漏电保护装置等用电设施,为12日即将在此举办的江心洲首届“酥梨”节开幕式做好准备。

瓜果产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镇江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累计16个乡镇、35个示范村立足资源禀赋开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特色瓜果产业种植,涌现出镇江世业镇先锋村草莓、江心洲五套村酥梨,句容白兔镇行香村无花果等20余种特色瓜果品牌。2021年,果农人均收入达3.98万元,较上年增长6%。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国网镇江供电公司的主动服务、精准对接,是供电人的全力以赴保障了特色瓜果产业迅速发展,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助力。

 

助无花果变“致富果”

   8月3日一早,句容市白兔镇虎耳山无花果专业合作社门前,500公斤新鲜无花果被陆续装上顺丰冷链运输车,将按合作社负责人郭强手中的订单地址发往上海、浙江等地。

   1993年,山西人郭强考入南京农业大学果树专业,4年后毕业分配至镇江农科院设在句容白兔镇的科研园工作。凭借对无花果种植前景的看好,郭强于2000年辞去公职,在白兔镇租赁15亩土地开始了无花果种植的创业之路。

   “一亩地种200棵无花果树苗,生长3年进入稳产期,每亩年产量可达2000公斤。每年6月气温达到30℃时果实开始膨大,7月迎来销售旺季,可持续至10月,比传统水果收益高20%,亩均纯利润可达2万元。”郭强介绍,每年3月种植树苗,半个月灌溉一次,15亩地需要500立方米水量。当年,距离郭强的种植区最近的农业接电箱在200米开外,需自费2000余元购买铜芯电缆方能接电灌溉。由于资金及种植规模均有限,郭强选择了采用3千瓦的汽油泵灌溉。当时,汽油每升2.4元,灌溉一次需30升,花费70多元。此外,每年6~9月,因高温还需抗旱补水,两人一组用水管漫灌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

   2003年农网改造期间,国网句容市供电公司统一将电源点改至距客户接电点25米以内,在距离郭强种植区仅5米的电杆上新装了一台农业接电箱。有了便捷的用电环境,句容市白兔供电所台区经理王建国建议郭强将汽油泵改为1千瓦的潜水泵,日常灌溉一次仅需花6元电费。在夏季补水阶段,将水管换成2.5千瓦的卧式管道离心泵,只需一人采用滴灌的方式就能在2小时内完成全部补水工作,成本节约一半。这一建议,立即被郭强采纳。

   2016年,郭强的种植基地已成为白兔镇果蔬种植龙头产业,种植面积扩大至100亩。然而,由于无花果成熟后散发出甜香,易遭鸟类啄食,因此保质期只有一两天。如何发挥剩余价值成了郭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1月,身为全国无花果协会会员的郭强参加了全国第十二届无花果种植技术研讨交流会,意外了解到:无花果酱深受欢迎,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将无花果切片,经过生产线烘干、杀青、包装,可制作成饮片。鲜果还可以加工成冻干、蜜饯、果茶,不仅终年可供,保质期可达一年甚至更久。发现了新商机的郭强,于当年6月租赁句容市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000平方米厂房成立虎耳山无花果专业合作社,划分生产车间和冷藏库,购置冻干机、烘干机、冰柜等30余台设备,打造了一条涵盖种苗生产、鲜果栽培、深加工配套服务等环节的产业链。

   白兔供电所台区经理主动上门帮助勘查厂房设备及用电容量,发现该地块用电容量仅有30千瓦,不能满足当前合作社日常生产,急需增容。因用电户号仍为句容市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郭强又联系该企业负责人马琛,携带相关材料申请用电增容。白兔供电所开辟绿色通道,从筹集物资、组织施工人员、验收送电,仅用一周就将合作社的用电容量从30千瓦增至130千瓦。

   “从初期种植到后期扩大规模发展深加工业务,每个阶段都离不开电力支持。用电上遇到问题,打一通电话,立马就解决了。”郭强表示,在他的创业之路上,优质的供电服务始终如影随形。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合作社出现了销售资金无法及时回笼的难题。白兔供电所采集运维班班长糜军峰了解后发现,合作社自租赁句容市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块后未更改户名,因此执行的是每千瓦时0.67元的一般工商业电价。2021年2月,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明确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降低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用电成本。无花果深加工符合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范畴,因此用电性质应执行每千瓦时0.499元的农业生产用电。

   糜军峰当即联系马琛和郭强,于去年6月更改用电户名,将用电性质由一般工商业用电改类成农业生产用电。“改类后,去年累计节省电费2万余元。”郭强表示。

   在电力加持下,该合作社创造了年利润近400万元的可观“钱景”,同时为周边村民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员工年收入普遍达6万元,带动了村民一同致富。

 

开辟农产品销售新渠道

   “农家自种、源头直采,草莓干、玉米、葡萄等农产品健康又美味……”7月28日中午,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农业园180平方米的直播大棚内,农业园负责人叶明兰正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卖货,吸引了300余名网友在线互动。

   “虽然是第一次单独直播,但一点也不紧张,多亏了供电员工耐心教我上网。”得知两小时直播中销售额达到1.9606万元,下播后的叶明兰激动地说。

   世业镇位于镇江西郊,是一个江心岛,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世业镇调研期间,专门强调要沿着现代高效农业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世业镇认真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仅先锋村就有高效农业产业园36家,各类瓜果农业园规模从100多亩发展到4200亩,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5万元。

   种植规模扩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电力。世业供电所主动对接当地农业园主,了解用电需求,为先锋村新增容量为4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5台,改造10千伏线路5.5公里、低压线路2.6公里,确保现代高效农业用电无虞。

   四季春农业园是先锋村规模最大的瓜果种植基地。叶明兰介绍,以往仅种植草莓,2015年开始种植葡萄、桃子等。“平时销售主要依靠旅游团及自驾游群体实地观光采摘,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特别是今年3月中旬,农产品线下销售渠道受阻,造成本地2500余公斤草莓、葡萄等农产品滞销,直接经济损失达20余万元。

   6月初,国网镇江供电公司丹徒供电服务中心试点开展“电力+乡村”双网格化服务,选出6名年轻骨干员工结对乡镇网格员,就用电服务、疫情防控、乡村数字化建设等问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参与乡镇网格管理。该中心营业班班长臧林怡在跟随先锋村网格员赵健走村入户了解乡村服务痛难点时,叶明兰主动诉说了因销售渠道单一导致农产品滞销的“苦水”。

   “如今网购已成为年轻人购物的主流渠道,何不尝试一下直播带货?”臧林怡提出建议。“我们农户大多是中老年人,很多人甚至不会使用微信、支付宝。子女们都去城里工作生活,平日联系也就是接打电话。”叶明兰无奈表示。

   考虑到当时临近“618”全网年度优惠力度最大的网购活动,臧林怡立即召集营业班、大客户服务班10名青年员工组建“直播卖货”服务队,迅速摸清网络平台卖货全流程,并协助叶明兰搭建直播大棚、手把手教申请平台账号、绑定银行账号、将货品上架“橱窗”。6月18日,臧林怡和同事李怡萌作为带货主播,从视频播放、产品介绍、留言互动、开售下单等环节带领叶明兰共同线上卖货,熟悉直播流程,仅1个小时的卖出草莓干195袋,营业额近3000元。

   此后,四季春农业园一周开展两次直播,不仅直播销售叶明兰家的农产品,还帮周边小规模零散农户销售蔬菜瓜果等。截至目前,实现当季农产品销售额2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