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战役 壮士凯旋
8月1日15时18分,
国网江苏电力驰援河南抢险队伍
最后一批25名留守人员
在完成资料收集、方案移交等收尾工作后,
在郑州市民的欢送中踏上返程。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7月19日起,河南郑州遭受持续强降雨,发生严重内涝,400余个小区失电,防汛抢险保供电形势严峻。国网江苏电力坚定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对防汛抢险保供电工作的部署,迅速开展驰援郑州工作。国网江苏电力设备部、营销部、安监部迅速组织12家地市公司700余名干部员工、27辆发电车、148辆抢修车火速赶赴前线,物资部组织相关地市公司、物资公司、安方公司开展抢修物资调配,连夜紧急调配100台配电变压器开赴郑州,是国网系统首批运抵河南的救援物资。
经过10多个日夜的奋战,7月30日,国网江苏电力完成全部抢修保电任务,以最快速度为河南郑州43个小区3万余户居民恢复供电。
在这场抢险保供电战役中,驰援郑州的苏电铁军用实际行动勾画出了“苏豫一家亲、齐心保供电”的亮丽风景线,谱写了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壮丽之歌——
这里有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灾情发生以来,援郑抢险保供电队伍在到达郑州后,第一时间成立了12家地市公司临时党支部和综合保障临时党支部。13个临时党支部,就是13个坚强战斗堡垒。国网江苏电力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持续奋战在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特别能奉献,是苏电党员的责任担当。郑州市夏庄小区34号楼一单元电缆发生了接地故障,绝缘电阻不达标,达不到送电条件,电缆单相接地的位置一时无法确定。“支部临时,作用不临时”,国网淮安供电公司抢修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王成林发出铿锵誓言。支部党员迅速集结,经过8小时的连续作战,已经4天没电的34号楼居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光明。
特别能吃苦,是苏电党员的真实写照。7月20日16时许,“高校园二配”配电站因故障停电,直接影响了周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4所高校3万余师生用电。站内20面开关柜全部受损,11路电缆进出线也有部分损坏,需全部换新。开关柜重达几百斤,在高度仅有3.5米、空间不足80平米的配电房内,吊车无法派上用场。“扛也要把他扛进去,党员跟我上!”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抢修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李石带领支部8名党员,用双手推、人力扛,用撬棍撬,将损坏的开关柜抬出,再将新开关柜抬进配电站,圆满完成了抢修任务。
特别能战斗,是苏电党员的拼搏作风。锦雍西花园小区是常州公司接到的电力设备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小区之一,配电房内设备浸水超过三天,4个配电变压器、12个高压开关柜以及众多低压开关和电缆全部损坏,更换工作在往常需要10天。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抢修队临时党支部5名党员发扬“三头精神”,马不停蹄地展开配电房清淤、旧设备拆除、临时电缆敷设、电气试验等工作,历经52小时,为锦雍西花园小区成功送电。
这里有一支战力爆表的电网铁军
灾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责任。来自12家地市供电公司的700余名干部员工闻风而动、向险而行、连夜奋战,以一流的素质、一流的措施、一流的作风,全力以赴克服抢修环境恶劣、设备状况复杂等超乎寻常的困难,不负百姓期盼,与时间赛跑,奋力夺取支援河南防汛抢险保供电的全面胜利。
面对用户的期盼,他们不送电就不下战场。郑州市安和文苑小区中置柜母线仓内柜间穿柜套管、支柱绝缘子、上触头盒整体受潮严重。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抢修队动用周边所有设备加紧烘干,战斗至次日凌晨。面对绝缘件在耐压试验中出现放电现象,需要全部更换的情形,队员们顾不上此时已是凌晨5时,紧急联系厂家调拨备品备件。17个小时后,紧急运达的新设备耐压试验终于成功,小区恢复供电。
面对用户的期盼,他们不顾恶劣条件的侵扰。国网镇江供电公司负责抢修的郑州市路劲河畔明珠小区配电房积水深度高达2米。抢修队紧急调来大功率抽水泵抽水,耗时4小时才抽尽积水。抢修队员们蜷缩在密不透风的配电房内,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对被水浸泡的电缆及低压柜进行试验检测。连续奋战7小时后,小区顺利通电。
