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高邮供电:央视新闻开通慢直播 看东方白鹳“秀恩爱”
长而坚硬的黑色尖嘴、鲜红的长腿、纯白的羽毛……它们是被誉为鸟界“国宝”的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只有7400多只。每年冬季,东方白鹳会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在河网密布、鱼类资源丰富的江苏扬州高邮地区,每年有200多只东方白鹳在此落户。因为喜欢在高处筑巢,一些输电铁塔成了东方白鹳的筑巢首选地,在高邮市界首镇大昌村一座输电铁塔上,就有一对东方白鹳,成为了当地的“常住居民”。

为了展示东方白鹳与电网和谐共处的生活图景,12月5日起,央视新闻客户端开通主题为“铁塔筑巢,东方白鹳一家请你来做客”的慢直播,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12小时慢直播
东方白鹳夫妇收获众多粉丝
据悉,此次央视新闻客户端直播时间为早上8点到晚上8点,每天连续12小时不间断。
“周一早晨看东方白鹳直播,超治愈。”“晚上8点,有一只鹳还没有回巢,另一只在等,像极了生活中的夫妻。”……记者了解到,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开通东方白鹳夫妇铁塔筑巢的慢直播后,不少网友在线围观,大家纷纷感叹:“上了央视的东方白鹳,妥妥的‘网红’!”
“东方白鹳愿意在高邮安家,说明这里生态环境好,这是一张名副其实的‘生态名片’。”市民管女士告诉记者,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直播镜头,自己被这一“人鸟共家园”的浪漫故事震撼到了。
据了解,自2003年高邮市出现东方白鹳至今,已有200多只东方白鹳生活在这里。目前,高邮境内东方白鹳的鸟巢有60余处,全部建在输电铁塔上。2020年12月8日,高邮成为全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
从候鸟变留鸟
“电保姆”成立14支党员护鸟队
近几年,随着高邮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东方白鹳不再随季节变换迁徙,从候鸟变成了留鸟。
由于栖息在输电铁塔上的东方白鹳在高邮境内的活动明显增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高邮市供电公司通过搭建人工鸟巢、设立护线挡板、组建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申报东方白鹳保护地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电网发展和野生动物共存共生的特色道路。
“目前,我们已在铁塔上安装了3个人工鸟巢,计划年底前安装10个。”该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副主任朱晓波告诉记者,公司还在高邮界首镇大昌村一高压铁塔上安装了公共视频,全天候记录一对东方白鹳成鸟的生活,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央视新闻对东方白鹳的日常生活进行直播,也正得益于该公共视频的助力。”
据悉,为进一步擦亮东方白鹳“生态名片”,高邮市供电公司成立了14支党员护鸟队,并联合高邮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和临泽镇、界首镇政府相关人员及居民一同组建护鸟宣传队,共同守护东方白鹳的“空中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