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保供电·我在现场丨走,夜巡去!-东台报业网

迎峰度夏保供电·我在现场丨走,夜巡去!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7754     日期:2022-07-20 09:56:38
【开栏的话】新闻现场,也是宣传工作者的“战场”。在高温特巡的道路上、深夜消缺的变电站内、雨夜抢修的电缆隧道中……宁电宣传工作者们深入电力保供、优质服务一线,感受万家灯火背后的执着坚守与奉献担当,用饱含深情的笔与镜头,将宁电人鲜活感人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即日起,公司要闻开设“我在现

【开栏的话】新闻现场,也是宣传工作者的“战场”。在高温特巡的道路上、深夜消缺的变电站内、雨夜抢修的电缆隧道中……宁电宣传工作者们深入电力保供、优质服务一线,感受万家灯火背后的执着坚守与奉献担当,用饱含深情的笔与镜头,将宁电人鲜活感人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即日起,公司要闻开设“我在现场”专栏,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致敬可爱的一线电力人。

      7月17日晚9点,一辆黄皮卡“突突突”喘着粗气,在栖霞街道的乡间小路上穿行。

车上坐的是两位“90后”输电运检工龙涛和赵健,他们今夜的任务是对包括220千伏华晓线在内的5条重超载输电线路进行红外测温。

      狭窄的路边连盏灯都没有,但因为天天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都熟。“下车吧,小心脚下。”开到一片空旷的石碓里,龙涛和赵健跳下黄皮卡,把测温设备、照明灯和无人机等几样“大家伙”手提肩扛“请”了出来。在这“不动一身汗,一动汗满衫”的35度闷热夏夜,俩人取下安全帽擦了把汗,头发已是和洗过一样。

      “起飞!”机翼嗡嗡地卷起地上的砂石,滚着热浪,让人没法睁开眼,漫天灰尘中,赵健一边眯眼注意着飞机的飞行路线,一边熟练操作着遥杆。无人机闪烁着红光飞向铁塔,迅捷得像一只鸟。

      在这空旷的石碓里,陪伴龙涛和赵健的只有绵延不绝的一基基铁塔和银线。远远的,路灯和车流闪烁着橘色的光,耳边,是停不下的蝉鸣,还有两个年轻人热烈的讨论声,“停停,你看,这个发热点130多度了,相对温差超过90%,得赶紧处理。”“好,回去就编制消缺方案,再仔细检查一下每一相的连接处。”他俩脑袋凑在一起,锁着眉头,紧紧盯着无人机显示屏,生怕放过了一丝一毫的缺陷,汗水从面颊滴落,也无暇顾及。

      夏天进行夜间巡视是由于白天阳光太强,红外测温误差较大。近期南京连续发布了红色高温预警,“市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在这样的用电高峰期,供电绝不能掉链子。因此,输电运检人员在白天进行红外测温后,晚上对重点线路进行二次测温,避免阳光干扰,及时发现并消除缺陷和隐患。

      巡线是个体力活,盛夏巡视更是对意志的考验,长袖长裤里,两个小伙早是汗如雨下,不一会儿,工装背后便印出了大片汗渍。对他们来说,比闷热更难忍的是蚊虫叮咬,田间地头的蚊虫不会放过任何一寸裸露的肌肤,一晚上收获三四十个包是常态,有时成片的包连在一起,脚脖子直接肿成了两倍粗,又疼又痒。龙涛从帆布包里翻出风油精,擦拭在被叮咬处,又撒了些在太阳穴处提神。

      “巡视工作尽可能精细,提前发现缺陷和隐患,就能避免很多抢修。”无人机巡完一趟,龙涛决定再用肉眼对需要消缺的塔进行仔细排查。“差不多不行,要一点不差。”他打开应急照明灯,砰得一下,灯光把铁塔照得锃亮,在黑漆漆的夜空映衬下,巍然屹立的铁塔显得格外高大,每一个部件都发着银色的光,龙涛举起望远镜“一寸一寸”地检查塔身和线路。

      日日奔波在荒郊野外的寂寞和艰辛,外人或许很难想象,但在龙涛和赵健心里,这些铁塔就是他们的伙伴,在无数这样孤独的夜晚陪伴它们、守护它们、“治愈”它们,这些外人看上去重复乏味的工作,他们愿意做成千上万遍。

      巡视完这片区域内的线路后,龙涛和赵健“召回”了无人机,在飞机降落卷起的尘土里,小心翼翼地收拾好“帮手们”,抓起矿泉水猛灌了几口。“去下一个点吧。”抹了把脸上的汗,俩人迅速钻进了黄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