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电力先行】大米小镇的“镶金名片”
9月17日,在洪泽区岔河镇东陈村的万亩良田有机稻米种植基地边,一排排电力杆线与绿油油水稻在阳光下相映成趣,微风送来阵阵稻香。

近年来,洪泽区岔河镇“岔东大米”多次荣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和江苏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成为享誉四方的富民品牌和农副产品走向高端市场的一张“镶金名片”。国网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组建台区经理团队跟踪服务、升级电网、全电化推动稻米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稻米产业链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
“这几年电力足了,现在是全电种植,全村有大小电泵站54台,没有一台柴油机灌溉,7600多亩水稻长势良好,水稻由加工企业统一收购,大米一、二、三产一条龙,这得感谢你们大力支持。”东陈村监委主任谭正月指着绿油油的稻田,自豪地对到田间巡查线路的洪泽区公司员工韦恩兵、杨文国说,“我们以前这块2000多亩田是稻麦两季,由于电排灌水方便并充足,现在是富硒高钙淮安大米示范基地。”
土地整理流转到哪里 电力杆线就迁移改造到哪里
“2015年,我们东陈村村民有的种植水稻、有的种植莲藕。土地零散、高洼不平,有的边远田块没有电源,村民都是靠柴油机灌溉排水,种植成本高、收入低。”淮安市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原东陈村书记)陈洪兵说。当时,东陈村有901户,村民不富裕,在镇里上班的陈洪兵毅然决然地回村当书记带领村民致富。
全村拆迁、改造整理良田、流转农户土地由大户承包、组建村劳务公司,陈洪兵的想法是在村委会上得到支持,但村民接收新思想新理念有难度,反对声多,统一思想是关键,陈洪兵及时召开村组干部、老党员会议统一思想、统一声音,村委一班人分头上门对个别农户做思想工作。
2016年春节后,东陈村拆迁、万亩良田改造如火如荼,洪泽区供电公司施工队驻进该村,依托“党建+电网建设”,投资910万元实施杆线迁移改造工程,拆除和架设10千伏线路9.6千米、0.4千伏线路20.8千米、综合变压器6台,新装排灌专用变压器11台,方便各地块灌溉排水。同时该公司实行“台区经理”负责制,将“台区经理”姓名、手机号、服务内容等信息制成标识牌,挂在变压器台架或泵站旁,方便种植户联系。

“土地整到哪,电力线路架到哪,当年就淘汰了所有柴油机,加上大米市场需求稳定,村组干部带头承包土地,稻米种植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陈洪兵说。2017年初,他成立淮安市洪泽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形成村企共建,统一收购农户的水稻,每亩土地承包金由原来700元左右上升到1100元。
截至2020年,岔河镇以“味稻岔河·大米小镇”为主题的岔河稻米文化节暨插秧节举办了5年。
“手拉手”升级改造电网 大米发展产业化
9月7日,在位于岔河工业园区的淮安市洪泽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里,几名工人在包装机边包装10公斤一包的岔东大米,准备运往南京销售。
东陈村土壤得益于白马湖清淤工程——湖底淤泥,素有苏北“黑土地”之称,土壤肥沃,有机营养腐殖土层厚度约为40厘米,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达3%-3.6%,高于普通种植土地300%以上。看准了商机的陈洪兵决定扩大岔东大米产业链。

2017年9月,陈洪兵租赁承包闲置厂房,购置了原粮清理机、比重去石机、砻谷机、碾米机、抛光机、色选机和包装机等设备,安装250千伏专用变压器,实行电气化深加工。“电气化加工成本比原来降低了51.9%,效率比原来提高了63.7%。加工出来的大米品相好,价格高。”陈洪兵说。
尝到甜头的陈洪兵干脆制定了选种、育苗、整地、植保、管水、收割、烘干、仓储等“八个统一”流程。2020年,东陈村种植大户33户,陈洪兵是种植大户之一,带头承包了320亩地,每亩租金达到1460元,村民户均收入8.3万元。村集体收入也由2016年的48万元发展到2020年的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万元,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
为满足稻米产业发展用电需求,推进乡村电气化建设。2020年8月,洪泽区公司投资790万元,按照“手拉手”规划改造电网,新建及改造10千伏东陈线路16.5千米、0.4千伏线路20.8千米,新装、增容配电变压器12台,容量2400千伏安、户均容量达到12.77千瓦,10千伏环网柜、充电桩等安装到田边。
东陈村党支部书记陈万如说,现在全村只种植南粳9108,2000亩种植有机稻米,5000多亩种植绿色稻米,有机米市场价格在58元每市斤、绿色大米22元每市斤。村民全乃顺一家三口,妻子不能劳动,是村里困难户,自从他承包130亩农田后,每年收入突破10万元。“岔东大米”继荣获2017年首届江苏优质稻米暨品牌杂粮博览会金奖后,2018年又荣获第二届江苏优质稻米博览会暨五彩农业展示会特等奖。

在东陈村的有机稻田里,洪泽区公司携手东陈村开展“能效+智慧”模式的落地实践,应用“电管家”智慧终端,实现稻田排灌水用电信息在线监测、开关远程控制,提供稻田管理精准能效分析,智慧全电田间管理新模式试运行。
为此,陈洪兵再次扩大生产规模,新厂房正在建设之中,新增变压器2台、容量500千伏安,预计年底投产。
如今,岔河镇秉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先后推广南粳9108、南粳46、南粳5055、淮稻5号等优质食味稻米品种(系),在全镇建立优质食味稻米生产基地,年生产优质食味稻9万多吨,优质食味稻米产业已成为该镇优势特色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
“电力稳、服务好,岔河大米产业发展底气足。”岔河镇东陈村种植大户胡金军说道。
“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用电有问题,供电员工20分钟之内准到。”岔河镇镇长、稻米产业负责人赵华标说道。
“大米深加工产业能够做大,离不开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洪泽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李飞说道。(徐良军、刘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