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 苏电风华】丹心铸魂 碧苑育人
—— 单位名片 ——————
中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委员会党校(以下简称党校)、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管培中心)于2001年7月挂牌成立,前身是江苏省电业职工疗养院,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直属培训单位。下设3个职能部室、5个业务支撑与实施机构。现有全民员工总数63人。
近年来,党校、管培中心年平均培训量超8万人天、年平均体检人次超2万人,培训项目数、培训人天数、培训质量和综合服务满意率稳步提升。2020年,党校、管培中心完成培训办班328期22.07万人天,培训承载量同比增长228%;完成57批次、20540人次的健康体检任务,实现开拓外部体检市场“零突破”。党校、管培中心全面落实公司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着力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重要作用,先后荣获“国内一流企业党校示范单位”“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国网公司先进集体、省公司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巍巍青山埋忠骨,无锡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先烈。惠山北麓,革命烈士陵园内,“为国牺牲人民英雄纪念塔”巍然耸立在广场上,205位烈士的光辉业绩化成一座座丰碑,在惠山脚下闪烁着永恒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来瞻仰。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无锡这座历史名城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走到了今天,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苏南模式的典范。漫漫历史长河,这座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变的始终是那延绵不绝的红色基因。无锡太湖之畔,龙山脚下,坐落于此的党校、管培中心历经近40年发展,始终不断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为国网江苏电力谱写着催人奋进的红色乐章。
改革开放立潮头 荒山披绿创新业
1978年冬天,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电力建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由于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许多老职工患上了职业病,却因为地方疗养院病床有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1982年春,江苏省电力工业局决定在太湖之滨杨湾建设电业职工疗养院。这片昔日的荒郊野岭,迎来了它的新生。
1985年6月刚刚竣工的电业职工疗养院
受制于自然条件和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建设者们面临着繁多困难。此时扛起建设重任的,是一批年近50岁的老党员,他们亲自上阵,撸起袖子带领着创业者们一起披荆斩棘、开路建房。高大挺拔的水杉树,直指云天,将曾经一穷二白的荒山装点成了电业人休息滋养的家园。
水杉这一树种适应性强,对环境不挑剔,更重要的是它的树形好,即便是单棵,它的枝条也从不旁逸斜出。如果是成排成行,它们更是同心协力地向上生长。水杉的这一本能,象征着杨湾人不待扬鞭自奋起的精神潜质,深深地扎根于一代又一代职工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在党性教育、管理培训和健康体检事业的土壤,成为创业时代的鲜活象征。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第一代创业者们攻下了建设中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堡垒。1985年10月5日,江苏省电业职工疗养院正式开院,电力系统职业病和慢性疾病职工有了康复疗养之地。为了吸引更多的患者来疗养,这群建设者们又拿着仅有的经费,不畏艰辛远赴千里,到各地拓展业务。
1991年,疗养院开始接待电力职工Ⅰ期矽肺疗养员,并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指定为全国电力系统Ⅰ期矽肺病患者的疗养点。作为尘肺疗养防治的先行者,江苏省电业职工疗养院紧扣时代脉搏,自觉承担起国家发展、社会及行业所赋予的责任,攻克尘肺职业病防治的难关,取得了全国电力系统尘肺疗养第二名的成绩。
世纪钟声奏新曲 碧苑之中谱丹心
新世纪的钟声刚刚飘落,疗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01年7月23日,国网江苏电力党校、高培中心在疗养院挂牌成立。自此,党校、高培中心、疗养院“三位一体”功能定位正式确立,揭开新世纪新发展的新篇章。
随着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学员们陆续走出了教室。大家最喜欢的,就是走进碧苑的竹林。或漫步在林间小道交流学习体会,或徜徉于风吹影动的小湖池畔放松心情,或驻足与茁壮挺拔的竹林合影留念。正直向上的春竹,在杨湾人心中,既寓意着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也蕴含着团结向上的不懈追求。
