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仪征公司:弘扬模范精神 共助乡村振兴
4月8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滨江业务所员工、沿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维忠的见证下,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党支部、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党委、中共里下河农科所水稻经作室党支部和仪征经济开发区沿江村党支部的4位党组织书记齐聚沿江村,共同签订“四方”结对共建,助力沿江村产业振兴的协议。
位于长江北岸的沿江村协议,属于国家农田保护区,共有3776亩耕地,农产品生产是村里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局限于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和较为低效的生产方式,又受累疫情对农产品销售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的逐渐外流,沿江村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自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连续19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在这一大方向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要求着力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管理与产业支持,促进乡村发展。
沿江村的振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周维忠任职“第一书记”则让沿江村迎来了吸引各方关注的契机。在周维忠的积极联系下,当地供电公司决定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在沿江村建设200亩精品水稻种植基地、55亩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以及一座电气化粮食烘干厂房。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有效促进地方农业从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保障体系,共同助力沿江村乡村振兴。
“我们将充分发挥周维忠共产党员服务队作用,常态化为沿江村提供电力保障和帮扶慰问。同时在助力沿江村发展致富项目、拓宽销售渠道、培育乡土人才等方面给予资源和平台支持,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推动沿江村集体经济、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稳步提升。”仪征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陆钟华介绍称,依托结对各方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实施精准帮扶,推动沿江村产业振兴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在2021年12月22日“第一书记”任职宣布会上,周维忠曾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沿江村人,对农村,对农业,尤其是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希望各级组织能对沿江村这个经济薄弱村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我有信心在任职的两年里,团结沿江村村委一班人带领群众勤劳致富,使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有明显的进步。”(黄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