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让主题报道“灵动”起来——公司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回眸-东台报业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让主题报道“灵动”起来——公司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回眸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5558     日期:2022-01-04 09:09:4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公司紧扣庆祝建党百年这条主线,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统领,走进历史深处、走进人民心间、走进奋斗一线,有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主题策划、主题采访、品牌影响力活动等宣传实践,推出一系列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的宣传作品,大力营造举国共庆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公司紧扣庆祝建党百年这条主线,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统领,走进历史深处、走进人民心间、走进奋斗一线,有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主题策划、主题采访、品牌影响力活动等宣传实践,推出一系列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的宣传作品,大力营造举国共庆百年华诞、齐心协力开创新局的浓厚氛围。

策划把握大势,宣传增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好主题报道,把握大势是重点。既要“埋头走路”,结合实际;也要“抬头看天”,把准方向。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公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该公司组织策划了“唱支歌儿给党听”快闪活动,制作了同名快闪MV,由《在灿烂阳光下》和《唱支山歌给党听》两首歌曲串烧合成。

“唱支歌儿给党听”快闪MV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快闪开篇的歌曲《在灿烂阳光下》以第一人称手法、直白朴实的语言和排比的方式,将演唱者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自豪和赞美之情娓娓道来。转场音乐由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演奏,悠扬婉转、颇具特色,巡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进而过渡到第二首主题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歌曲是一个时代的心声,一首红色歌曲就是一段鲜活的历史。唱响这些家喻户晓、传唱不衰的红色歌曲,不仅是学习党史、领悟党史的途径,也是对前进方向的再一次明确、对斗志的再一次鼓舞。

      从秦淮河地下到明城墙上,从全国劳模陈德风到全国“诚信之星”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从艳阳高照歌唱到夜幕降临……300人的快闪队伍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群众、民主党派成员等多种政治面貌的群体构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建党百年的喜悦。歌声传递了热情,绽放了力量,象征着希望。这段经历,也在每个人心中形成了关于建党100周年的集体记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宣传关注什么?在举家团圆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因各种原因未能回家的人,怎样帮他们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走近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不难发现,美食成为了缓解乡愁的方式之一。

      以往,乡愁是亲人捧出的家乡美食,远在天边;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家乡美食变得触手可得。从这一角度切入,宣传队伍确定了“为家乡美食代言”的主题,邀请来自不同省份的员工与家乡美食合影,并配上方言介绍,推出一组创意音频海报《想对家乡说点啥》,让大家“听”见中秋佳节里的思念之情,既有趣温情又充满家国情怀。

“想对家乡说点啥”中秋主题创意有声海报

      做好主题策划,既要“上连党心”,也要“下连民心”。今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公司策划实施系列主题报道,在公司各媒体平台全年开设“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专题专栏,展现公司上下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和干事创业扎实成效的具体实践。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宣传工作要传播好、报道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如何发挥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公司将笔和镜头对准8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捕捉他们工作中的鲜活故事,全方位呈现服务队从“星星之火”汇聚成“燎原之势 ”,以真情和奉献筑牢党联系人民群众“连心桥”的生动事迹。

“我为群众办实事”图文、视频

      用客户切身感受来讲述用电的改变,用客户话语来表达改变带来的喜悦……通过“阅卷人”——服务对象的视角,呈现出对电力服务和供电质量普遍态度,并以图文、视频等多样形式,真实而有说服力地展现公司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的实效。

      身处南京这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宣传队伍充分认识到省会城市在建党百年主题宣传中必须发声,以及公司作为责任央企必须立足专业领域扛起担当,形成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一座座红色地标记录着一段段难忘历史,也承载着厚重的红色文化。一部《百年征程 辉煌宁电》纪录片,由红色地标背后的故事引入,让承载的历史活起来,讲述的既是南京电力发展历程,更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南京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创业史和发展史。

公司纪录片《百年征程 辉煌宁电》

强化用户思维,创作聚人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采访与创作,充满着选择性。在面对浩如烟海的素材时,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回答好“给谁看”这个问题,将使得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站在受众的立场和角度思考建党百年的宣传作品,制作受众需要和感兴趣的内容,人本化、适度娱乐化和社交化成为切入点。

      宣传作品要坚持“人本化”才能打动人心,放下姿态,用温情贴近受众,让作品更具思想、温度、情怀。今年,全国秋粮大丰收,大地上的奋斗者们用汗水浇灌出幸福的日子。抓住“我把丰收献给党”这一情感需求,宣传队伍来到田间地头,定格一个个丰收的瞬间,打造出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短视频《致敬大地上的奋斗者》。一片片金色的稻浪、铺在鱼塘上的光伏板、爬满了螃蟹的蟹塘还有硕果压枝的果园……这些美丽的“丰”景中,活跃着电力人的身影,共同谱写出丰收的生动画卷。

短视频《致敬大地上的奋斗者》

      “软植入”的方式,丰富了画面元素;具有记录感的镜头,增强了真实感;大量鲜活的生活细节,让作品更接地气有活力。相较于生硬直白地夸赞供电服务,“人本化”的作品更易于让受众接受,更容易在脑海中留下潜移默化的印象。

      如果“灵”是宣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那么“肉”就是宣传的具体内容。好的宣传作品在于灵与肉的深度契合。适度娱乐化,便能让宣传作品呈现出好气色,这是对“硬主题”进行“软报道”的一种策略,更能打动人心。

