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不改 乐在其中——记南京苏逸公司员工张强保-东台报业网

痴心不改 乐在其中——记南京苏逸公司员工张强保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13623     日期:2021-12-19 10:19:38
      走进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江宁分公司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馆,一幅长5米、宽32厘米的《百鲤吉祥顺意图》巨幅工笔图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百条锦鲤形态各异又浑然一体,每条鳞须毕现,写实中透出灵动、飘逸,让人看了心生欢喜。这幅画的作者是曾获评江苏省电力公司十大书画家的国网南京供电公司

      走进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江宁分公司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馆,一幅长5米、宽32厘米的《百鲤吉祥顺意图》巨幅工笔图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百条锦鲤形态各异又浑然一体,每条鳞须毕现,写实中透出灵动、飘逸,让人看了心生欢喜。这幅画的作者是曾获评江苏省电力公司十大书画家的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书画协会副秘书长、南京苏逸公司员工张强保。

今年57岁的张强保自学生时代起就喜欢绘画并坚持长期习练,数十年痴心不改、乐在其中。

      经历皆成长 潜心磨技艺

      1964年,张强保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兄妹5人中排行最后。还在上幼儿园时,张强保就显现出艺术天赋。他用透明的纸覆盖在小人书上描摹各种人物,受到全班小朋友的青睐,经常有同学拿自己的玩具与他交换“作品”。得到认可的张强保越画越有兴趣,描摹多了,逐渐开始“创作”。上小学一年级时,他把铅笔盒上的课程表以人物造型画出来,或给课程表增加很多装饰图案,于是同学们又都拿铅笔盒来向张强保“求画”。随着年龄增长,张强保的“创作”范围由铅笔盒转向班级黑板报、学校宣传栏,内容完全根据主题自编、自画,正是这种不加限制的习练,给了张强保自信发挥、大胆创作的机会。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张强保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画了一幅《希望的田野》,被南京市选中送往日本参加展览交流。

      1982年,高中毕业的张强保应征入伍,成为一名特长兵。在河北内邱的步兵第七十九师新兵连,他被分到宣传股电影组负责绘制法制宣传、思政教育幻灯片,画好底稿后刻到七八厘米见方的老式投影幻灯片上,再投射到三米宽的银幕。“第一天撕掉多少张画稿我都不记得了。”面对挑战和压力,张强保庆幸自己的坚持,“那段经历对我此生影响很大,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暗暗较劲,积极要求进步,人人都能吃苦耐劳。”6年军旅生涯,张强保一心埋头刻幻灯片,为后来的工笔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下来,我做到手稳、眼稳,从内容设计到刻在片子上,就像庖丁解牛,熟稔于心了。到现在,我画上几个小时,手依然很稳。”张强保说。

      1989年3月,张强保退伍复员到原江宁县供电局政工科工作。因为工作,他每天都看《南京日报》,发现不少专栏刊头署着作者的名字,于是试着往编辑部投专栏刊头画稿。“我记得第一次被采用的专栏刊头是《南京日报》1991年11月16日的‘经济广场’,还收到10元稿费,这在当时可不算小数目。”张强保笑着回忆道,这笔稿费没舍得花,一直压在办公桌的玻璃台板下。小试牛刀获得成功给了他很大鼓舞,此后他陆续给《新华日报》《中国电力报》《江苏电力报》等投稿,包括刊头、插图、摄影作品等。

      追求既已定 坚持永不弃

      在绘画艺术中,张强保主攻国画的工笔花鸟,早期临喻继高,笔下花鸟形态逼真、雍容重彩,后期用色渐淡,画法、关注点亦有所变化,近年尤其痴迷画鱼。他家有大小鱼缸四个,每天下班回家后,他总要站在鱼缸前仔细观察,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再放大至10倍看细节,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爱人常常抱怨:“听说过‘石痴’‘梅痴’,我们家那位,就是个‘鱼痴’。陪那些鱼的时间比陪家人还多!”

      “鱼在水里的动作非常有趣,游的时候千姿百态,静的时候也各有不同,腹鳍不住地轻扇,鱼眼微微转动,有时我感觉它也在观察我。我感觉这些动作非常有趣,因此有很强烈的把它们画出来的欲望。”张强保说。

      为把鱼画活,他拿出“痴劲”,练习的画稿把画室里一排4层的架子几乎堆满了。历时近十载,张强保画鱼精进明显,渐渐做到执笔熟视,胸有成“鱼”。尽管如此,他还不满意。       “鱼是中国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我国画鱼名家很多,古有五代的袁羲,宋代刘寀,明末的八大山人,近有齐白石、张大千,但是我不敢多看他们的作品。我要先有自己的积累和想法了,才能与他们对话,这样才会有进步。”张强保表示。

      “艺术领悟力和天赋极强,工笔画、书法相得益彰,很有个人风格。”江苏省花鸟研究协会秘书长钱乐缘先生如此评价张强保。

      2017年底,张强保进入苏逸公司继续担任宣传员工作。来到新的岗位,他也带来了自己绘画、摄影创作经验,并决定把这些经验传授给有兴趣爱好的同事。“艺术,不该只出现在美轮美奂的殿堂里,更应该走进千家万户,润泽每个人的心田。”张强保说。

      2020年,苏逸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张强保书画工作室”,越来越多的书画爱好者加入其中,张强保从不吝啬指点年轻员工,大家切磋技艺,共同提高。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同年3月,该公司响应政府号召开始居家办公,而身在抗疫一线的保电同事每天的工作都揪着张强保的心,他坐不住了,花了3天时间创作出《齐心合力战疫情 保障电力当责任》的抗疫宣传画,为身在一线的同事们加油鼓劲。这幅作品,后来在南京供电公司抗疫成果展览上亮相,得到大家一致好评。随后,他又创作了20余件反映医护人员、志愿者及电力员工等群体奋力抗疫的作品,有多件作品被省一级及以上所办媒体录用刊发。今年七一期间,在南京供电公司庆祝建党百年书画展上,他的一幅展现电力员工在极端天气下高空作业场景的中国画《风雪电力人》获评一等奖。

      近期,张强保正酝酿创作一幅反映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场景的绘画作品。“我是电力员工,更愿意通过自己的画笔去展示电力建设的宏大场景和电力人无私奉献的风采。”张强保说,“我会一直画下去,不仅因为热爱艺术,更因为我有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