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电力示范助推园博园建设
12月1日,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水街微网系统建设完毕,该微网系统是国网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为满足国际园林博览会水街用电量身打造的绿色供电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以为园区供电的10千伏开闭所预制舱为主体,配备了一组11千伏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为作为水街商业区的供电电源,也可用来实现少量削峰填谷。同时,为满足游客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该系统还配备了两套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2022年,第十三届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徐州铜山吕梁山悬水壶景区举办。为了给盛会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利用好这个平台,全面展示电网发展成效,国网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从园区电网建设、运维模式升级、安全管理模式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提升工作质效,带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高标准”呈现综合展示国网智慧
11月21日,作为园博园辅助供电线路的10千伏吕倪线227分支开关配电自动化终端调试验收通过,顺利接入电力无线专网。该终端具备“三遥”功能,投运后将进一步提升配电线路的智能化水平。
“园博园是徐州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我们向全国、全世界展示电网建设成效的重要机会,为此,我们对涉及的线路进行了综合改造,全面展示‘国网创造’和‘国网工艺’的能力。”据国网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负责人李闯介绍,该公司将园博园供电保障工作作为展示工作的重要平台,打造安全美观、网架优化、智能可视、高效服务的一流专业示范标杆,高标准开展区域内网架规划、设备改造和智能化应用等工作。示范区内线路联络率和自动化设备覆盖率均达到100%,重点区域内设备全统一、全绝缘,且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
此外,该公司还在此区域推广“电力专网”,利用原10千伏线路通道新建“共享型”通信杆塔5座并部署通信基站,在满足专网业务接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寻求与电信运营、市政照明合作,实现杆塔资源共享共用。“我们通过探索多场景无线专网业务应用,推动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业务终端接入无线专网,有效提升了业务管控和运行维护能力。”李闯说。
目前,园博园地区无线专网业务支撑效果良好,专网覆盖园博园核心区域,配电自动化终端在线率100%。满足了智能电网多业务安全、灵活接入需求。
“差异化”分级数字驱动精细运维
11月26日上午,国网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中压运维东中心员工石陆林、刘国庆对园博园内环网配电柜、变压器等设备线路进行例行检修消缺,保障园区附近冬季用电安全。
为了在园博园开园期间做好设备的运维工作,打造中枢更强、专业更专、属地更活的运维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该公司细致梳理了中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模式,依托属地供电所政处优势,实施了“网格化”管理。该公司将园博园的供电区域分为8个网格,给每条线路、每基杆塔都确定了运维“责任人”,并选取了8名骨干作为“技术顾问”,对接属地供电所技术员和台区经理,实现了网格有中心、供电所有小组、线路有责任人、每杆有负责人的“全覆盖联动”运维模式,运维触角和相关责任的落实有效延伸到了最末端。
“我们还利用行波定位系统,将线路根据设备重要程度、健康程度以及区域属性分为红黄绿三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巡视管理。”该公司中压运维东中心负责人汤凯介绍道,三类线路中,红色线路,表示跳闸次数比较多,运维人员每个月全面巡视一次;黄色线路,表示健康程度一般,我们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巡视;绿色线路是故障率较低的线路,每季度全面巡视一次,在保证巡视质量的同时,有效分配了公司人员力量,提升了巡视工作的效率。
国网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还依托“配网一张图”,按照“数据集约、智慧应用、融合突破、互联升级”原则,开发与完善配网建设全链条管控、电网巡视记录可视化管理、故障抢修全过程管理等功能应用,将先进数字技术与“建运检抢”业务深度融合,并将服务专变客户、治理中压线损等工作融入其中,实行了各专业融合归集、指令清晰、行动有力。
“双督查”兜底科技赋能安全管理
11月17日傍晚,国网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园博园安全管控分中心将当天督查情况整理后报送至铜山公司安全管控中心,并和中压运维东中心就违章整改反馈跟踪工作做好部署。这是该公司园博园安全管理再提升示范区建立以来的一次工作缩影。
今年以来,该公司以安全管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按照区域设置了三个分中心,并中压运维所为基层“前哨战”,打造了“2+3”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压实安全责任。其中园博园所在的区域为该公司首先建成的“安全管理再提升示范区”。
“在生产运维现场,我们依托布控球、变电站监控,建立了由上至下、从内到外、环环相扣的‘远程+现场’双督查模式,可以全过程管控施工现场。”据该公司安全监察部主任赵磊介绍,双督查模式可从线上线下两个层面完成违章取证、违章制止和违章上报等工作,同时按时发布远程督查日报和现场监督周报,保证了现场安全工作的整改闭环。
在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该公司完善了“预警-发布-响应-上报”处置流程,组织24小时联合应急值班,做好事件信息收集、汇总、报送工作。该公司还定期组织辖区内抢修人员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物资装备储存、调拨、紧急配送等工作机制,实现了安全工作靠前管理,大大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
截至目前,安全管理再提升示范区建成后共及时发现各类违章32起,约谈违章人员2次,中低压施工现场督查质效由0.03上升到0.42。应急指挥分中心与抢修现场、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时长缩短约40分钟,大幅提升安全管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