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质效双提升-东台报业网

精准发力 质效双提升

来源:苏州供电公司     点击数:234     日期:2021-11-11 17:16:59
今年1至10月,公司售电量1291亿千瓦时、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11.5%,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0.7%、3.6%……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公司在挖潜力、强动力、激活力等领域里取得的实效。今年以来,公司积极打造提质增效“2.0”升级版,以“十大”攻坚行动为着力点,以“管理提升项目揭榜”为

今年1至10月,公司售电量1291亿千瓦时、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11.5%,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0.7%、3.6%……

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公司在挖潜力、强动力、激活力等领域里取得的实效。今年以来,公司积极打造提质增效“2.0”升级版,以“十大”攻坚行动为着力点,以“管理提升项目揭榜”为突破点,以“经营效能指数”为切入点,深入实施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奋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瞄准关键要素 一揽子行动聚力攻坚

今年以来,受海外疫情的影响,海外部分产能加速向苏州转移。受此“刺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发展开上“快车道”——苏州明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爆单”,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能扩大“步履不停”。

姚卫兵是苏州明远的企业法人。该企业是全球主要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核心部件供应商,产品远销泰国、欧洲等多个地区。由于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增加,今年6月,急需新装一台1630千伏安的变压器,用于新生产线的供电。与之相距40公里外的苏州康代是一家全球行业领先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供应商。随着海外产能转移国内,急需在15天内完成增容送电。

如何在优越的供电服务基础上,为企业发展再来上“临门一脚”?公司找到了“诀窍”。

7月29日,公司推出“全电共享”电力设备租赁服务,以模块化预制式配电设备租赁为核心,通过“以租代购”和“模块化”施工,企业不仅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随时退租、自由增减供电容量,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如果是采购设备,我们一次性要投入约50万元,每年还要2万元的运维费用。使用‘全电共享’服务,每年只需要支付租赁费8万元,还能享受到设备安装、运维、抢修等全租赁周期的管理服务,初期投入成本下降了84%。”姚卫兵的“经济账”算得明明白白。

帮企业发展,助电网增效。公司瞄准关键要素,制定提质增效“十大攻坚”行动,覆盖公司经营管理的8个领域,制定了30项行动计划和73项重点任务,今年累计满足了24万户客户的新增用电需求,新装用电容量达930万千伏安。

去年6月起,公司着手唤醒“沉睡”的数据资源,开发“电力数据普惠金融”产品,利用电力大数据高效而灵敏地洞察企业运营和生产状况的资源,推动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加大支持额度等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授信慢难题。目前,电力数据增值产品已为苏州供电公司带来了134.8万元的合同收入,形成了供电、金融机构、企业共赢的良性循环。

直面痛点难点 “揭榜挂帅”挖潜增效

“锦绣新城4号变日电量与电能表采集电量相差58.61千瓦时,该路出线及出线下分支箱和计量箱是核查重点。”10月22日,在太仓锦绣新城4号台区线损核查现场,太仓公司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核查线损情况。这是太仓公司开展管理项目“揭榜挂帅”行动后开展的一次治理活动。

为破解高线损难题,太仓公司建立了“一台区一指标”管理台账,根据轻重缓急制定清理计划,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同合作、定点负责、有效管控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同期线损合格率由今年1月份的99.02%提高至99.32%。

“揭榜挂帅”是公司推进提质增效的一项创新行动。今年7月,公司将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管理难题公开发布,鼓励各单位“揭榜”破题。“揭榜”单位通过剖析问题、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措施落地四个步骤,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切实解决‘上榜’问题。在公司发布的“同期线损治理、开门接电示范、能效服务提升、配网故障治理”四个管理提升项目榜单上,共有包括太仓公司在内的9家单位和部门进行“揭榜挂帅”。

其实,不止太仓公司线损治理有很大成效。今年以来,公司累计治理高损台区185个,台区综合线损率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累计止损电量超过988万千瓦时;处理各类稽查工单近6500项,全市通过反窃查违、稽查整改共挽回经济损失超过3900万元。

公司还推进输电智能巡检班实体化运作,利用无人机巡检输电铁塔超过1.6万基,发现并处理杆塔本体一版缺陷4500多处,让输电线路巡视原本依赖人工、耗时长的工作,变得更精准更高效。

把脉经营现状 效能指数助力发展

提质增效是否有成效,还得靠数据说话。

公司牢固树立提质增效的理念,将工作任务嵌入内部模拟市场运行机制,划小管理单元,科学匹配投入产出,明确界定服务要求,引导激励各级各类单位履行经营主体责任,提高经营创效能力和服务客户能力。

今年7月,公司结合内部模拟市场建设成果,精心设计了县级供电公司“3+3+3”的经营效能指数。这个指数由15个细分指标构成,从效益、效率、效果三个维度,精准反映各单位的价值贡献、经营效率和运营效果,将指数评价的结果与基层单位的业绩考核、增量工资、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分别挂钩,实现了靶向激励。

“以前,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工作具体创造了多少价值,现在每个季度发布了经营效能指数,不仅把真实经济效益算得明明白白,还把资源使用的效率、资源投入后的效果都清清楚楚展示了出来。”张家港公司的财务主任肖力坦言工作更有方向了。

他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我们公司的经营效能指数分值是92.51,效果类指标存在提升空间,我们就针对性地开展线损治理、库存压降等专项提升行动,三季度线损管理冲到了全省第三名,库龄超360天的积压物资规模较年初压降19.03%,经营效能指数冲上了96.02分。”

不仅如此,张家港公司进一步向内挖潜,计算了各个供电所台区的内部模拟利润,全面评价了公司经营最小单元的效益情况,将公司经营压力层层传导至基层。大新供电所规模较小,员工人数不足,通过对各个台区、高压用户的内部模拟利润测算,大新供电所将服务重心定位在专变用户上,对客户进行分类精准服务,开展 “电力扶新农”、“电力助百企”等活动,上门服务1000余次,带动供电所内部模拟利润从今年的7月442万元,提升到目前的4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