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视察一周年 | 南通变化背后电的力量-东台报业网

总书记视察一周年 | 南通变化背后电的力量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320     日期:2021-11-13 12:36:52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在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的生态环境,总书记用“沧桑巨变”赞美南通沿江生态的修复与出新。青山叠翠,碧水拍岸。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地方,吸引了无数人慕名前来打卡。一年后,再次走进位于南通滨江片区内的狼山风景区,来到总书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在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的生态环境,总书记用“沧桑巨变”赞美南通沿江生态的修复与出新。

青山叠翠,碧水拍岸。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地方,吸引了无数人慕名前来打卡。

一年后,再次走进位于南通滨江片区内的狼山风景区,来到总书记曾经停留过的地方,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的18辆旅游观光车和2辆景区巡逻车,现已变成电动车,告别了尾气污染,同时新入驻的7艘电动船也进入了试运行阶段;景区126个路灯换上了LED节能灯泡,每个灯柱上还加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供路灯白天充电、夜间照明;狼山上的广教禅寺更是用上了无油烟、无高温、无污水的全电食堂……

2021年,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对狼山风景区的交通、餐饮等领域实施了电气化改造和电能替代,目前,这里的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达到95%以上,进一步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能源开支,成为崇川区首个全电景区。

一年来,不仅狼山风景区“升级”了,整个南通,也都有了意想不到的新变化……


这里的沿江带更美了

滨江片区,是南通最宝贵的滨江资源。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江发展的整体规划,这里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为助力滨江发展、美化沿江风貌、支撑区域电力供应,并为后续长久规划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将片区内4条220千伏电力通道由架空杆线改为地下GIL管廊。2020年12月16日,南通滨江片区220千伏GIL管廊正式投运,这是目前国内同电压等级下最长的GIL管廊,没有了空中架线“蛛网”,滨江的蓝天,更开阔了!围绕一系列沿江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针对大产业发展、大能源聚集的特征,南通积极推广并实施电能替代项目。近年来,长江沿线港口的岸电建设提速明显。

截至目前,南通已建成岸电设施58套,实现了南通地区长江主要港口岸电的全覆盖,累计实现替代电量50.55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0%左右。没有了油烟、污水和发电机噪声,南通沿江一带的环境更显舒适。


还江于民,确保“一江清水入海流”的,还有离滨江片区40多公里外的如皋市长江镇。

9月3日,长江镇迎来了长江流域最大的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如皋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正式投运。它由4艘功能不同的趸船组成,趸船顶设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可为趸船上的“全电厨房”“全电旅馆”和“全电超市”提供辅助能源。有了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过往船舶不仅可直接通过“威龙号”趸船上的充电桩供电,还可通过另外3艘趸船,实现水上垃圾和污水的零排放。按照每日停靠船只60艘次(不含汽渡船、港作船)计算,如皋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每年可助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48吨。


这里的生活更便利了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南通就‘好通’了!”总书记关心南通的生态环境,也关心着这里的交通发展。

2020年,南通不仅打通了长三角一体化的“任督二脉”——沪苏通公铁大桥和盐通高铁,还将从今年开始贯通城市的“毛细血管”,迈入轨道交通时代。据了解,今年12月,南通市轨道交通1号线将通车试运行。为保证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进度,从2017年起,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就主动开辟绿色通道,畅通流程、压减环节,及时解决了45个地铁站点建设临时用电问题,先后投入勘察设计人员2000多人次,交底人员1000多人次,施工及监理人数近3万人次,如期完成了所涉200多条线路的改造工程。

如果说,地铁通车让老百姓的路越走越顺溜,那么,老旧小区改造,则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敞亮。2021年2月以来,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在易家桥新村、光明西村、陈家小园等小区先后完成了电力设施改造。今年年底前,崇川区50个老旧小区、914幢楼、近278万平方米都将焕然一新。告别了头顶上的“蜘蛛网”进户线和窗前的配变,400伏电力线路全部入地,分支箱、集中表箱全部换新,拥挤的小区增加了停车位,特别是有了便民充电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再也不用飞线充电了……


这里的用能更绿色了

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提高。这一年,接受了得天独厚的江海资源禀赋“加持”,处于绿色转型“风口期”的南通“风光”无限。

“风从海上来,电由此处生”。

南通如东县,位于古长江入海口,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还有着一条天然的深水航道,这为如东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得益于国网江苏电力500千伏骥能变电站的如期投运,11月8日20时08分,如东海上风电项目首台机组通过这条专门的送出通道,顺利接入江苏电网“主动脉”。这是我国首个柔性直流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对未来我国远海大容量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骥能变电站的正式投运,三峡如东H6、H10,中广核H8等海上风电场并网调试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据了解,3座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后,年上网电量将达33亿千瓦时,为江苏电网源源不断地送来“零碳”能源。

同样为南通注入绿色动能的还有光伏发电。

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南通市所属的6个区、县均位列其中。以通州区为例,目前光伏发电并网项目已达1888户,装机容量达113.38兆瓦。鼓励居民屋顶和企业厂房、安装光伏发电站;探索“渔光互补”“农光互补”模式,加上供电公司主动升级电网,实现100%消纳光伏发电,不仅提升了南通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也让村民们的钱包越来越鼓。

“十四五”期间,新兴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改善能源结构、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必将为南通助力江苏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来,南通的变化还有很多……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实现了乡镇全覆盖,走到哪儿,都能给自己的爱车充电了;

投运了江苏省内最大的行政楼宇能源托管项目,预计综合能效提升15%以上,年运行费用可节约300余万元;

诞生了全省首座“全电校园”示范城市,如皋103所学校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

……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阖上了过去的粗放式发展之门,开辟出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未来,相信在清洁能源的助力下,南通必将在新的赛道上再次实现“沧桑巨变”。远眺新征程,电力人将牢记嘱托、不负使命,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为“江苏号”巨轮驶向更加美好的远方助力、护航!(吕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