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锁定给力,故障处理快一半
12月20日中午12点10分,江苏南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二班班长靳宏伟手机上收到了一条“鹰眼”推送的一条消息:“12:09:00秦虹变大明路线发生故障跳闸,线路为2017-05-07投运,影响低压1400户,中压43户。上次停电:2021-11-11 16:04:25,62天内停电1次,影响公变17台,请速抢修。”两秒后,他又收到了第二条消息:“故障区域判定为10千伏大明路线122-6926与 10千伏大明宏苑2号线环网柜 区域发生短路故障 ,导致南京秦虹变10千伏大明路线122 跳闸。”
靳宏伟随即带领队员赶往故障现场,按照“鹰眼”给出的判断结果,仅用53秒便精准隔离出故障点,迅速恢复了非故障区域的供电,随即对故障点展开抢修工作。靳宏伟说道:“有了鹰眼之后,查找故障时间大幅缩减,由原先的50分钟左右下降至不到1分钟。”
如此快速地排除故障点,归功于南京公司11月4日获得的国家级专利“鹰眼”的最强辅助。“鹰眼”是一种电网事件快速响应监控系统。南京供电公司配网调度管辖线路多达4400余条,负责全市450万高低压用户的电力供应。“在‘鹰眼’出现之前,每天要查看近千条配网报警信息,送出70余条工作许可令,发出300多条操作指令,逐条分析判断这些信息不仅消耗大量时间,更是对调度员精力的极大考验。”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供服中心调度员吕湛介绍。
今年,南京供电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配网指挥和管理决策领域,打造了集“监控员”、“调度员”、“话务员”为一体的全能AI新帮手——“鹰眼”。南京近500万台安装在各种配网元件上的智能终端及用户采集表计,如同鹰眼的“眼线”,实时紧盯配电网安全。一旦出现设备失电、电压异常等信号,“眼线”们便会第一时间反馈至鹰眼的“大脑”并发出告警。
除了推送故障告警信息,“鹰眼”还能够在5秒内形成最优故障隔离方案,推送给抢修人员,高效“指挥”抢修工作。节省了调度员在各类信息判断上消耗的时间,提高了电网调度的准确率。因此,当景文苑线发生故障时,靳宏伟便第一时间收到了提示短信,减少了从前监控员、调度员、抢修人员电话沟通所浪费的时间。
“鹰眼”投入使用以来,配网各类故障处置时间缩短了53%,停电信息上报及时率提升62%,大大减少了客户的停电时长,用户满意度大幅提升,投诉量下降47.4%。目前,“鹰眼”已经推送服务信息26万余次条,TA的贴心和及时,也让电网优质服务投诉率下降了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