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小分队援郑回顾|“三急”小分队的十个日夜-东台报业网

江阴小分队援郑回顾|“三急”小分队的十个日夜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319     日期:2021-09-01 09:17:53
7月23号的凌晨零点,幽静的城市街道上,一辆黄色的电力保障车和一辆抢修车,从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城南生产区驶出,在黑夜的公路上向北急驶而去。 “危急关头”受命援郑7月22日深夜22点,江阴市供电公司接到上级援郑的命令,公司紧急选派有抢修经验和发电车操作技术能力的人员,经挑选,组成以范乃舜为

7月23号的凌晨零点,幽静的城市街道上,一辆黄色的电力保障车和一辆抢修车,从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城南生产区驶出,在黑夜的公路上向北急驶而去。

 

“危急关头”受命援郑

7月22日深夜22点,江阴市供电公司接到上级援郑的命令,公司紧急选派有抢修经验和发电车操作技术能力的人员,经挑选,组成以范乃舜为队长,由瞿中华、李晓东、顾卫兵、顾小忠为队员的国网江苏电力无锡供电公司江阴供电援郑保电小分队。五人小分队驾驶一辆400KW发电车和一辆供电抢修皮卡车作后勤保障,在人们熟睡的甜梦中,他们出发了。

从接到援郑保电的命令到出发,他们就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带上简单的换洗衣服、工作服和个人洗漱洁具及雨披、雨靴,每个人的行李也只有一个枕头大小的软包。7月23日零点,在公司副总经理吴卫东及设备管理部主任陈强的默送下,小分队向郑州方向出发了。

高速公路上,队员们看到开往郑州各种车辆,贴着各种标语运送救援物资,感受到一股无形的鼓舞动力,只想尽快到达目的地,让发电车给郑州人民送上电,为抗灾出一份力。

7月23日14点,小分队到达郑州江苏电力援郑抗灾指挥部指定集合点,现场条件不是一般艰苦,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导航无法使用,道路有水不能通行。

19:45分,他们接到命令,江阴援郑保电小分队,与指挥部派出的另外三辆发电车一起前往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江阴小分队队长范乃舜同志担任医院保电工作负责人。

就在距离目的地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最后10公里,通往医院的公路被水淹了,当时手机没有信号,无法使用导航,四周漆黑一遍,仅靠车辆的大灯,勉强看清前方的路。他们驾驶着发电车和抢修保障车,小心翼翼涉水前行,四处寻找通往医院的路。

22:28分,小分队率先到达保电现场,就是这最后10公里,小分队用时一小时四十分钟。此时,还有其他公司的三辆发电车还在寻找来医院的路上。

医院四周漆黑一遍,车上的热水瓶早已空啦,队员们为赶往这里尚未填饱肚子,没有热水方便面没法泡,只能咬起面饼,喝着矿泉水充饥。

时间也已经指向24日零时,这是,他们已用一整天的时间,才赶到救援目的地。疲惫与困倦都没有阻止援郑抗灾的小分队队员前行的脚步。这才是危难时刻伸援手,不负光明守护人。

 

“心急如焚”恢复医院正常供电

7月24日天刚亮,大伙就各自做好发电接电的准备工作。

上午7:30,援郑保电小分队的发电车辆,已经在阜外华中心血学医院广场全部待命发电。

由于医院的配电室位于地下一层,电气设备都已经被水淹啦,当时,医院一楼地面上还有水,医院的电气负责人告知一楼也被水淹过,为保证医院门诊大楼其他楼层供电,队员们集思广益,与医院的电气负责人一起排除故障电气设备。想出安全供电方法,先让地下室一楼和地面一层受水淹过的供电线路全部脱开,把电送给没有受潮的二楼以上的电气设备。然后对一楼的供电设备进行检测,符合安全要求再送电。

这时候,队员只有一个心愿,想着能为医院早些送上电。早送电,早能使医疗设施正常运行,保障医院正常开展工作。

无锡江阴援郑保电小分队,为排除受潮电气设备和线路,整整与这里的电气负责人一起工作一天。队员们麻利的将早已待命的发电车上各种规格的电缆通向了安全的供电设备。

7月24日晚上21:41分,随着队长范乃舜一声令下,发电车送出了电,医院门诊二层楼上照明灯亮啦,队员们悬在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此时,发电车就像一张蜘蛛网,将电流输入各个安全供电的楼层,漆黑的医院门诊楼又恢复以往明亮的灯火。

医院地面层的配电间急需进行抢救性恢复供电,这样才能让门诊大楼全部供电。配电间曾被水淹没,需要连夜抢修,急需要能为配电间接上临时电源。小分队接令后,迅速派出瞿中华和李晓东两人前往察看情况,他们借助手电光摸到漆黑的配电室外,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测量,小分队员仅用半小时间,将一根30米长的低压电缆拉到配电间,为该处电力设备的抢修提供照明。

此时, 小分队员们心急如焚的“心病“,随着灯光的亮起,终于得到了平息。

 

“情急智生”解决持续供电难题

随着发电车的开动,医院门诊楼的照明送上了电,但是,此时发电车负荷还不够,如果负荷不足,会对发电车产生不利,乃至造成发电车损坏。队长范乃舜,一方面与江苏电力援郑指挥部联系,告之发电情况,另一方面与医院方面紧急联系,把医院急需供电设备,经过快速处理安全检查,7月25上午9点为医院地面药品冷库供上电。

医院地下二层为车库,当天下午,人民子弟兵和环卫工人进入医院,处理医院地下一层二层的淤泥,为了给他们一个明亮的工作环境,队员们摸着黑,打着手电,用手把配电箱里的淤泥一点一点清理赶紧,硬是在子弟兵进来之前,为地下车库送上了电。

地下两层的送电,不仅保证了环卫工人和人民子弟兵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也同时解决了发电车负荷不足的问题。

发电负荷任务解决了,队员们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接到了保供电指挥部的电话,兄弟单位几台发电车因为在发电过程中加油,导致了发电车损坏。这可愁坏了现场队长范乃顺,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深深“了解”发电车的“秉性”,发电车通过燃烧柴油发电,运转一段时间后,要按规定停止运转加油,但他环视现场的条件,根本不允许停电。队员们经过商量,拿出了一个方案:每隔三个小时给柴油机补充加油,确保柴油机内还有2/3的油量,把对发电车的损害降到最低。

但这种方法需要用铁制油桶人工加油,对他们五个人的体力是一个考验,看着救援现场,他们没有犹豫,顾小忠师傅想方设法,跑遍方圆十几里内的商店,有一只买一只,好不容易买到足够备用加油的铁桶。就这样,他们一趟又一趟去附近的加油站把柴油运过来,再一桶一桶地加到发电车里面,让发电车有充足的燃料,保持不间断供电。

发电车按规定在工作130小时一150小时之间,需要进行停机保养,更换滤芯和机油。此时,要让医院设备停电,需提前做好停电准备工作,经与医院商定停电时间,利用中饭后午休的两个小时,医院方面尽量减少人员进出,保持室内的温度。尤其是药品冷库,二小时不进行开启使用。小分队队员,全部在场,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完成发电车的维修保养工作。当发电车再次响起的时候,医院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很大的赞赏。

江阴供电援郑小分队的队员,用他们的智慧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圆满完成了援郑的任务。

在郑州防讯抗灾第一线连续奋战了10个日夜后,8月1日小分队的5位队员最后一批从郑州撤回到了徐州进行防疫隔离。“虽然苦,虽然累,只要一声召唤,我们随时奔赴需要的地方。”他们身上,展现的是一个电力人的情怀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