      今年,公司获得了不少荣誉。一项项具有分量感的荣誉,也给宣传工作带来了压力。如何让获奖类的“硬主题”吸引受众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光明使者送光明 石城卫士卫石城》长图漫画视频

      从适度娱乐化切入,公司创作了《光明使者送光明 石城卫士卫石城》长图视频,将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12年来抢修保电的故事进行了梳理,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青奥会保电、驰援阜宁风灾、疫情防控等10个事件,以漫画的形式复刻还原当时的场景,再配以音效和动态效果。微视频的体裁,再加上多样化艺术呈现形式,使得这一作品一经发布便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这支获得2020年全国“诚信之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个荣誉的队伍的先进事迹。

      将社交化需求融入主题宣传作品中,需要注重交互体验和沉浸式表达。相较于以往单一的单向传播,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方式,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产生共鸣。

      “我是共产党员”百名党员采访特别活动,按照“不同党龄、不同专业、不同层面”,贴近式聚焦公司100位优秀党员代表,以口述的体裁,第一人称讲述入党初心故事,展现对入党誓词的践行。在呈现党员形象时,增加了“有声海报”形式,受众点击图片便能听到一段党员本人对党的心里话。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拉近了受众与宣传内容之间的距离,原本流于平面上的党员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仿佛正在面对面地将入党初心娓娓道来。

“我是共产党员”系列专题

把握“时度效”,编发添锐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时度效是检验宣传工作的重要标尺。

在距离建党100周年纪念日100天时,公司发布时长100秒的短视频《100秒,献给100周年》。电缆工人、抢修队员、营业厅业务员……视频中的身处平凡岗位的基层优秀党员肯吃苦、不畏难、默默奉献,他们身上折射出全公司2700多名党员的身影。通过以点带面,视频展现出党员的“精神品质”,让这一群体的形象变得逐渐清晰。

短视频《100秒,献给100周年》

      “七一”当天,短视频《信仰》压哨发布,通过老一辈优秀党员、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人物的内心独白,回答了“信仰是什么”。这些人物里有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93岁老党员黄念蓉、有在疫情防控一线入党的青年党员赵星伟……他们的奋斗故事既有情感贴近性,又有精神感召力,以老带新,以小见大,不仅聚焦了“初心”,还体现了“传承”,带来良好的传播效应。创作时,宣传队伍细致琢磨运镜、素材选取、转场效果、音效卡点等呈现方式,反复修改,最终实现最佳的音画对应。

“七一”主题短视频《信仰》

      7月,疫情突袭南京。宣传队伍第一时间逆行出征核酸检测点现场,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核酸检测人员、社区志愿者、供电员工等各行各业的行动和努力,连夜推出抗疫海报,坚定疫情初期群众的抗疫信心和决心。疫情期间,宣传队伍记录下大量抗疫一线的素材,短视频《微光》逐渐成型。《微光》讲述了在南京6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930万南京市民汇聚成的点点微光,凝结成众志成城、战疫必胜的信念,也展示出疫情之下一个真实的南京。这些率先垂范、主动请缨的人群中,闪现出广大党员干部的身影,海报、视频等宣传作品将他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防控疫情的精神和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抗疫主题短视频《微光》

      系列融媒体作品的视角不仅限于供电行业,而是立足地方、站在全社会进行策划制作,受到行业内外认可,作品被社会媒体广泛转发,实现“破壁”和“出圈”。

在建党百年的特殊年份,每一个节日都意义非凡。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公司推出系列融媒体作品,让爱党爱国之情爱社会主义在一件件作品中自然表达。

“五一”主题推文《这些劳模、工匠,对党说些心里话》

      “五一”劳动节,宣传队伍发布新媒体图文作品《这些劳模、工匠,对党说些心里话》。前夕,他们采访到公司里劳模和工匠代表,其中有党龄近60年的,也有全国道德模范;他们既是工人,也是党员。一封封泛黄的入党申请书,讲述着他们的入党初心;一个个回忆录式的工作故事,展现着对入党誓言的践行,激励着公司全体员工学习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什么是青春该有的模样?在公司里,青年人除了在电力岗位上兢兢业业、闪闪发光,还可以有更多的青春模样。他们可以是投身公益的志愿者,可以是奋战一线的新闻通讯员,还可以是挂职锻炼的社区干部……“五四”青年节当天,一则短视频《致敬青春的力量》,展现出青春的多姿多彩、朝气蓬勃。

“五四”主题短视频《致敬青春的力量》

      建党百年的国庆节意义非凡。国庆节当天,公司发布了由不同民族员工代表接唱的短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共同为祖国庆生。视频一经发布,受到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强烈好评,一小时内,点击量突破1万人次。

      宣传队伍高度重视此次创作,从8月初便开始策划构思。期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会议精神给予了创作团队启发——融入各民族的元素。

      创作团队即刻在公司内搜寻少数民族员工,发出接力演唱的邀请。这得到了少数民族员工积极踊跃响应,纷纷表示非常乐意加入。歌以咏志,各民族代表“一句衔一句,一声递一声”,镜头记录下演唱者的郑重和虔诚。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将群体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推到了极致,用真情引发共情,内宣和外宣形成了良好融通。

      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公司宣传工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工作中以思想引领为先、以精品力作为基、以讲好故事为要,将建党百年历史浓墨重彩地纪念,将南京供电书写的答卷精彩纷呈地展现,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情凝聚起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