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力援郑记者手记⑤:不怕热,是因为心里凉快
7月26日,来郑州的第4天,可能也是最热的一天。
今天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商都嘉园穆庄小区,有一位在这里住了40多年的四川大哥介绍说,他们穆庄小区就在东风渠下面,当时水灌进来时候,大家都没反应过来。
在我们抢修队员今天工作的配电房里,墙上依旧留着洪水肆虐过后的水印,而盖板下的电缆沟里,足有一人深的积水。

7月20日下午,暴雨突袭,郑州很快成了一座“水城”。穆庄小区围墙外面停满“四仰八叉”晾晒或是无人问津的汽车、地面的淤泥在烈日的暴晒下翻卷起来,柏油马路宛如龟裂的河床。

午饭后短暂休息期间,救援队里的“大个”说,这水都快漫到我头顶了。我看着他那黝黑的脸颊,递了根烟过去,饭后抽根烟,歇会。他接过烟问我,你不抽烟带烟干啥?我“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后勤宣传保障组的。烟抽到一半,我问他热不热?他点了点头。

说到热,今天抢修队开工会前,安全督察验收组的“电缆专家”龚班长背后已经湿了一大片。龚班长的确是出了名的“电缆专家”,他用耳朵都能听出来电缆故障。今天下午我们聊到了如何把电缆专业做好的话题,他说了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热爱,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传承的是一种精神;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

下午2时,室外气温已经达到33℃。烈日暴晒下,配电房里稍微凉快一些。抢修队带来的水都成了温白开,于是我请驾驶员师傅开着车去买冰过的水。他回来的时候说了句,人家看到“苏”字头的车,就只收一半的钱。
透心凉,这水,中!有人学起了河南话。
下午4时许,一个外卖小哥将电动车停在路旁,大声喊了句,帮个忙,搬一下。抢修队员赶忙去搭了把手。
“这是点给你们的。”说完他就骑着电动车忙着去送下一单。
100杯,蜜雪冰城。

这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了。
通过手机号码,我找到了这位姓韩的小区居民,给她发了信息,向她表达了我们的感谢。她说:“您们也注意休息,如果有需要协助的工作,我们可以招募小区志愿者。”

穆庄小区是郑州的重灾区,听四川那个大哥说小区地下车库里淹了1000多台车。抢修任务艰巨,配电房的电缆沟里的水,抽了一天都没抽完。好在地面上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抢修队员将浸过水的设备全部搬到太阳下晾晒,清理完表面的污秽后再清理柜体本身,然后再进行安装试验。

一切都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地进行……

27日凌晨2时49分,从白天鏖战到凌晨,郑州市清雅苑小区全部临时供电任务全部顺利完成。这两天,我们援郑队伍相继收到了小区业主和区防汛救灾指挥部赠送的锦旗。锦旗,这是认可,也是动力。



26日晚上9时28分,奋战在商都嘉园穆庄的抢修队员顺利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临走前,我们将电力抢险指挥部高温慰问物品中的一袋西瓜分给周围的居民,他们不肯要,我们就说,请接受来自江苏人民的心意。
还没出小区的大门,有居民问我们:“你们明天还来不?”
“来!”(苏电传媒记者 罗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