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寒:不松劲的“螺丝钉”
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到运筹帷幄的技术骨干,四十多年的运维生涯给程寒留下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在此过程中,他也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质逐渐成为团队中的“定海神针”。回望从业以来的四十多年,程寒的脑海中不是夜以继日的加班加点,也不是提心吊胆的心理负担,而是对这份工作的珍惜和感恩。今年60岁的程寒即将退休,他却依然没有离开一线,他表示:“再多的辛苦疲劳,当看到万家灯火重新亮起,当看到居民溢于言表的欣喜,当看到运行人员安全收工时,我就感觉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无私付出是大家与小家的割舍
1998年,220千伏东亭变即将投运。这个时候的程寒已经是班里的技术骨干,每天驻扎在工程现场,搜集资料、查看图纸、设备验收、编写规程,有时候忙到夜里一两点,早上五点多又要起来操作。这天一个电话打破了平静:“妍妍生病了,你快回家吧。”短短十个字,却在程寒心里翻起了大浪,此时的他已经在变电站住了十多天,他知道不是遇到十分的困难妻子是不会给他打电话的,但是眼看工程还有不到一周就要投运了,设备还没验收完成,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他去做。眼前浮现出女儿病弱的小脸,他遥遥头把画面挥散开,稳定了情绪安慰道:“我让爸妈先过去,你们带着妍妍先去医院,我这工程快投运了不能耽误工作。”随后他平复心情,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这一干又是一周。

责任在肩筑牢运行一线的安全之门
无锡多座新的变电所投运,都涉及上百张的操作票,这最后一道关就把在程师傅的手上。从业四十多年,从程师傅手中送出去的操作票和工作票早已突破上万张。
2018年太湖峰影变的扩建工程,两个变电站在同一天投运,投运前一天晚上,程师傅接到上百张操作票,需要值班员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写好,审核。程师傅作为值长把每张操作票都一一过目,检查出不少问题,逐一修改后,确保万无一失,才分配给班中值员。
程师傅把自己的这份工作,看作是球场上的守门员,挡住疏漏,找出bug,就是守住了一线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之门。“操作票、工作票是确保我们运行人员安全的第一步,我的工作责任重大”,程师傅感慨,科技不断进步。设备不断更新,大多数变电站都已经是综合站甚至是智能站,但这份工作的本质依然没变,他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也不曾动摇。

迎难而上是责任与但当的体现
2019年的冬天,小秦和程师傅在一个值上,大雪下了一整天了,路面上积满了雪,整个交通都瘫痪了,新闻里都在播报大雪天气请勿出行。程师傅心系设备,不禁着急说道:“现在雪慢慢停了,晚上天冷雪要冻成冰,那个时候要想清雪就难了,而且绝缘子串很容易发生放电!快去换身厚棉服,带好安全工器具,我们现在就出发!”小秦一开始犹豫了会,看到程师傅那笃定的眼神,心里暗暗佩服。在给汽车安装好防滑链,铲除了变电站大门口的积雪后,俩人趁着天还没黑就出发去各个户外变电站了。一路上程师傅开车格外小心,到了变电站后就开始忙活起来。绝缘杆长而重,举着它拍打着绝缘子上的积雪,还要防止绝缘子破裂,必须要格外小心。一个变电站弄下来,整个手臂都无比酸疼。但程师傅从来不说累,直到最后一个变电站弄好已是晚上12点了,在回去的车上小秦都累的快要睡着了,程师傅依然很有精神,安全的开车回到班组。

润物无声在平凡中铸就不凡
“我需要它,它也成就了我,想到不久就将退休,还真的有些舍不得”,程师傅直言,这份工作给了他安稳平定的生活,既是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也让他感受到了个人价值的实现,最苦最累的时候,想到这些也便没了抱怨的欲望。
“这个工作待遇不错,却很难留住人,除了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安全责任的担子也很重,承担着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基层一线坚持四十多年,程师傅看着身边的人来来走走,这份压力却始终没有成为他的负担,反而成为他坚持不懈的动力。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严谨和耐心实现了从业生涯中的零事故,他相信,润物无声,只要功夫深,在平凡中也能铸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