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推动“发展以电为中心的区域综合能源服务站”纳入政府“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
11月8日,南京研创园园广综合能源站和河西金融城小青综合能源站进入立项阶段。这两座综合能源站建成后将分别满足研创园136万平方米、金融城72万平方米商办建筑的集中供电、供冷、供热需求。
南京范围内综合能源站建设的快速推进得益于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有效出台。10月15日,南京市委、市政府批复《南京市“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发展以电为中心的区域综合能源服务站”“鼓励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发展”,在全国同类城市尚属首次。
“十四五”时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重要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实现碳排放达峰的攻坚期和窗口期。《规划》紧密围绕“双碳”发展目标,积极谋划“十四五”南京低碳发展新格局,推动南京低碳先锋城市建设。
南京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呈现一定的耦合关系,其中电力行业碳排占比46.7%。作为节能降碳的主力军,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提出积极引入区外清洁能源,加快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打造有源配电网,形成 “本地保障+区外支撑”的新能源供应模式,以此为基础,重点建设以“变电站+冷热供应站”为基础功能,5G基站、充电站、数据中心等元素为拓展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实现冷、热等各类能源通过电能自由转换互补和综合利用,推动形成以综合能源站为枢纽的能源生态体系,实现“用好电”向“用好能”转型升级。相关能源互联网发展思路均给予认可和采纳,并纳入本次《规划》中。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深化综合能源规划研究,提出基础型、提升型、定制型三种综合能源站建设模式。“十四五”期间,按照“全域发展基础、六片重点提升、多元融合定制”的发展思路,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将新建的110千伏变电站(开关站)均考虑按照基础型综合能源站建设或预留建设条件,打造基础型综合能源站58座。针对江北新区、紫东核心区等6片城市重点发展园区,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以园广综合能源站和小青综合能源站为试点,计划布局提升型综合能源站,实现冷、热、电集中供应全覆盖,规划提升型综合能源站6座。此外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探索建设定制型综合能源站,促进多能自由转换、协同供应,提升全社会用能效率。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性变革。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全面衔接南京“双碳”工作方案,制定电力“双碳”行动计划,研究电力碳达峰路径,明确电力碳达峰关键指标、措施方案,确立了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积极促成与清华大学成立零碳城市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在江北建设国内电网侧规模最大电化学储能能源站;重点分析配电网应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适应性,试点打造基于整县光伏全额消纳的自治自愈配电网综合示范区。以江北、江宁两座大型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综合服务楼宇为支点,南京已建成包含农村供电所在内,覆盖了全市的充电网网络,共计充电网点152个,充电桩1858台。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还同步面向南京市大型医院、商业楼宇、商场等实施上门诊断,提供能源托管、能效提升、能源规划设计方案等服务,助力客户侧“减碳”目标实现。
预计至2025年,南京区外受电能力达到1700万千瓦,区外来电占比达到48%,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45%,助力南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