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疯狂的螺丝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红。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220千伏杨庄变继电保护技改项目自主实施试点工程悄然拉开帷幕。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加强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2021〕554号)的中“全面加强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落实核心业务自主实施要求,推动技改大修自主实施”要求,省调将宿迁作为首批技改项目自主实施试点单位,选定220kV杨庄变1号主变保护改造项目作为试点工程,先行启动继电保护技改工程自主实施。
这是宿迁公司首个自主实施的220kV电压等级技改项目,对部门来说是个挑战,而对我们青年员工来讲却着实是个难得的实战机会。以前常听专业老前辈说“某某变电站才建时候二次线都是我们自己接的,继电器也是我们自己调的,那时候专业技术上手多快!”看他们眼神中闪耀着自豪的光,我们不禁心生羡慕。如今机会来了,我们势必要把握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
纵使满身激情,但“安全第一”是亘古不变的原则。电缆敷设、剥离、穿屏虽说是简单的力气活,但危险点却数不胜数,电缆沟挡板的移动、防火泥封堵的拆除、旧电缆的清卸等都很容易造成人体伤害。另外,施工现场不是实训室,除工作的地点外,其他间隔屏柜均带电正常运行。施工前的安全措施必须要完善,且不允许有任何纰漏。为此,调控中心与变电检修室多次现场勘察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出包含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等内容的施工方案,同时邀请现场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团队为我们开展施工前培训,为安全施工夯实基础。
焕之四望云物,光明而清鲜,一阵暖风吹来,带着新生发展繁荣的消息,几乎传达到每一个细胞。3月1日,开工仪式顺利举办,项目经理葛蕾按组织措施为每个人分配任务。
工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剥电缆,项目计划新敷设二次电缆约7350米、新接二次回路421条。看着黑长的电缆密密麻麻地躺在地上,宛如一条条黑色的巨蟒让人不禁发怵。我们带好手套、拿起工具按培训时师傅讲述的样子,边用左手使劲将电缆捋直,边用右手拿着钩刀钩住电缆皮,用力划开。但自己动手并不像培训师傅讲述的那样简单,钩刀与电缆皮间的角度很难把握,电缆表皮内的钢铠总是会阻碍钩刀前行,电缆皮的厚度和坚硬度也比想象得高得多,捋直和划皮都很费力,所以一天下来感觉腰酸背痛。好在有施工经验的班组老师傅积极发扬“传帮带”精神,耐心向我们传授技巧和经验,用不起眼的螺丝刀配合钩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缆剥完后,密密麻麻的电缆芯散落一地。根据图纸将其按层次性、条理性、美观性的布线要求接在对应的端子上是一项“浩大的工程”。421条回路,842个端子,接线的这3天,手里的螺丝刀不停地旋转。我们的手早已酸到不停使唤,可手里的螺丝刀却坚守使命,顽强不屈,我们深受触动。经过二次一班与二次二班16人5天的共同努力,顺利按计划完成了主控室4个保护屏柜、室外一次设备区4个端子箱、20千伏开关室6个间隔的电缆剥离与接线工作。
因更懂得端子松动的危害、电缆编号标注不明确为检修工作带来的繁琐,所以在施工阶段项目经理葛蕾就多次现场组织召开会议,反复强调端子要拧紧、电缆对线后及时套号码管标注,这为接下来的调试工作铺平了道路。
阳光明媚,春风吹拂,田里的春苗犹如嬉春的女子,恣意舞动她们的嫩绿的衣裳。河岸上的柳丝,刚透出鹅黄色的叶芽。在醉人的春景中,二次一班工作人员按计划进行调试工作,二次二班工作人员等待验收。
调试前需要对装置送电,这是检验接线是否正确的第一个步骤。为防止因接线失误导致接地或短路,我们对每根电源芯进行短路、接地测试,在确认无误后推闸送电。当空开推上去的那一刻,装置得电的提示声瞬时响起,此起彼伏,像极了胜利的号角,沁人心脾,动人心弦。
从约500根电缆芯的摇绝缘测试到421条二次回路的正确性验证、842个端子电位的逐个测量;从保护功能模拟到断路器准确出口传动,最终至每个保护逻辑验证成功。过程中,我们如同旋转的螺丝刀,反复循环穿梭于主控室与室外一次设备区,对回路中不确定的地方反复演算推导、试验验证直至结果正确,不知疲倦地相互配合,激烈讨论,只为送电时万无一失。
得益于前期严谨的施工与精湛的技术,保护系统的验收非常顺利。到正式送电这一天,主变带上负荷,我们画出六角图,与理论结果一致,至此工作圆满结束,所有的疲劳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回首这12天的艰苦奋斗,“工区-现场-卧室”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忙碌中充斥着收获,疲惫中掺杂着快乐。每日早出晚归,按计划有条不紊、保质保量地完成既定工作;班组成员团结一致,相互帮衬,齐力奔向同一个目标,这终将会演化成我们生命中珍贵地记忆。
从电缆敷设开始,依次剥离、穿线、对线、接线、调试、验收、送电,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完成了保护装置的“新老交替”。项目施工看似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但我们的主动思考却为它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12天的不间断施工,项目的全程参与,让我们对技改项目的施工流程了如指掌;剥电缆时记住电缆编号,在脑海中勾勒电缆的布局,让我们对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控制联系以及二次设备屏柜之间的联系有了显化而清晰的认知;接线的同时,根据电缆走向推断回路功能,看电缆号码管读回路编号思考回路意义,在脑海中绘画图纸与实际对比,让我们不仅能发现图纸中的错误而且能加深对回路的理解;谨慎细致的调试工作让我们透彻地明白了各保护功能的出口逻辑,增强了我们的专业自信,为日后的验收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对现场检修工作更有底气。
通过本次“实践”,我们受益匪浅。“核心业务”的回归不论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青年员工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元世祖忽必烈极力要求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后要保持蒙古骑射善战的传统;康熙皇帝每年都要召集满洲的部落贵族们大练骑射,以维持勇猛和耐力的不坠;乾隆皇帝坚持骑马,拒绝坐轿,并要求满洲臣仆思旧制,效法前人,练乘骑,勿忘淳朴服勤之旧俗。“核心业务”作为企业的“红色基因”的就应该由青年员工一代代传承下去。
“全面加强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落实核心业务自主实施”是“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作的创新性实践,我们以此为契机,组建“在路上”青年突击队,由项目经理担任队长,旨在以此工程为起点,积极发扬坚韧刚毅,牢记初心,默默耕耘的“螺丝刀精神”,奋力拧紧企业快速发展列车上的每一颗螺丝。(变电检修室 王当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