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司:加快推进配网分级保护 提升供电可靠性
11月16日中午11时10分左右,位于相城区的10千伏圣堂线因异物挂线导致单相接地故障。该线上的分级保护开关——9425/胡家塘开关瞬时发生动作,锁定故障点并进行故障隔离。
配网分级保护是公司今年创新开展的一种配网保护策略,通过配网开关的时间级差配合,实现对用户侧和分支侧故障就地隔离,将停电范围控制在最小区域。“10千伏圣堂线共有42个用户,安装分级保护开关后,发生故障时仅影响到13个用户,影响用户数较常规全线停电减少了69%。”负责该区域的运维人员罗刚说,当天12时20分,故障清除后全线恢复供电。
苏州电网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地市级城市电网,拥有8054条10(20)千伏配电线路。作为直接连接用户的电网环节,配电网的可靠性也会受到用户侧的诸多影响。“当用户侧出现故障的时候,根据传统配电网的保护策略,往往会造成用户所在整条线路跳闸,导致非故障区域出现停电,从而影响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杨晨介绍。
从今年年初,公司启动10(20)千伏配网线路分级保护应用专项行动,编制分级保护应用管理规范和相关工作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配电线路制定差异化的实施方案,并以相城区北前线、圣堂线、湘浦线的3条10千伏线路为试点,在全市首次应用配电网分级保护。目前,公司已投入分级保护线路共97条。
“我们采用的是‘0+0.2秒’的时间级差配置方案,也就是说当用户侧或分支侧出现故障时,分支开关一旦检测到故障信号,就能够瞬间动作并隔离故障,配电线路的其他用户不会受到影响。只有当分支开关未动作时,0.2秒后上一级的出线开关才会动作,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将故障锁定在最小范围,且不对主网造成影响。”据杨晨介绍,该技术还有利于抢修人员快速锁定故障区域,大大降低抢修人员巡线排查故障的难度,缩短供电恢复的时间。
下一步,公司将加快推进配网线路分级保护改造任务,积累新型设备运维管理和配网设备保护功能投运经验,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稳步发挥配网侧自动化和分级保护等技术应用实效,确保至年底实现全市范围1000条配网线路分级保护应用全覆盖,实现分级保护规模化应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