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滨海公司:以转型挖潜力 向管理要效益-东台报业网

盐城滨海公司:以转型挖潜力 向管理要效益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422     日期:2021-11-26 15:25:38
11月17日,国网滨海县供电公司正红供电所员工来到该县丰华木制品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制定优化用电方案,以期进一步节能降耗、提升综合能效。今年,面对“双碳”目标远景和严峻供需形势,国网滨海县供电公司坚持推进提质增效行动,以“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成效清单”为主线,聚焦绿色发展、数字转型、内

11月17日,国网滨海县供电公司正红供电所员工来到该县丰华木制品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制定优化用电方案,以期进一步节能降耗、提升综合能效。

今年,面对“双碳”目标远景和严峻供需形势,国网滨海县供电公司坚持推进提质增效行动,以“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成效清单”为主线,聚焦绿色发展、数字转型、内部挖潜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成效。

拓宽粮食电烘干市场

11月17日,滨淮陆塘粮库粮食烘干现场持续忙碌,今年秋收的最后一批小麦正在这里进行电烘干。

于今年5月初投运的滨淮陆塘粮库,被列入滨海县6个国有粮库电烘干改造项目之一,新建5套空气源热泵机组、5台30吨烘干机及相关配套,日烘干能力达200吨。

2019年底,滨海县供电公司了解到滨海县发改委有新建粮食烘干设备的计划,随即主动上门沟通,了解项目需求,并主动推介电烘干设备及其绿色、节能、高效等优点,最终促成该项目采用空气源热泵烘干方案。为服务项目尽快落地,滨海县供电公司将10千伏线路直接配套建设至用户厂界外,减少了用户初期投资成本。

滨海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副总经理兼陆塘粮库负责人顾建华算了一笔经济账:“在用能成本上,与传统的燃煤、生物质相比,采用电烘干每吨可节省10元。同时,由于电烘干采取全自动控制,运维简单,每年能节约人工成本12万元,是经济环保的选择。”

据悉,截至11月中旬,在滨海县6个国有粮库电烘干项目中,陆塘、八巨、中涛、正红4个粮库站点已建成投运,八滩和通榆河2个粮库站点建设已接近尾声。该项目全部建成后,日烘干能力将达1300吨,增加用电负荷4620千瓦,年替代电量8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吨。同时,带来综合能源营收2183.7万元。

无人机巡检减负提效

10月27日,国网滨海县供电公司利用无人机,在2小时内完成了10千伏沈关线的巡视任务,实现了复杂作业环境下的精确数据采集。

这次工作中使用的无人机巡检系统,由该公司联合中国电科院、久飞智能科技公司组建的专家团队研发,此前已经过多轮完善升级。该系统集成了巡检计划、缺陷识别、数据分析等智能模块,在验收同时还可以完成信息录入和分析,最大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精益度。

“传统的人力登杆验收效率不高,一些高空外部死角肉眼易忽略,还容易造成人身安全风险。”滨海县供电公司运检部主要负责人介绍,利用无人机具备的超高清拍摄功能,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而其配置的全向避障功能,还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飞行,提升了复杂气候条件下的快速响应能力。

该系统应用以来,已发现高空设备隐患5处、绑扎工艺问题9处,极大提升巡检质效。通过无人机传回的实时图像数据,会被传输至智能巡检中心,作为今后缺陷整改的对比资料。

据了解,滨海县供电公司将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深度融入无人机技术,使之广泛应用于勘察、设计、监护、验收、运维等各类场景。

闲置场所盘活再利用

走进位于滨海县大套村的标准化驻点,办公室、宿舍、会议室、工器具室、食堂等一应俱全。今年进驻在此的配农网施工负责人赵强对此很满意,“比起我们以前租住的房子,这里的环境整洁、舒适多了,各类设施也很完备。”

去年10月以来,滨海县供电公司梳理存量资源,利用11处退役闲置的变电所、供电所老旧办公用房等场所,改造成为配农网工程及抢修标准化驻点,目前已有100余人入驻,每年预计可以带来35万元收益。

尤其让赵强高兴的,是这些驻点优越的地理位置。近期,他所在的施工单位承接了大套、天场、坎南3个乡镇的项目,而现有驻点离工作现场很近,交通便利,免去了往返奔波之苦。

标准化驻点还便于规范化管理。在会议室、安全工器具室、室外施工物资存放区3处,滨海县供电公司均布设了视频监控系统,以实时掌握施工人员动态,防止虚报工作量、私接外部施工等行为,杜绝物资跑冒滴漏现象。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安全培训、工作通知等均能覆盖到一线,确保人人知晓、人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