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征程】“十四五”良好开局③:固存量 拓增量 强质量 ——苏州公司大力推进提质增效促发展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如何开源节流,过实“紧日子”?
2021年,公司结合实际生产经营特点,从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提高质量三个方向突破,精准发力,将提质增效贯穿经营全过程。
固存量 盘活“沉睡”资源
12月21日,公司物资部的供应链专职像往常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供应链运营中心系统中不断跳动的数字。突然,屏幕上显示物资超期领用的一级预警信号,原来,相关部门本该在11月底领用的3吨钢管杆,超预期20天仍未领用。相关专职立即联系该部门,协调后发现项目与预期有变动,导致该项目不再需要该批物资。供应链专职立即联系公司设计院,询问近期设计项目中国是否有此类物资需求,最终该批物资顺利找到了“新主人”。
超期未认领物资的预警及通报,主要得益于公司2021年新成立的物资部供应链运营中心。
管好物资、用好物资、合理调配,公司在库存物资管理上下功夫,建立了领退料预警机制,所有退库物资需在物资领用后60天内完成退库,对超期未领料的项目进行预警及通报。同时,公司重视消减过程管理,定期梳理项目中未出库物资,优先消化参数相近的积压物资,将积压库存提供给项目部门,制定消减计划;无法消减的积压库存积极参与大市统筹利库,对积压消减不力的单位提出相关考核。
公司还深化工程资产管控,建立全流程管控机制,推进超期项目清理专项工作。

拓增量 深耕电能替代
2021年12月8日,吴中区金山路停保场公交充电站成功投运,这是省内首个在交通领域采用交直流混联、柔性控制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充电站,可同时服务160辆新能源公交车,日充电量达5万千瓦时。
公司加强与各级政府、重要客户之间的对接沟通,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开拓增量市场。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是公司重点关注的增量市场之一。公司精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建成投运邓尉路新一代智慧低碳充电站,推出移动储能车常态化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以及服务新建与老旧居住区实现居民充电设施统建统营。目前,苏州地区已有纯电动汽车充电站280座,累计充电量在国网系统城市中排名第四。
为全力推进增供扩销,公司深耕电能替代领域,分类施策,加快推进电能替代年度重点项目落地,持续创造利润增长点;推动区县出台14个电能替代专项支持政策,实现了长江流域太仓港口岸电全覆盖,并建成9个全电街区(景区)。2021年,公司在工业生产、农业发展、交通运输、生活消费、教育等多个领域深入实施电能替代,促进绿色发展,累计实施替代项目1473个,累计替代电量30.15亿千瓦时。
“感谢你们帮我们校园建起了全电厨房,实现了绿色用能。”1月6日,苏州金阊实验中学副校长陈禹对前来走访的公司营销部用电检查人员说。今年6月,在金阊中学校园“全电厨房”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主动开展“供电+能效”服务,邀请苏州市教育局相关处室和部分学校负责人实地参观电能替代示范工程,协调相关技术服务商为学校测算全电厨房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并承担客户产权红线外配套电网建设。据测算,校园“全电厨房”项目每年可为学校节省约20.65万元用能成本。
“不停电、多供电”也是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公司拓展带电作业项目,开展30项不停电作业适应性改造,建成40.5平方公里“零计划停电示范区”。2021年,苏州地区开展带电作业1.8万余次,增供电量4500万千瓦时。

强质量 聚焦精益管理
11月16日中午11时许,位于苏州相城区的10千伏圣堂线因异物挂线导致单相接地故障,安装在该线上的分级保护开关——9425胡家塘开关瞬时发生动作,锁定故障点并进行故障隔离,缩小停电范围。
配网分级保护是公司今年创新开展的一种配网保护策略,通过配网开关的时间级差配合,实现对用户侧和分支侧故障就地隔离,将停电范围控制在最小区域。“圣堂线共有42个用户,安装分级保护开关后,发生故障时仅影响到13个用户,影响用户数较常规全线停电减少69%。”负责该区域的运维人员罗刚说,当天中午12时左右,故障清除后全线恢复供电。
公司坚持向精益管理要效益,把管理提升作为挖潜增效的“主战场”,部署开展同期线损治理、配网故障治理等管理提升项目,全面升级提质增效工作方式,创新开展“揭榜挂帅”活动,因地制宜,狠抓负损、高损设备异常治理,建立异常问题销号机制,落实“一线一措、一变一措”,强化台区网格化管理,治理超高损台区97个、高损台区318个,较去年同期累计少损失电量1798.07万千瓦时;充分应用法律和技术手段,坚决打击窃电行为,因地制宜开展反窃电大数据预警分析,提高反窃电现场查处效率。
与此同时,公司在服务上做“加法”,建设“开门接电”示范区6个,丰富“开门接电共享服务平台”功能,供电营业窗口、线上渠道全面入驻地方政府政务大厅和政务平台,实现“一窗受理”、升级“电等发展”坐商服务模式为“按需获电”走商服务模式,惠及企业100余家。据统计,2021年苏州全社会用电量达16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
公司还通过提升电网设备运维质量,提升效率效益。该公司推进输电智能巡检实体化运作,利用无人机巡检输电铁塔21299基,发现并及时处理各类隐患4844处,节省各类运维检修成本及电量损失2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