面对用户的期盼,他们持续接力临危不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电力系统瘫痪后接入了应急发电车维持供电。发电车依靠柴油发电,需要3小时加一次油,而油罐车无法驶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抢修队队员瞿中华等人驱车几十公里,辗转几十家商店,搜集到16个油桶,通过油桶将柴油注入发电车,确保了发电车的连续供电,并坚持到供电设施抢修完毕送电成功。
这里有一路默默无闻的保障队伍
本次驰援郑州抢修工作中,有一支应援保障队伍,默默守护着抢修一线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有的始终奋斗在抢修现场,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国网江苏电力支援郑州抢修队伍的动人风采。有的与时间赛跑,为供电抢修提供物资和后勤保障。他们用专业,筑牢了援豫抢修的“大后方”。
灾情发生后,12个地市供电公司迅速派出22名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奔赴一线。7月21日中午,国网宿迁供电公司作为国网江苏电力首批驰援河南的队伍奔赴郑州,该公司新闻宣传员吴迪是队伍里唯一的随行通讯员。由于暴雨,郑州当地的通讯基站损毁严重,有些片区成为“信息孤岛”。他克服困难,坚持与国网江苏电力宣传部保持联系,将大量新闻素材传送至后方,作品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新媒体客户端,国家电网报、亮报、电网头条等各级媒体。
从抵达现场的那一刻起,新闻工作者们充分践行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从抢修现场到幕后故事,捕捉到了大量真实、鲜活、感人的新闻线索,及时向外界传递出了苏电声音,结出累累硕果。截止7月30日,国网江苏电力系统在央视新闻联播、国家电网公司要闻栏目等平台累计发稿共计176篇。
你在前方作战,我在后方支援。受国网江苏电力委托,国网徐州供电公司承担了前方指挥部的职责。该公司积极协调住宿、饮食、停车等酒店场所,为抢修人员赴郑中转提供休整后勤保障,为抢修队伍筹备防暑、防疫、防蚊等后勤保障品。在了解到郑州受灾小区配电室存在大量有害气体的情况后,徐州公司紧急采购正压呼吸器、有害气体检测仪和部分通风设备,运往援豫一线,紧急配送了600瓶消毒液(片)、50个喷壶消毒液、喷壶,助力驻地消杀。
国网江苏电力的应急物资跨省调拨,也解了河南当地抢修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自7月21日起,物资部紧急向河南电力调拨变压器等在库物资,组织安方公司等产业单位供应包括开关柜、配电箱、断路器在内的1641台套物资,合计调拨供应物资金额5341.41万元,既是本次应急供应中跨省调拨抢险物资第一家到货单位,也是统筹调拨物资最多单位,有力保障了抢险救灾恢复供电工作开展。
这里有一群素未谋面的乡里乡亲
苏豫人同心,齐力复光明。郑州的父老乡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国网江苏电力驰援河南抢险保供电队伍的感谢,诠释了“灾害无情人有情”“苏豫一家亲”的人间大爱和兄弟情义。
百姓的感谢,体现在了众人拾柴的合力中。河南郑州市尚景锦园小区因为暴雨已断电断水近7天。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抢修队计划将1600米的电缆由人力拖拽至到9栋楼。小区内的20多名居民闻讯赶来,与34名抢修队员们联合组成了电缆敷设“临时小分队”。在一位居民的号子声中,在安监员的监护下,他们互相配合,踏着污泥,一滑一拐地扛起电缆向小区楼栋拖,终于合力将重达9.6吨的电缆成功拖至9栋楼前。
百姓的感谢,融化在了简单暖心的只言片语中。“我也是江苏人,咱们老乡,没地方住就来我家!”7月23日,在郑州市海马公园小区,一位小区居民眼里含着泪花对正在抢修作业的国网南通供电公司抢修队员们说。该小区配电房失电,水泵停运,3万多居民无法用水。当天,南通公司抢修队紧急奔赴该小区,制订了临时送电方案,并解决了水泵反转难题,成功恢复水泵抽水功能。
“结束三天没电没网的日子,简单普通又弥足珍贵的生活回来啦。感谢泰州供电公司送来的‘金泰阳’!”7月23日,一位郑州网友在微博发文,向鏖战12小时恢复小区供电的国网泰州供电公司抢修队表示感谢。
百姓的感谢,刻画在了嘘寒问暖的实际行动中。“兄弟,先休息一下,吃碗面再干也不迟!”国网盐城供电公司抢修队接到现场指挥部安排,使用应急发电车给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抽水泵供电。队员们连夜勘察周围情况,又和院方详细了解了医院用电状况,确保白天供电不留隐患。当地的热心企业见队员们“连轴转”,在电源车旁架起锅炉,给工作人员提供热汤烩面。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大型充电宝”成了“大型充电饱”。
担当作为迎难上,不辱使命凯旋归。7月30日,在郑州这座历经灾难创伤又重新拥抱光明的城市街道上,迎来新生活的当地百姓们挥舞红旗、振臂欢呼,怀着满腔感激和热情,夹道欢送国网江苏电力援郑抢险保供电队伍。在这场与自然抗争、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较劲的大灾考验中,我们的出征勇士们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动人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