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供电:后勤助力乡村振兴三周年记
11月28日,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综合管理室的陶剑洲在国网惠农帮APP下单了40桶冀北唐山的玉米油。今年,他已经通过国网惠农帮APP购买了多款产自秭归、巴东等地的助农、扶贫农产品。
据悉,国网公司“扶贫济困 国网情深”活动自2018年底正式开展,至今已近三周年。回顾这三年,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根据省公司后勤工作部统一部署,采用线上采购、线下消费的方式,不断拓展消费渠道,巩固脱贫成果,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常州样板。
启动线上采购,实现“以购代捐”
“一直以来,我们通过食堂定期采购,员工自主订购等多种采购方式,不断扩大消费需求。至2021年底,采购金额已达到89.13万元。并且,我们还和定点帮扶县的农业合作社联系,采购脐橙、花生、藜麦等季节性滞销农产品6.26万元。”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综合管理室陶剑洲谈到具体工作时这样说道。
据了解,国网常州供电公司从2019年起正式组织开展消费帮农工作以来,每年在国网惠农帮APP上,采购定点帮扶三县一区及冀北、贵州、内蒙等地的粮油、大米等农副特产,实现了“以买代捐”。目前,这些定单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中。
拓展线下消费,实现“以买代帮”
除线上采购外,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还加大了地方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并且主动帮助解决地方特产销售困局。
正值金坛地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建昌红香芋”破垄上市的时节,但因疫情影响,导致建昌村农户的1万余斤芋头滞销,眼看就要烂在地里。金坛公司后勤部门负责人得悉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红香芋协会会长蔡冬生,提出大量采购红香芋,帮助解决滞销问题。
金坛公司陈庆介绍道:“通过多轮采购,我们陆续购买了3200余斤红香芋。为了不浪费,我们将采购的红香芋做为早餐粗粮,大厨们还研发制作了‘香芋酥’、‘芋香软糯糍’、‘红香芋煨草鸭’等多道美食,不但丰富了餐桌菜点,还为员工提供了优质的地方特色健康食材,更解决了芋农的燃眉之急。”
近三年来,国网常州供电公司“以买代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各食堂设置宣传专柜,展示巴东、秭归、长阳、神农架林区等国网公司定点帮扶地区的菜籽油、小磨香油等十多种优质农产品,号召广大员工积极推广认购,打通了特色农产品采购的“绿色通道”。
探索零碳乡村,实现“以帮代扶”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乡村资源禀赋、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消费助农的特点,围绕电气化、智能化、便民化等方面,走出具有常州特色的电力乡村振兴之路。
水产是金坛区长荡湖的主要产业,也是当地乡村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长期以来,渔业养殖都是靠天吃饭,产量和质量受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在一个稳定范围。
“近年来,金坛公司“以帮代扶”,通过对养殖环境数据进行大量采集和分析,为实现后期投饵、水质处理等日常管理的远程智能化管控提供了数据依托。同时,通过提高渔业标准化水平和精细化生产程度,帮助农户变粗放养殖为绿色养殖,大大提高了产值。现在“长荡湖大闸蟹”品牌,已成为常州优质产品的代名词。”金坛公司陈庆说。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通过帮助新农村建设,打造出多个优质区域品牌。这些农副产品在增产增效后,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后勤部门依据线上定购优势,把本地优质特产介绍给员工,实现为产业谋发展、为品牌创价值、为农户增福利的多赢目标。
三年来,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后勤人用心做好“消费帮农、品牌强农、爱心助农”三农工程,用实际行动践行国网公司“扶贫攻坚”的号召,为实现“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助力。(陶剑洲 范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