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只进一扇门”开启营商环境全新服务模式
6月6日,江苏连云港市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看到,大厅设立了“电水气”联办专窗,他咨询后才知道,今后办理电、水、气报装业务再也不用来回跑三个单位,这一个窗口就能搞定。据悉,连云港市已印发《连云港市工程建设项目电水气联合报装实施方案(试行)》,“电水气”联办在各县区同时落地,市住建部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电水气”联办专窗,当事人只要填写一份申请表格,“水电气”业务一次办结。
优化营商环境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实体经济加快恢复,为此,连云港市制定了《连云港市工程建设项目电水气联合报装实施方案(试行)》,提升用户电水气报装便利度,优化市政设施接入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只进一扇门”,这也是市住建部门在落实营商环境巡察整改中,为更好的助力便企利企而主动作为并推出的新举措。
据介绍,《方案》实施范围是市区范围内(不含赣榆区)供电、供水、燃气企业(以下简称“电水气企业”)根据服务主体(不包括居民用户)需求,为其提供自用户建筑区划红线至沿公路、城市道路敷设的公共管网临近接入点的电力、自来水、管道燃气等新增、改造、增容等业务的联合办理服务。其他县区、功能板块可参照执行。
在保障安全、提质增效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资源、压减环节、优化流程、明确时限,打破用户在办理电水气报装业务中各自独立的运作模式,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电水气“一次申请、一并答复、一同接入”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用户电水气报装便利度,优化市政设施接入服务。
另据介绍,明确业务类型自用户建筑区划红线至沿公路、城市道路敷设的公共管网临近接入点的管线及配套设施、设备(以下统称“外部管线”),由电水气市政公用服务单位负责;建筑区划内的管线及配套设施、设备(以下统称“内部管线”),用户可以委托电水气市政公用服务单位进行建设和改造,约定工作边界和内容,并支付相应费用。在内部管线建设、改造委托电水气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承担的前提下,将业务具体划分为4种类型:类型1无需进行管线建设、改造,可以直接开通的;类型2仅需建设、改造内部管线的;类型3仅需建设、改造外部管线的;类型4需要同时建设、改造内部和外部管线的。
用户提出申请后,按照不同业务类型,电水气市政公用服务单位联合办理的内部流程统一优化整合为以下环节:类型1分为申请受理、联合踏勘、同步开通3个环节;类型2、3、4分为申请受理、联合踏勘、联合编制方案、并联行政审批、联合施工验收、同步开通6个环节。小型外部管线实行零上门、零投资、零审批的“三零”服务。用户提出电水气联合报装申请后,由电水气市政公用服务单位主动对接、提前服务、联合踏勘、信息共享、统筹施工,推行一单受理、一并答复、一同接入。用户可选择到联合受理点由工作人员指导申报或自行线上申报,线下办理地点为连云港市政务服务中心和电水气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指定营业网点,线上可通过连云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市政公用服务”模块申请联合报装。
联合报装实行“首接负责制”,线下申请由首次承接办理联合报装申请的窗口牵头负责后续服务工作,首接人员与用户共同核对申请表内容,必填项完整正确的,当场受理;用户线上申报的,由系统根据分配规则推送首接人员,信息同时推送给各电水气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协同开展后续服务工作,实现电水气“一单申请、综合受理”。
开启服务新模式
近日,位于赣榆区的江苏点石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当地住建部门统筹管理下进行供电、供水、供气联合勘察验收,开创三方联合办公的服务新模式。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电水气外线同步规划同步审批,极大地缩短了外线土建建设时长,从递交申请表单到水电气三通,仅用了17个工作日,相比之前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以前办理用电用水用气报装业务,要跑三个单位,用户可能还要带身份证、房产证等证件,现在水电气业务一站式联办,真正方便了用户。”据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供电、供水、供气联合勘察验收,开创三方联合办公的服务新模式,电水气外线同步规划同步审批,极大缩短了外线土建建设时长,“水电气并轨”将用电、用水、用气报装业务集成为“一件事”,按照“一站式+互联网”服务模式,实现水电气“一表申请、一厅多办、一网联办、一张蓝图”。
目前,线下已经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电水气联合报装窗口,下一步将在供电公司营业厅、自来水客服营业厅、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营业厅以及各县区设立窗口。线上系统为连云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据介绍,以前水电气三家公司独立运营、各行其职,有各自的营业网点,企业办业务必须分别到各家营业网点,且提交材料较多、环节繁杂、安装时间较长。现在,供水、供电、供气各项业务融合并合署办公,建成了“电水气”业务一站式办理营业厅、窗口等,实现一个营业厅、一个窗口同步办理电水气“缴费、报装、体验、咨询”业务,一个表格就能完成电水气的报装业务,优化报装系统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互通互联协同办理,一次性提供“综合用能方案”,极大提高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