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公司:实施“平行”改造 根治小区“飞线”难题
11月10日,南通海门供电公司在海门城区复兴新村新建的5个充电棚正式投入使用。小区内,各类杂乱无章的“飞线”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

“我们小区是90年代建设的,有2000多户居民,属于老旧小区。由于小区内没有充电设施,电动车充电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家住复兴新村的业主王新月说,部分小区居民只能采取“飞线充电”的办法,从楼上家中拉出拖线板给电瓶车充电。这不仅影响了环境美观,更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

针对部分居民因电瓶车充电造成的“飞线”问题,南通海门供电公司主动与海门街道沟通对接,并通过前期调研,于7月底完成了《老旧小区充电桩布局与建设计划》编制,明确充电设施建设项目由政府、街道、供电公司等多方协作进行。对于无物业小区,由街道、政府共同出资,供电公司负责施工;对于有物业小区,由物业自建或寻找第三方投资公司建设。并严格遵循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方案确定后,该公司立即联系上级电动汽车公司。根据《老旧小区充电桩布局与建设计划》,今年,国网南通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投资50万元,对海门街道老旧小区100个充电点进行建设。今年9月下旬以来,已试点完成复兴新村等6个点60个充电桩的装表接电,剩余充电点将在年底前全部竣工。
“我们把‘飞线’整治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对海门城区复兴新村等26个老旧小区进行排查,已排查居民楼1343幢,共查见供电资产‘飞线’问题62幢,居民用户资产‘飞线’问题851幢。目前,已完成供电资产‘飞线’整改50幢,预计11月中旬能全部完成。”南通海门供电公司分管负责人张彦介绍,在加紧推进充电桩建设的同时,该公司还结合现场情况,对小区内公变箱及进出线电缆、进户电缆、墙头低压角铁等老旧电力设备、表前线进行“平行”改造,彻底解决小区“飞线”难题。
“通过改造,我们小区的‘飞线’不见了,新装的充电棚更方便了我们电瓶车主,1元钱可以充6小时,既省钱,又安全!”把自己电动车的充电器插上智能充电插座,王新月高兴地说道。(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