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东公司:情暖重阳话初心,革命薪火永相传
岁岁重阳情更深,今又重阳暖人心。在“九九”重阳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一行来到抗美援朝老兵杨国华家进行慰问,为老人带来了奶粉、红枣等慰问品,并向老人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衷心的祝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党员服务队刚进门,便听到一位老人唱起了那首旋律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不用说,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杨国华,当年他便是唱着这首歌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远赴朝鲜战场。这是一首跨越了71年的战歌,如今92岁高龄的他哼起这首歌来依旧是那么铿锵有力,让人心潮澎湃。
党员服务队队员热情的迎上前去,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询问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日常饮食和健康状况。当得知老人目前身体依旧十分硬朗、子女也十分孝顺时,党员服务队分队长王勇很是欣慰,他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老人,要经常的去关心和爱护,只要老人身体好,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同时叮嘱杨国华老人的子女,要肩负起儿女的职责,弘扬敬老爱老的家庭美德,让老人能幸福地安享晚年。
服务队队员在王勇的介绍和老人的交谈中得知,杨国华老人19岁就入党参军,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上百余次,从淮海战役的小推车,到渡江战役的木帆船,再到抗美援朝的歼击机,到处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身影,服务队队员此时眼里充满着敬意与崇拜。服务队队员丁鑫说道,“最近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志愿军用身体当炮架、手拿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以及“冰雕连”等场景让我十分震撼,爷爷您曾经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能否为我们讲讲你在朝鲜战斗的故事?”
杨国华老人会心一笑,当说起71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时,杨国华老人眼中满是荣耀与自豪。据杨国华老人回忆,在朝鲜战争还未爆发前,他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航空学校学习,自己本可以在学校安安稳稳学习三年,可是在得知美帝国主义已悍然进犯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时,他毅然报名参加了人民志愿军,跟随部队前往前线。
“刚到朝鲜时,我们志愿军航空大队吃足了苦头,早上飞出去好几架,下午回来的就剩几架了,有些再也飞不回来了......”说到这时,他的表情开始变得凝重起来,眼角有些许红润,仿佛他再次感受到了那场战争的残酷,又仿佛回想起了那些曾经与之并肩作战但英魂已留他乡的战友。在场的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此时都默不作声,好像已跟随老人声音,一同置身于数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战斗之中。
对部分十分惨烈的战斗,他说得轻描淡写,没有过多的细节,没有过多的言语,也许在他看来,所有的悲痛和苦楚就让他们那一辈人去独自承受,一切的心酸和不舍就永远随着战斗最后的一缕硝烟飘散而去。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定跨越时空,源远流长,世代发扬。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一次次勇敢的向侵略者亮剑,一次次用自己的胸膛顶住敌人的子弹。而革命的薪火也已在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的心中种下,那面鲜红的服务队队旗便是他们薪火相传的烙印,重阳节对他们而言,也不仅仅在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老、孝老、爱老的美德风尚,还因革命先辈的红色血脉,赋予了“传承革命精神、砥砺奋进前行”的时代内涵。(商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