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公司:推动青年成长成才走上“快车道”-东台报业网

南通海门公司:推动青年成长成才走上“快车道”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376     日期:2021-08-30 14:22:54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南通市职业技能大赛“电力营销服务”行业竞赛中,4名入职不到5年的青工夺得团体第一并包揽个人前三名;2017年入职、从事配电运行的张旭被国网江苏电力选聘为带电作业兼职培训师;2016年入职的农网配电工沈凌男所管理的20条配网线路损耗指标在国家电网排名第52位,入选国家电网公司“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南通市职业技能大赛“电力营销服务”行业竞赛中,4名入职不到5年的青工夺得团体第一并包揽个人前三名;2017年入职、从事配电运行的张旭被国网江苏电力选聘为带电作业兼职培训师;2016年入职的农网配电工沈凌男所管理的20条配网线路损耗指标在国家电网排名第52位,入选国家电网公司“百强百佳评选之达人榜”……

这是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面对员工老龄化及新老交替断档等问题,加强青年员工培养取得的突出成绩。

近年来,该公司将“带好、管好、用好”新员工、恢复人才队伍新陈代谢机体功能作为“人才强企”的重点工作,持续创新培训教育方式,从上好入职“开学第一课”做起,开启“2+N”导师培训新模式,以此促进青年员工走上了成长成才的“快车道”。


上好“开学第一课”

“记得当时给我们授课的是公司副总经理汤向华,他像兄长一样平易近人、亲切随和,详细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工作中的挫折感悟,推心置腹地为我们规划职业方向,既化解了我们初入公司的紧张情绪,又明确了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进的方向。”海门区供电公司2019年入职的青年员工黄佳敏说,原以为入职见面会就是走个过场,没想到却是自己进入公司的“开学第一课”,至今记忆犹新。

近年来,海门区供电公司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方面不惜“兴师动众”,把新员工见面会当做“开学第一课”,特邀公司领导授课。首席讲师汤向华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参加工作20多年来,汤向华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直至目前走上了公司领导岗位。他多次为新员工上了“开学第一课”,告诫新员工:“成功没有捷径可走,靠的就是主动、努力和坚持。”

与汤向华一样,黄佳敏也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作为女生,原本她觉得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然不错,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汤总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还年轻,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施展抱负的舞台。”黄佳敏表示,是汤向华的“开学第一课”点醒了她。

入职后,黄佳敏被分配在供电服务中心,主要从事高压业扩资料和光伏报表的检查工作。去年疫情期间,部门人员紧张,她主动请缨接手了规上企业工业电量统计工作,同时兼顾归纳2.0营销系统流程问题与项目单位的对接。短短两年时间,她就从一名学徒工走上了能效、居配、信息等多个专业的管理岗位,成了部门业务骨干。

“之前,新员工入职只是简单地开个见面会。现在,我们对新员工的培育,就从这场见面会开始。‘开学第一课’自2011年开课至今已有10年,我们不仅组织了由公司领导和职能部室负责人为‘职业导师’的‘讲师团’,还邀请优秀青年骨干畅谈成长心得。”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郁敏霞介绍,每次开课,她们都会精心讨论培训内容,重点加强安全生产、思想道德、形势任务、党风廉政等方面的教育,时间也从原来的半小时增加到1周。通过“开学第一课”让青年员工了解公司要求,掌握必备知识,树立规矩意识和荣誉意识,激发从业热情。

据统计,“开学第一课”已累计授课200多个课时,共有68名青年员工接受了“洗礼”。


开启“2+N”导师新模式

一岗多能,技不压身,这既是青年员工的个人意愿,也是海门区供电公司寄予他们的厚望。为加强后备人才储备,促使青工快速成才,该公司挑选出一批业务精、经验足、责任强的员工,组建成一支以班长、高级技师、专家为主体的“导师团”,以“一带一”的方式分别与公司新分配来的青工结成师徒对子。

“结合专业融合和自身发展需要,前十年培养阶段中,我们推行‘双导师制’,即职业导师做指引、技能师傅传技艺。”郁敏霞介绍,在此基础上,根据新员工的兴趣爱好和愿望,创造性地设计推出“2+N”导师培训新模式,即在职业规划导师和技能师傅这个“主业”导师的基础上,为有兴趣的青工配备“副业”导师,以此进一步挖掘新员工的潜在才能,让其在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外,学习新专业、掌握新技能。目前,该公司近十年入职的68名青工中,已有39名同时配置了“主业”和“副业”导师。

青年员工唐天笑于2015年入职,专业是变电二次检修,平日里谦虚好学特别能吃苦,除了向“主业”导师施镭学习继电保护专业外,对其它专业也表现出浓厚兴趣。为此,该公司根据他的个人意愿,先后安排检修专家江辉、安全专家张炳辉等对唐天笑的“副业”潜力进行测试。通过“双向选择”后,两位专家都收下了唐天笑这个徒弟。2016年,唐天笑代表国网江苏电力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安规调考,不仅斩获个人第一名、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调考优秀个人,而且整个团队夺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2017年,他作为非专业选手参加国网南通供电公司举办的变电检修专业技能比武,一举夺魁。

该公司设备管理部青工侯丽钢的“主业”是安全生产专职,同时“兼职”公司创新攻关团队“副业”。2017年以来,在“副业”导师汤向华的带领下,他不断深学耕耘,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技术论文12篇,申请国家专利4项。他主创的多项QC课题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本人也在2020年获得海门区和江苏省的企业“创新达人”称号。

张旭的父亲张卫星是海门区供电公司的一名老员工,担任不停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班班长。长期的家庭熏陶,让张旭对不停电作业发生了浓厚兴趣。2016年,大学毕业后的张旭应聘到该公司,被安排到配电运检岗位。“2+N”导师培训新模式开启后,他“名正言顺”地认了自己的父亲为“副业”导师。在经营好“主业”的同时,他的“副业”也突飞猛进。2019年,张旭代表该公司参加南通市职工技能竞赛,获得带电作业专业团体第一、个人第二的好成绩,并获评南通市技术能手。

在“2+N”导师培训新模式下,一批像唐天笑、侯丽钢、张旭一样的青年员工正在海门区供电公司快速成长成才。据郁敏霞介绍,每当公司有重大活动,还会专门组织有意愿的一线青工参与组织服务工作,通过职能部门负责人“手把手”传授,锻炼提升他们的协调管理能力。目前,该公司近十年入职的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中已有11人走上管理岗位,其中4人成为中层管理人员。(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