在高培中心举办的江苏电力系统2003年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班
在这种品格的引领下,党校、高培中心的各项业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处级班、青干班、骨干班、各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同步开展,上海医疗专家团队、重大疾病跟踪随访提高了健康体检美誉度,“用心、尽心、齐心”的特色优质服务品牌得到了系统内外的肯定与称赞。
随着党校、高培中心业务的飞速发展,医疗队伍也面临转型的需要。2003年10月13日,“江苏省电力职工(无锡)健康服务中心”成立。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疗养院开启了体检业务,也为这里提供了求生存、谋发展的渠道。
2004年,高培中心建成了教育楼和体疗中心。教育楼配备了先进多媒体教育设备,为学员提供了先进的教育场所;室内游泳、保龄球等多种体疗设施设备为学员体育锻炼创造了条件。
如今管培中心俯瞰图
期间,高培中心对培训理念、内容和形式都进行了探索,论坛、思辩沙龙、户外拓展,还有框架式、跟进式课程设计等融为一体的培训方式开创了培训工作的新模式,形成江苏电力培训工作的“江苏特色”,打造出培训工作的江苏品牌。
2013年7月,苏电大学管理学院落户高培中心;2016年3月,高培中心更名为管培中心。
矢志砥砺新时代 奋力再建新功业
跨入新时代,杨湾人不断汲取着天地间的养分进行着自我革新,以宽广的视野与先进接轨,以长远的眼光拥抱前沿技术,以开拓的思维打破传统桎梏。
围绕服务省公司党的建设与服务省公司各级领导人员队伍建设两条主线,党校积极调整升级业务结构,落实“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助推省公司战略布局落地,实现党校、管培中心发展高质量和员工队伍职业价值追求。2017年,国网系统党校工作座谈会在国网党校召开。党校、管培中心第一时间制定完成《“党校姓党·旗帜领航”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主阵地、制高点、智力库”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转型提质,构建“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从严治校”五位一体办学模式,获评“国内一流企业党校示范单位”“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等荣誉。
2020年7月1日启用的党建综合实训中心
现如今,党校、管培中心的发展已经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党建研究、培训开发、健康体检等工作齐头并进;党建综合实训中心、智慧校园、数字教室等建设全面开花;后勤保障、职工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多点发力,实现全要素保障,以全新的面貌更好地阔步迈向“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实现打造国网系统理论教育、管理培训“江苏样板”这一目标。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建党100周年,是落实省公司“当表率、做示范”战略蓝图的开局之年,也是党校在无锡建校的第20个年头。技术在进步,理念在发展,但是杨湾人也一刻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不断的自我蜕变中砥砺初心、体悟使命。
如今党校入口处
今年,党校、管培中心加强培训内容“选修+必修”、培训形式“线上+线下”、培训课程“研学+研讨”相结合,策划实施了6期党史学习教育暨领导人员培训班,首次形成培训赋能和体检服务两大分析报告。在国网系统率先走进华为办培,举办了两期产业班、一期人资专业班,产生很好的效应。引入焦点呈现法、具体案例教学法等新式教法,打造“星空”、“周末”等十大特色课堂,助升主营业务增长。开展百千万“丹心行动”,创设“水幕党徽”,设置6处红色打卡点,增加VR党史教育微课,布局红色艺术宣传品,推出文创产品积分兑换,组织万名党员“进党校、学党史、强党性”,做实做优党校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功能。邀请金一南、施芝鸿、李忠杰等一批权威专家学者授课,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方美芳、全国劳模何光华等先进典型现身培训教学课堂,提高“名师名课”建设的品牌水平。以优质资源和精品课程开拓培训市场,承办国网重庆公司、南瑞集团等外委培训400人天。
回首过去,党校、管培中心发展变化的不平凡历程,正是伟大建党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的生动实践。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红色的旗帜与绿色的校园交相辉映,丹心铸魂、碧苑育人,党校、管培中心将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把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争先领先率先、务实创新奋进”的苏电精神相结合,始终坚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与时俱进提升“知信行”“名特优”“高品质”和“智慧型”的成果成效,始终坚持真情热情激情奋斗不动摇,力争新一轮发展争先领先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