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见真情——扬州抗疫中的电力身影-东台报业网

疫情之下见真情——扬州抗疫中的电力身影

来源:管诗佳 林华鹏     点击数:591     日期:2021-08-19 10:36:28
8月17日,扬州主城区重点地区开展第十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全城疫情防控已进入最吃紧、最关键的时刻。▲8月17日,扬州供电公司出动40辆工程车,奔赴全市多处服务防疫消杀。(图源:新华日报)广大电力员工与扬州人民同心战疫,呼吸与共。截至8月17日,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累计投入6093人次,调动电力保障车

8月17日,扬州主城区重点地区开展第十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全城疫情防控已进入最吃紧、最关键的时刻。

▲8月17日,扬州供电公司出动40辆工程车,奔赴全市多处服务防疫消杀。(图源:新华日报)

广大电力员工与扬州人民同心战疫,呼吸与共。截至8月17日,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累计投入6093人次,调动电力保障车辆2507辆次,抢修用户故障297项,服务659个临时核酸采样点、131个疫情防控值守点用电,组建16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信心和力量。

星 夜 逆 行 多 “ 波 折 ”

邗江路封路,扬子江路封路,再换条路试试……车里虽然开着空调,但是扬州供电公司高压用检班班长王旭的额前全是汗,现在已是深夜21点15分,距他接到求助电话已经过去了将近2个小时。

8月14日19点30分,正在居家值班的王旭接到邗江区施桥隔离点负责人蒋辉的电话:该隔离点有3栋宿舍突然停电了。“已经确认是内部故障,但无法自行处理,也找不到人来修,请你帮帮忙!”电话那头,蒋辉心急如焚。

停电的3栋楼内容纳300余人,根据政府疫情防控安排,当晚就要全部转移至盐城隔离安置。眼下这批人员正在收拾行李,如不及时恢复供电,将无法在政府要求的24小时内完成转移。

虽不属于供电抢修范围,但群众所求,必有所应,王旭立即驾车出发。可刚到自家小区门口,他就被拦住了。原来,由于近期疫情防控升级,自己的出入证失效了。

不能掉链子!王旭定了定神,立即打电话向上级汇报,并联系区防疫指挥部,协调办理通行手续。为争取时间,他联系了隔离点周边一家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请他们协助处理。

▲扬州高邮供电公司为秦邮实验小学核酸检测采样点更换节能灯

20点50分,王旭终于出了小区大门。没想到,又一道“拦路虎”横亘在前。受疫情影响,扬州大部分主干道封路。王旭只能选择绕路。21点40分,他终于赶到了施桥隔离点。原本20多分钟的路程,他开了近1小时。

经过勘查,王旭确认是用户进线隔离柜开关故障,随即给出抢修方案。22点30分,王旭此前联系的施工单位抵达,大家立即投入抢修。

“送电!”8月15日零点,随着王旭一声指令,黑暗中的3栋宿舍楼灯火重明。为确保万无一失,王旭等人一直守到凌晨1点才离开。

父 子 并 肩 驻 “ 疫 ” 线

“您好,请扫一下行程码和健康码,出示您的出门证、核酸检测证明。”8月16日21点30分,又是杨少华当值的一晚。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便自觉打起了“两份工”。

今年53岁的杨少华,是扬州供电公司维扬供电所的一名台区经理,平时为人热心。7月28日,扬州主城区启动第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部分小区实行封控管理。杨少华接到单位通知,即日起居家值班,随时待命。想到疫情形势严峻,社区可能人手不足,他当天就主动报名,申请参与志愿服务。

白天,杨少华是抗疫保电的“逆行者”,随时接受紧急任务,穿梭在村头田间、大街小巷,为临时核酸检测采样点接线送电。晚上,他是社区卡口的“把门人”,严格管控人员进出。由于白天要外出工作,杨少华的志愿服务只能选在两个时段:晚间8点到零点、或零点到次日早上6点。

20多个昼夜里,他一天不落,先后服务4个临时核酸采样点接电,处理了23户居民故障,登记了260余人次出入。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父亲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儿子杨新宇。虽然岗位不同,父子二人都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杨少华(左)、杨新宇(右)父子

刚登记完6层楼的隔离人员体温,杨新宇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准备休息片刻,突然电话铃声大作,挂下电话,他再次全副武装,飞身上楼……

供职于平山乡经发局的杨新宇,是丁魏社区的一名网格员。目前,他正在一家集中隔离点酒店驻点封闭,负责信息排查上报、垃圾清运协调、人员接驳登记等工作。浸湿的汗水、匆忙的脚步,就是他日常的工作节奏。

“做好防护措施,打完这一仗,咱们早日相聚!”疫情发生后,杨少华父子已有20天未见面,两人平时在微信里互报平安,彼此加油鼓劲。

“ 跨 界 ” 接 力 助 农 户

8月5日16时43分,一辆载装4吨螃蟹饲料的卡车通过封控路段,开到高邮市临泽镇营西村的塘口,解决了养殖户李兵的“断粮”之急。李兵说,这要感谢供电公司“牵线”社会各界接力相助。

“疫情严重,塘口进出道路被封死,家里的几百亩蟹塘都断粮了……”8月4日上午,扬州高邮微博网友“NANACO奈奈可”的求助贴一经发出,就引来200多名网友评论。

根据这条微博,当地媒体辗转联系到了养殖户李兵,发帖人正是他的侄女。“我们这里有20多家养殖户、3000多亩蟹塘,饲料要是再运不进来,一年心血就要白费了!”李兵焦急求助。

事有凑巧。当天下午,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艳也看到了求助贴,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养殖户。她立即联系了媒体记者作为“中间人”,并建立了一个临时微信群,将平时负责与高邮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工作的员工董树拉入,便于商定办法和实时沟通。

经过多次电话联系,董树了解到,李兵所说的“封路”位置处于G233国道和界首中心干渠交界处。“我的塘口在临泽镇,不知找谁对接。”带着李兵的疑惑,董树通过高邮市农业农村局,联系上了临泽镇农业助理邹国章,请他帮助解决。

在董树等人的协调下,当晚,邹国章通过微信联系上了李兵。在邹国章的指导下,李兵次日就完成了申请流程,拿到了通行证。“首批从东台运来的螃蟹饲料,足够我家300亩蟹塘一周的供应量。”事情解决得这样顺利,让他喜出望外。

“感谢供电公司的‘牵线’,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李兵说。此后,在各方协力下,与李兵同村的20多家养殖户也相继解决了“断粮”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