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公司:退休供电员工变身“无袍法官-东台报业网

徐州公司:退休供电员工变身“无袍法官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496     日期:2022-03-18 17:41:04
3月7日,3位刚刚收到任命书的睢宁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在陪审员工作室看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一线》栏目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共同拍摄制作的六集纪实专题节目——《无袍法官》后,节目主角之一、睢宁县人大常委会首批认定的人民陪审员、国网睢宁县供电公司退休员工陈

3月7日,3位刚刚收到任命书的睢宁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在陪审员工作室看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一线》栏目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共同拍摄制作的六集纪实专题节目——《无袍法官》后,节目主角之一、睢宁县人大常委会首批认定的人民陪审员、国网睢宁县供电公司退休员工陈兆行和他们分享了自己担任人民陪审员4年来的经验和心得。

一次成功维权让他“华丽”转身

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正式公布实施,“人民陪审员”这个崭新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与法官不同,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更多的是从一位公民的角度发表伦理、道德层面的看法,不参与量刑等审判行为,而在事实认定上行使表决权,为法官审判提供参考。

陈兆行何以从一名电力工作者跨界成为人民陪审员?这要追溯到十多年前。2010年,陈兆行搬入睢宁县开泰大厦小区12层的新家,入住没多久就发现小区电梯隔三岔五停运,甚至发生了好几次困人事件。该小区共有18层楼,眼看电梯成了摆设,陈兆行便和几名业主找物业服务公司交涉。由于该小区只有一栋楼,物业由另一个小区的物业服务公司代管,对方以业务繁忙为由一拖再拖不予解决,实则是嫌开泰大厦小区物业费较少而不作为。

陈兆行坚信,合理合法的电梯使用权依靠法律一定可以争取到。于是,他立即上网查找相关法律条文和法规,并将网上找到的关于物业管理的法律条文全部打印出来,逐字逐句研究,还在开泰大厦小区发起倡议成立业主委员会。“那时候北京电视台有一档专门讲小区物业调解的节目,他天天看,一期不缺,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陈兆行的妻子表示,“不过还真研究出了东西,我们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规章制度就是他制定的,特别齐全完备。”

陈兆行详细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通过拍照、取证、对比,最终确认安装在开泰大厦小区的电梯不仅质量有问题,甚至第一次完整验收都没有做完。于是,他将证据全部保留齐全,而后将相关材料递交到睢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该局履行职责,督促电梯厂商解决问题。该局高度重视,多方努力,最终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电梯厂商所在地的上海市相关部门责令电梯厂商完成了电梯检查和维修。经过维修,小区电梯再没出过问题。这一事件,也成了全国第一起由小区业主主导并获得成功的电梯特种设备维权案,被写入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典型案例。

这一次成功维权,让陈兆行信心倍增,也成了他“华丽”转身的源头。2018年,已经退休的他在电视上看到人民陪审员招募通知,便立刻报名。经过考察筛选公示,这年10月30日,他正式成为睢宁县首批人民陪审员中的一员。

“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人民陪审员,加入到人民陪审员队伍,我感到特别荣幸。”今年62岁、一直从事电力工作的陈兆行说,没想到有一天会在法律这个行业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丰富工作经验促进案件审理

1986年,陈兆行从部队退伍,进入当时的睢宁县供电局从事变电运行工作。几十年的电力专业工作积淀,让他自然而然地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延伸应用到陪审工作之中,促进了他更好履行陪审职责的同时,提升了审判质量。

2020年8月,陈兆行参与审理了一起团伙盗窃电缆案件。这个盗窃团伙流窜在皖北、苏北、山东一带,以夜色为掩护,到施工工地盗取电缆贩卖,牟取不当利益。案件原定主导策划盗窃的两人为主犯,但多年从事电力工作的陈兆行在阅读卷宗时发现,两名主犯文化程度不高,也未从事过专业性技术工作,而盗窃电缆可能引发触电,如果没有他人做技术指导,很可能会出现伤亡事故。

针对这一疑点,陈兆行在审判前向主审法官提出这一看法。开庭后,经法官问询,果然在几名嫌疑人中发现有一人曾从事过装接电缆的工作,能够判断电缆是否安全,是否能实施盗窃行为。鉴于其为团伙实施盗窃创造了前提条件,符合主犯认定的标准,最终被确认为主犯,依法增加了刑罚。

而2021年7月的一场诈骗案审理,则是陈兆行参与过的最复杂、涉案人数最多的案件。22名嫌疑人通过伪造国家文件建立了一个名为“圆梦计划”的诈骗平台,宣称参与即可获利,发展下线还可获取提成。这起案件涉案超过6万人、总金额达3200万元,是一起涉及范围极广、影响极大的犯罪案件。

人数众多、关系复杂,给已近花甲之年的陈兆行理解案情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他想到自己从事变电运行工作时,工作计划、任务都是按照表格下发,全面质量管理、QC发布等工作用图形、图表梳理流程要点,清晰明了,如果能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案情梳理上,必定事半功倍。

于是,分批审判的第一天庭审结束后,陈兆行没有休息,以流程图的方式在纸上罗列每名嫌疑人和他们所做的事,理清人物关系、层次脉络。第二天,他将这份表格交给主审法官,获得认可。最终,陈兆行详细分析并列出的该案一名宣传主管人员被列为主犯,其余嫌疑人也被依法处罚。

“我们想不到方法,他就从自己原来的工作经验中汲取灵感,再教给我们,对案件审理帮助很大。”睢宁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倪泗娟表示,案件审理中陈兆行经常会给到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用心学习反思只为更好履责

为了更好地履行陪审员的职责,读书、学习、读报成了陈兆行的生活常态。在他的书房里,有一摞超过一米高的报纸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这是睢宁县人民法院为人民陪审员征订的法制报刊,也是他每天的必读刊物。

在没有案件的日子里,他还会前往县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室,和其他陪审员一起交流学习;每次审判后,他也会认真总结,已经写出了几百页的陪审工作笔记。“对我来说,每一次的交流学习和反思,都是一次再学习。形形色色的案件不仅对我后续的陪审工作有帮助,对我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也益处多多。”陈兆行表示。

2020年8月,担任开泰大厦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的陈兆行发现,物业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在小区配电室堆放了许多废纸箱、木板条等易燃物品。而配电室的钥匙没有专人负责管理,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极易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他当即联系物业服务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告知随意堆放杂物的安全隐患,督促对方及时整改,制定完善配电室管理制度,进而彻底消除隐患。物业服务公司听取了他的意见后,很快便整改到位。

“现在百姓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电又看不见摸不着,一旦电力设施受损,轻者影响百姓正常生活,重者引发人身伤亡事故,甚至重大经济损失!”陈兆行表示,因此向大众宣传法律知识时,都会习惯性地加上电力设施保护的内容。

“我一辈子受党教育,现在退休了还能为大家伙儿做一点有益的事,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时觉得必须用心用情,更好地履行职责!”陈兆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