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供电公司:发展部、经研所同期线损管理连创佳绩
3月31日13:17分
兴化110kV戴南变1号主变高压侧表计故障,由于临近月度考核数据冻结期,如在24:00之前无法采集到当日下表底,则该表计整月电量将无法被正确统计并参与计算,同期线损母平等指标将受到严重影响。
更为棘手的是,受到疫情严格管控影响,驻扎在公司本部的运维团队无法立即携带表计前往现场处理。情况紧迫,公司发展部和营销部责任专业共同协商后,决定采用“高速接力”方案,一场由公司本部—兴化周庄高速口—戴南变的接力方案应运而生。18:29分,泰州线损管理(发展专业群)内收到这样一条消息“戴南变1号主变高换表完成,采集恢复正常”,自此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游戏”以胜利落下帷幕。

这虽然是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却全面的展示了疫情当下,同期线损人坚持不懈、排难解忧的决心,和克难攻坚、勇争排头的责任与使命。一季度,公司发展部牵头,联合调控中心、运检部、营销部等职能部室,以及配电室、计量室、三新公司以及各区县公司,继续以“全局谋划、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为原则,紧扣“严、细、实、准”四字工作要诀,强管理、优协同、提效益。
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一季度公司同期线损连续三期入选“国网同期线损十强市”,依次位列全国网第3、第4、第2,入选百强县、百强所数量也位居全省前列。



多维联动,协同共治
3月11日
公司经研所线损管理专责王晓兵通过线损溯源分析系统查看线损日报时发现,兴化公司35kV电压等级线损电量环比增加了20000kWh,分压线损也陡增到了1.99%,超出了0.66%~1.54%的达标波动区间。
发现异常后
立即将该情况通报给了兴化公司,兴化发建部和调控分中心同步启动线损小组侦查模式,根据线损异常指导手册,分别从关口配置、母线平衡、变电站损耗、变压器损耗等多角度出发开展综合诊断,但均未发现问题,且分压线损率在13日时更是达到了2.77%。

针对该种情况,公司发展部牵头,联合公司调控中心和兴化公司各相关部门,召开了同期线损线上诊断会,逐线逐户开展排查,最终将成因锁定在了专供1000kV泰州站站用电的35kV安泰430线上。

经研所副主任丁文树说:
虽然1000kV泰州站位于泰州境内,但其转入转出电量均计算在省公司范畴内,这也导致了我们虽然分析的很全面、也很透彻,但自始至终查不到根源的原因,后续我们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类似问题,同时及时总结形成典型案例,不断丰富公司的典型经验库。
同期线损攻坚小组成立以来,针对异常问题坚持专业自治的“小环”与协同共治的“大环”相结合,“环环相扣”保障了异常问题排查治理的效能。
克难攻坚,固强扬优
要善于打开自己的视野范围,多与省内优秀单位学习、交流,同时具备发现自身不足的敏锐力,和破壳成长的爆发力,在“比学赶超”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这是发展部主任冯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同期线损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横向比对、纵向延伸”,在统抓严管的基础上,不断细化指标管控颗粒度,以全省第三为标尺衡量各项小指标,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均列入“补短板,强弱项”任务清单,持续攻坚。

针对公司台区经济运行率提升难题,2月21日,营销部制定了《2022年泰州公司经济运行率提升专项方案》,方案中提出要以异常数据、存在问题为抓手,落实基层单位自查整改、市公司复核督办、专家团队疑难攻坚的循环提升方法,强化台区经济运行率提升力度,力争在6月底前将公司台区经济运行率稳步提升至94%及以上。

本部配电线路打包率同样是一块难啃的骨头,3月17日,发展部再次联合运检部、供服中心、配电室召开本部配电线路打包率治理专题分析会,通过多专业、深层次协商,初步明确了配电专业与供服中心建立联调联动机制,及时掌控线路供电方式变化情况,实现分线智能打包的试点方案,力争尽快将本部配电线路打包率压降至全省平均值以下。
技术赋能,优化提升
为持续压降公司综合线损率,尤其是占比较重的中低压配电网线损,经研所立足电网规划评审专业优势,提出了“基于单元制规划的线损最优管理”新思路,立足“线损+规划”多专业融合,打造共赢新局面。
以供电网格为降损区域,单元制规划阶段充分考虑线损因素,重点分析设备情况、网架情况、负荷情况等因素,将同时解决配电网网架问题和线损问题的项目纳入优先改造项目序列,结合配电网改造同步解决负荷分布不均、线路轻重载等造成的高损问题。


为评估改造项目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经研所通过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实现了降损策略精准落地实施,相关课题《供电企业基于单元制规划的线损最优管理》获得了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经过一年的试点
医药高新区口岸供电网格综合线损率
从5.88%下降至2.82%
降损趋势明显
经研所主任杨乐说: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挖降损潜能,结合有源配电网建设,提前谋划光伏接入、低压台区储能等新业态下降损策略研究,同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实现线损管理和专业管理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