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更足 乡村更美 日子更旺-东台报业网

电力更足 乡村更美 日子更旺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287     日期:2021-09-01 18:13:45
立秋过后,暑去凉来,夜晚的湖畔旺屯微风阵阵,白墙黛瓦与青砖小路在一盏盏昂扬挺拔的路灯下熠熠生辉。广场上,村民们三五成群,或休闲畅聊,或散步健身。 “现在农村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电影院、文化广场都全着呢,晚上一样亮堂堂的。” 尽管孩子都在城里买了房,今年78岁的金湖县吕良镇湖畔旺屯村民

立秋过后,暑去凉来,夜晚的湖畔旺屯微风阵阵,白墙黛瓦与青砖小路在一盏盏昂扬挺拔的路灯下熠熠生辉。广场上,村民们三五成群,或休闲畅聊,或散步健身。

 “现在农村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电影院、文化广场都全着呢,晚上一样亮堂堂的。” 尽管孩子都在城里买了房,今年78岁的金湖县吕良镇湖畔旺屯村民李秀梅还是喜欢住在农村。

在淮安,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同样的感受。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走深走实,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逐渐常态化。新时期,国网淮安供电公司积极性响应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多措并举 “电”亮乡村振兴路。

电力先行,精准帮扶,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今年6月,“雨山茶场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研讨会”在盱眙县黄花塘镇雨山村召开,会上,淮安供电公司通报了2021-2025年助力乡村振兴规划方案,这也标志着雨山村正式迈进了“创富”阶段。

2018年,淮安供电公司结对帮扶雨山村,在国有制老茶场——雨山茶场落地了“能源绿·一品红”精准帮扶项目,开展“扶贫,扶志,创业,创富”四步走帮扶行动。

帮扶之初,为确保茶场供电可靠性,淮安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对雨山村的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并先后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打造苏北首条全电气化红茶生产线。如今的雨山茶场重焕新生,雨山村旧貌换新颜,茶农们“以茶致富”的发展道路愈发明晰,雨山村32户贫困户、96个贫困人口在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奔小康。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像雨山村这样依产业、农旅兴村的特色乡村对用电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淮安供电公司实施农网供电质量提升行动,按照“一镇一规划”“一村一规划”,建设与现代化农业、美丽宜居乡村、农村产业融合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电网。

洪泽区王骆殿岛是白马湖99座岛屿中最大的一座。淮安供电公司在该岛实施“综合能源+最美渔村”精准帮扶项目,新增箱式变压器2台、电缆4.3千米,维修电缆分支箱12台,为渔民转型渔家乐等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据悉,淮安供电公司持续加大配农网工程投资力度,本年度截至目前累计投资10.15亿元,进一步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和供电能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文化赋能,让村民脑筋活起来

7月15日,盱眙县天泉湖供电所与冀北昌黎县城关供电所在秦皇岛签订了“电力‘秦淮’南北共建 助力乡村振兴”协议。协议约定,签约双方将以党建结对方式,线下或线上互动交流,促进党建+业务双提升。

早在去年4月,签约双方便将特色农产品上市对方市场,扩大产品在北京、长三角等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当年即实现互为推介特色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近200万元。

一直以来,淮安供电公司以“恩来精神”为引领,持续“党建+消费帮扶”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不止拓展外销渠道,该公司还常态化组织农产品进食堂、职工爱心订购等活动,建立“党建+电商+扶贫”服务站,线下在全市布点农产品分销渠道,线上开展直播带货、拓展国家电网网上商城及其旗下“慧农帮”APP平台直销渠道,助力农产品融入电商平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村民脑筋活起来。

“之前愁销路什么都不敢多种,现在销路一打开就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刚刚受理完用电容量增容手续的淮阴区南陈集赵王村种田大户赵锦祥说道,“种地也得与时俱进,农业也都讲究电气化了。”

乡村电气化让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新时期,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该公司充分发挥基层供电所的堡垒作用,组织供电员工“走下去”,实现 “乡乡有点、村村有人”,普及用电知识,精准保障农村百姓生产生活用电。

去年9月,该公司组织全市56名供电所长,在金湖县塔集镇“水漾年华”电气化示范点开展乡村电气化推广培训,围绕供电所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并进,全面提高供电所从业人员电气化推广能力,以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推动特色用能项目建设、推介新型用电产品等各种方式,着力增强农村用电保障能力。

用能清洁,绿满乡村,让村民生活美起来

“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的农房是典型的江淮风格,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个小区寻不见一条架空线路,电线杆和变压器都如“隐身”一般。

不止条河村,在淮安市农房改善项目中,建设“外在有颜值、内在有气质”的美丽乡村一直是改造的重要一环。让变压器和分线箱住进“房子”里、掩映花草中,让电线杆和高压线“钻进”地下面,恰是该公司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

 “把电网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既要美丽电力也要美丽乡村。”该公司营销部主任杨飞说。在改造过程中,淮安供电公司积极做好乡村供电服务,将电网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协同,合理规划全市620个空间布点的电力配套设施,以更充足的电力助力乡村更美、村民更富。

“现在做饭再也没有烟熏火燎了,冬天取暖也不用打炭倒炉灰了,用了电,农村空气更好天更蓝了!洪泽区蒋坝镇安置小区的凌玉香去年年底刚完成“煤改电”改造,对上门检修的供电人员说道。

如今的农村,不止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一系列电能替代项目让村民的生活也有了新气象。农家乐、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产业依电转型,催生了就业机会,让迁居后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新型农村社区内新建充电桩,方便村民绿色出行,同时家庭智能用电系统在部分小区的推广,让村民用上了“智慧电”,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控制家用电器并实时查看能耗信息。

据统计,仅2020年,淮安供电公司累计在农村地区开展清洁取暖、农田电排灌、粮食烘干等电能替代项目734个,累计惠及乡村人口近20万人。以农房改善为契机,淮安供电公司在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电力支撑的同时,还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先行先试建设“零碳村”,不断推动农村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