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日记|带着点遗憾,告别拉萨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为了全方位展示国网江苏电力的援藏工作,国网江苏电力在今年5月份启动援藏专题纪录片拍摄,选派苏电传媒记者赴藏开展采访摄制工作。目前,纪录片《世界屋脊的光明记忆》已经在新华社全球连线栏目播出,记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整个创作过程。
6月3日至5日
从3号到5号,我和周建军的团队一起,根据脚本的内容继续打磨拍摄。每天的节奏几乎相同,上午9点至12点,到周建军家里看前一天的视频素材,进一步打磨脚本,下午继续带着颜书记到拉萨各处拍摄镜头,为了拍到拉萨的夜景(拉萨天黑一般在9点半左右),我们每天都要拍到晚上10点之后才能回去。
在3天的拍摄过程中,有这么几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就是周建军和他的团队。可能是我第一次接触视频拍摄与制作,在拍中学、在学中干,是我这几天收获最大的。周总就不用说了,为了把一个镜头抓拍好,恨不得待在一个定点一小时;有时因为颜书记的一个动作或者表情不合理,他也能对着颜书记“面红耳赤”地嫌弃,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摄影记者的职业操守与情怀。周建军手下还有个拍摄小哥叫巴尔单,藏族小伙,和我同龄,家在四川阿坝,在几天的拍摄中,他给我讲了不少关于自己的故事,他从小就在内地读书,16岁北漂求学,回家为了省钱,他坐过2天2夜的硬座火车;为了多挣点钱,在我们拍摄过程中,周六上午整休的功夫,他还在外面接了个拍摄单子。每天拍摄勤勤恳恳,在高原上第一个冲到山坡上给颜书记做示范,单反相机一扛就是几个小时也没喊过累。用周总的话说,他是藏族小牦牛,高原就是他的大舞台。有一天在车上聊到摄影,八尔单告诉我,他大学学的不是摄影,但自己喜欢,后来就从事这一行了。八尔单有个同学是个“富二代”,大学学舞蹈,光一学期的学费就几十万,聊到这位同学+朋友,巴尔单说,“我其实并不羡慕他家里有钱,我觉得我现在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它能养活我快乐生活,这就够了!”其实,在周总的团队里,个个都是为了拍摄、为了片子,可以不惜时间成本精雕细琢的人,周总的团队俨然像个大家庭,周总的家就是他们的家,每天和周总的家人一起吃饭、工作,有事一起扛的感觉太棒了。
第二个细节就是颜书记的执着。从2号开始正式进入脚本拍摄,其实颜书记从来就没有在镜头面前表现过,能看出来一开始的颜书记紧张的表情、紧绷的动作,一切看起来都是非常的不自然。其实以颜书记的资历,他完全可以不做他自己觉得别扭的事情,但颜书记从来没有抱怨过。每次我们对他提出了委婉的建议或是直接的不满,他都是一副尴尬的笑脸,“哎呀,我一个老头子了,真不会演戏!周总、小李,你们教教我怎么做,你们怎么教,我就怎么做,多来几遍没问题的!”每次在拍摄现场听到颜书记的这一席话,我都觉得他像是个父辈在包容着我们的不满与无奈,也像个孩子一样听话又无助,更像是个江苏电力人,事事都要争先,直到做到大家满意为止。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孙子的语音流泪、一次又一次地穿着厚重的胶鞋在炎炎烈日下踱步、一声又一声铿锵有力的呐喊,颜书记仿佛在拍摄过程中,诉说着23年前的他是如何带着用电部的同事们创造一个又一个“老颜奇迹”的故事。
第三个细节比较有意思,是拍摄最后一天的一场雨。在刚拍摄的时候,周总就跟我说了他的想法,他想让颜书记“演一场雨戏”。周总为了这场“雨戏”,特地准备了高射喷雾器,拍摄最后一天,我们带着这个神器往达孜县出发。说来也巧,就是最后一天最后一场“雨戏”,老天爷帮忙了。我们刚到达孜,把摄像器材卸下,高原开始下起了阵雨,这是我们来的这20天拉萨下的第一场雨。一边是明媚的阳光,一边是急促的骤雨,周总他们赶忙在雨中架好机器,我也抓紧帮颜书记换好工装、安全帽、胶鞋,颜书记在大雨中漫步,周总在雨伞下记录,冥冥之中,仿佛高原的天空也来帮我们完成这个作品。

6月6日、7日
拍摄任务到6号基本就结束了,原计划我是准备把视频作品剪辑出来后再离开的,但是因为硕士论文答辩,我和颜书记不得不在拍摄一结束就要返程。近20天,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老师,也让我人生第一次高原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有人说,人一辈子要来两次西藏,一次把心留在这里,一次把心带走。颜书记23年后再回西藏,见了很多当年的老同事、老朋友,看了自己的老单位、老阵地,看得出来他没什么遗憾了,去机场的路上,他伴着车上的藏族歌曲一路哼着曲儿,很开心。临行前,我问颜书记,“还想为西藏留下点什么?”颜书记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想让我的儿子再来援藏!”
我的第一次西藏行,因为有了血气方刚的颜书记,西藏“老炮儿”蒋族、任小林,精益求精的周总,“藏族小牦牛”八尔单,还有一群执着的新援藏人,让我把心留在了这里,这20天,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也让我更加真实立体地认识了一个社会主义新西藏和“藏汉一家亲”的永恒情谊。下次再来西藏,我希望能把这些光明记忆像颜书记一样再找回来。
带着点遗憾告别拉萨,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