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三抓”工作法,助推精准有效发现问题
高质高效抓好监督,是实现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精准高效地发现问题是做好监督工作的有效前提和客观基础。近年来,丹阳公司在做好监督工作上运用“三抓”法,有效提升发现问题的效能和质量。
一是抓紧问题多发领域。全面梳理审计、巡察、专业检查中问题较为集中的业务领域,开展举一反三,深入查找问题背后隐藏的管理缺陷和人员责任。分析管理现状,找出管理不足。在审计、巡察的问题整改阶段对重点问题进行监督切入,拓展排查问题所涉业务管理的重点环节是否存在管理死角、管理缺位、是否存在管理方式上的不合实际。分析岗位职责,找出人员问题。分析比对问题所涉业务的岗位职责与实际工作履职情况,排查员工业务履责是否规范、到位,是否存在应做未做、做的粗、做的虚等方面问题。
二是抓严制度执行松软。针对重点问题领域,全面梳理相关业务的规章制度,开展制度执行和管理要求落实上的监督检查。根据问题表现,追溯制度落实问题。针对发现的存量问题,查纠问题背后存在的制度执行“宽松软”,分析产生制度执行“宽松软”的主客观因素,找出产生问题的关键要因。关注重点条款,查纠实际执行缺陷。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专业部门业务管理实际,关注制度执行中的“重点条款”,采用专业部门定期自查反馈与纪检部门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三是抓深人员履责缺位。深入排查干部员工在履职尽责方面的缺位与不足,查纠权力运行中的不合规与微腐败。紧盯“关键少数”在使用权力上的监督约束。在涉及业务审批、费用审核等关键环节上,通过检查相关台账资料,与相关人员谈话等方式,查纠是否存在独断专权、审核不严、管理不精等问题,是否存在违规向服务管理单位透露企业内部经营信息等情况。紧盯“重点岗位”在履职尽责上的行为规范。检查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验收、项目费用结算、工程物资管理等重点环节上的业务执行和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业务执行不严谨、业务管理粗放、重要流程节点管理缺位、核心环节管控度不高、与相关部门存在交圈的环节职责不清晰,衔接度有缺陷等问题,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靠电吃电,图取个人利益等位低权重人员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