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农用好电 “小蟹苗”长成“大产业”-东台报业网

蟹农用好电 “小蟹苗”长成“大产业”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2618     日期:2021-09-09 11:04:20
      “一、二、三,拉……”随着清脆的口号声,智能柱上开关被高高吊起。9月2日,国网江苏电力(高淳国际慢城)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南京高淳区10千伏双创线开展带电更换智能柱开工作。该线路供电范围内的客户用电不间断、全程无感知。      744、1100,这是见证高淳区不停电作业快速发展的两个数字

      “一、二、三,拉……”随着清脆的口号声,智能柱上开关被高高吊起。9月2日,国网江苏电力(高淳国际慢城)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南京高淳区10千伏双创线开展带电更换智能柱开工作。该线路供电范围内的客户用电不间断、全程无感知。

      744、1100,这是见证高淳区不停电作业快速发展的两个数字,也折射出了地区经济的面貌。前者是南京高淳公司2020年开展的带电作业次数,后者是今年前8个月已经开展的带电作业次数,是去年全年总量的147.8%。

      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高淳电网圩区线路跨河、跨塘多,山区线路供电半径大、分支长,这就导致一旦电网发生故障,查找问题较为困难,若不及时解决很有可能影响到居民生活用电和养殖户生产用电。而智能柱上开关和FA(馈线自动化)配合后能够快速隔离故障点,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因此高淳公司计划更换智能柱上开关。

      今年3月,南京高淳公司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调研,砖墙镇圩区蟹农李先荣说,夏天是螃蟹生长关键期,但在高温天气和梅雨季节下,增氧泵一旦断电超过30分钟,螃蟹会因为缺氧导致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们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同时该公司也了解到,目前养殖企业引入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方式,需要不断进行翻水更新、曝气增氧,这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到蟹农们的需求,南京高淳公司克服人力物力难关,向上级公司申请工程车30余辆,将110台智能柱上开关更换全部改为带电作业,投入人员1800余人次,平均每天完成8次带电作业。带电更换柱开期间,高淳地区2200余公里配电线路平稳可靠运行,蟹农用电不间断,为圩区螃蟹养殖提供坚强保障。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了不断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满足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南京高淳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培养带电作业队伍,不断推广“不停电”作业,减少计划停电时间和次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开展不停电作业,累计减少9900户停电时户数,增供电量达237.6万千瓦时。

      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让百姓更省心,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固城湖的“小蟹苗”逐渐成长为“大产业”,水产养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我今年新加了8台增氧泵,亩产争取到400斤。”阳江镇圩区蟹农李守福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