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供电公司:王新明——永葆鲜红底色,情系农电的勤务兵
王新明
中共党员,泰兴公司元竹供电所运维采集工。1984年12月王新明怀着一颗对农电事业憧憬的心,从一名退伍军人,投入到农电工作中,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以军人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奉献农电事业。始终保持着部队的光荣传统,退伍不褪色,把军人那种迎难而上、果敢硬朗的作风和激情用到本职岗位上。

抢修服务急先锋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一个党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时刻谨记我们的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热心解难,尽心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
喂!是供电所吗?我是潘王渔场的,我这里没电了,请快点派人前来帮助修一下,今天天气闷热,我们的鱼塘急需用电增氧。否则,渔塘中养殖的鱼一旦缺氧就会翻塘了。
电话里传来了用户焦急的声音。

详细询问后,王新明立即与两位抢修人员带着抢修工器具驱车赶到了现场。经检查发现,由于风大雨大,致使用户从三相漏电保护器到增氧泵之间的线路接触不良,从而导致渔场无电。按抢修职责用户的出线故障不在服务范围,但到了现场且用户情况紧急,必须尽快恢复鱼塘用电。
王新明冒着雨、顶着风,将接触不良的线路重新搭接恢复供电。这时,天刚放亮,还下着雨,能见度还不是很好,借助应急灯的光亮,凌晨4时05分,渔塘上的增氧泵又恢复了工作,而王新明身上早已是一身雨水一身泥。
所务管理内当家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党员必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求实、务实创新实践,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精做熟。
有着3年军旅生涯的王新明,先后担任过乡镇供电所会计、抄表工、线路工、装表接电工、台区经理等不同岗位。白天他和大家一起架线施工、办理业务,晚上将一天中发生的工作见闻、好人好事进行梳理写作,认真搜集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公司网站先后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供电员工为民服务的文章。

所务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没有人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也很少人知道其中付出的辛苦努力。王新明凭借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承担着供电所所务管理这个重任。他以前不会电脑,但不服输的精神使他不耻下问,以前不会拼音和五笔字型输入法,他就用手写笔一笔一画的完成了党务系统资料、综合系统资料、安全评价资料、班组资料等。
另外
他还要每天督促班长要按时完成公司下发的报表、督促员工手持终端不能超时,有时间还要跟年轻同志谈心,促使年轻员工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就是这样的一份执着,这样的一种工作精神得到同事们的认可。
客户服务贴心人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王新明说
这些至真名言教育我们,党员要从切身实际出发,不仅要做好每件小事,还要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在平凡的岗位中履行着党员的职责。

去年6月25日,王新明利用端午节放假,上门走访登记客户信息,发现有两位留守老人家中室内线路严重老化,子女又在外地务工。为了老人的用电安全,他自购材料,主动帮助整改室内线路,并安装了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在用电服务中
不管谁家用电出了故障,只要打个招呼,托人捎个话什么的,他马上就到,并很快就能处理好故障。为了方便客户报修,王新明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印成名片发给农户,方便了用电报修,受到村民的广泛欢迎,并被客户称赞为“贴心人”。


王新明说:
我是千百万党员中普通一分子,我始终恪守入党时的誓言,少说话多干事是我工作的原则,我当初选择做了农电工,将保持军人本色,不忘初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千家万户点亮一盏盏温暖的灯,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无悔的人生,为我热爱的农电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