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把脉问诊+全景监测” 按下绿色减碳快进键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节能诊断服务小组走进盛虹PTA项目现场,对企业沼气回收装置技改项目进行成果验收。“为了进一步帮助企业挖潜,推进绿色制造,我们的节能诊断服务小组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诊断节能短板。”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助理刘硕介绍,他们通过对企业相关碳排数据摸排挖潜,发掘企业节能改造空间。以早期回收利用的锅炉为例,通过技改,该锅炉每年可节约蒸汽6万多吨,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1400万元左右。

节能诊断仅是连云港市为企业能耗“把脉问诊”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落实“双碳”目标,连云港市各地各部门协同发力,通过“政策﹢技术”协同路径,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连云港市工信局副局长严道连介绍,全市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并通过搭建平台,定期开展节能诊断等方式帮助企业发现用能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提升企业能效和能源管理水平。
“把脉问诊”推动企业节能技改。“去年,我们委托南京工业大学连云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连云港市节能服务中心两家服务机构对连云港杰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益海(连云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开展节能诊断。”连云港市工信局节能处处长李小华介绍,在诊断中,专家为连云港市企业提出21项节能改进建议。预计这些建议全部落地后,将为全市每年节能26953吨标准煤。今年,连云港市进一步完善节能诊断相关工作,定期邀请专家对企业开展专业化辅导,持续提升企业在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以及节能节水改造等方面的水平。

搭建碳监测中心平台,按需生成碳效报告。为了精准读取规模以上企业用能、排碳底数,国家电网连云港公司搭建了碳监测中心平台,根据相关部门和企业需求,定期为企业出具碳效报告。整个平台为企业搭建了碳画像标签体系,技术人员根据碳排放、碳资产、碳交易等多个维度为企业进行画像,并详细分析企业能源消耗数据、生产数据、排放因子、减排量、配额数据等。国家电网连云港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部主任岳付昌介绍,该平台依托电力、统计等部门信息,集成企业生产经营用电数据,设计合理的碳效评价体系,引导企业根据碳效报告积极开展技改,助推连云港绿色发展。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为全市规上企业提供10160份碳效参考报告,让企业碳排清晰可查。
“为了激活企业主动降低碳排,连云港市还出台了绿色制造培育计划。”李小华介绍,通过梳理全市重点企业基础情况,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梯次培育企业库,分类施策开展孵化培育。入选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的企业可以获得绿色“牌照”,享受环保“免检”,重污染天气不限产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