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苏电速度”-东台报业网

风雨中的“苏电速度”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847     日期:2021-07-26 10:01:11
河南发生暴雨极端天气后,国网江苏电力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调配下,组织支援力量奔赴郑州,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复电工作。截至25日,国网江苏电力6批701人(其中抢修人员481人)、应急发电车27台、各类抢修车辆140辆及后勤、抢修等物资装备已于23日22时全部抵达郑州。目前已完成政府机关、消防队、紧急医疗

河南发生暴雨极端天气后,国网江苏电力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调配下,组织支援力量奔赴郑州,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复电工作。截至25日,国网江苏电力6批701人(其中抢修人员481人)、应急发电车27台、各类抢修车辆140辆及后勤、抢修等物资装备已于23日22时全部抵达郑州。目前已完成政府机关、消防队、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等7家重点保电单位在内的20处供电恢复,为14789户居民恢复正常用电。

在河南当地,国网江苏电力赴河南支援人员发扬“争先领先率先、务实创新奋进”的苏电精神,在艰巨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勇担重责,用火热的干事创业热情、快速响应的“苏电速度”,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用真情和责任点亮了郑州百姓的万家灯火,解除了当地恢复生产生活的用电之急,收获了当地百姓的频频“点赞”。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

救灾抢险“兄弟连”

7月25日,在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旁的树丛间,一队“新”认识的“兄弟连”,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旁一个面积不到80平、高度只有3米左右的狭小配电房里,完成着此次灾后电力抢修最艰难的任务。他们是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第二批援豫抢修突击队。

 

郑州在经历暴雨洗礼后,换成了炎炎烈日下的持续高温。而在高校旁的树丛间,这间不起眼的“高校园二配”站所却牵连着一个巨大的供电范围。站内设备涉涝灾受损及其严重,站所供电全停,主要涉及周边四所停电高校,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所高校的家属区就有2412户全停。

然而,突击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站所内20面老旧开关柜设备基本全部受损,无法使用,要想快速复电必须全部更换。在不足80平米的狭小空间内,在站所周边大树密布的情况下,在天气及其闷热的条件下,每个开关柜重达大几百斤,需要七八个人同时配合,转移难度极大,部分角度甚至柜体无法转弯,这是一项极具“分量”的工作。

从24日中午到深夜,他们在烈日下闷热的树丛间来回奔走,紧张地想着抢修对策和方案,一遍遍做着受损柜体的各项电气试验,在闷热的小空间一待就是近十个小时。

“没有办法使用吊车直接吊出去怎么办?我们用双手推、用人力扛、用撬棍撬,把旧的抬走,把新的抬进去。”25日清晨,工作组在讨论决定后,组织全体突击队员上。整整13个小时!自25日早上7:30左右开始,至晚10:30,他们把新的开关柜全部替换到位。

7月25日,这群“新”认识的“兄弟连”深深铭记下了这个日子,在800多公里以外的郑州,在一个狭小的配电站房,在闷热的天气下,整整十几个小时,用铁一般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一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单陆伟)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

天灾无情人有情

让国网徐州供电公司援郑抢修队队员薛旭升没想到的是,7月24日他一早醒来,竟然被一封感谢信给感动了。

当天天刚亮,薛旭升收拾好抢修物资和工器具,和两位同事一起赶到他们负责的郑州市海马一号公馆小区。小区的东侧道路上停着他们开来支援的应急发电车,用于为小区水泵供电。这辆应急发电车关乎小区供水安全,是薛旭升三人的重点保护对象。

“薛师傅,你过来看,这里贴了张纸!”薛旭升正准备按照常规检查车辆,突然被同事打断了节奏。他走近一看,只见应急电源车的车头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工工整整写满了字。在车头下方,放着一袋矿泉水和可乐。

薛旭升连忙小心取下纸张,这才发现,这是一封当地市民的感谢信。

“徐州电网:今天下午看到你们的车,心里非常感动。看到你们三位坐在马路边,心里很不是滋味,想为你们做些什么,却不知做点什么。”信中这样写道,原来,薛旭升和同事们赶来支援之前,海马一号公馆小区水电全部中断,居民生活极为不便。徐州公司紧急派驻一辆应急发电车,为小区供水水泵提供电力,保障用水。薛旭升和两名同事一直坚守在发电车旁,累了就轮换休息片刻,随后再次投入工作之中。

薛旭升没想到,他们三人的举动,被当地群众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这场大暴雨,百年难得一遇。是不幸的,有人因此失去亲人、家园;也是幸运的,因为有你们在。”写信的人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只用“郑州市民雨露”在信尾落款,并送上了他的感谢与赞扬——“徐州国网,中!国家电网,中!”“雨露”还与薛旭升三位师傅定下了约定:“等天晴了,不上班了,一定要去徐州看看。”

薛旭升和两位同事目光交汇,倍受感动。

24日中午12时许,在薛旭升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海马一号公馆小区成功送电,不仅水泵供电稳定,整个小区灯光再次亮起。(丁嘉杰)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

“私人定制”的抢修服务

7月24日晚上11时,郑州市安和小区业主自发聚集到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的应急电源车前,向保电人员递上一封满是签名和手印的感谢信,并为即将结束一天工作的工作人员举行了简单的欢送仪式。

原来,6天前,郑州特大暴雨导致给安和小区供电的变电所严重积水,该小区二次供水加压泵失电,2300余户从此陷入了超过100小时的停水窘境。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常乐电共产党员服务队驰援郑州后,给小区送来了应急电源车,通过柴油发电的方式,先给小区供水加压泵通上电,让小区居民洗上了热水澡。

来到安和小区后,服务队队员们还多次向居民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暴雨过后,安和小区不少居民家里出现电路问题,在小区已经配备了应急电源的情况下,家里还是送不上电,王朝晖家就是其中之一。“一送电就跳闸,别提多着急了”,靠着仅有的一点电路知识,王朝晖自己当起了电工,“这里拆拆,那里看看,一点头绪没有,实在没办法了。”

情急之下,王朝晖找到了正在应急电源旁守护的服务队队员潘峰,请求他帮忙解决家里的跳闸问题。潘峰欣然答应,立即上门帮助检查家庭电路。经现场勘察,王朝晖家所住的一楼因为持续的暴雨,进户动力箱受了潮,必须除湿之后才能正常使用。经过电器拆解、擦拭、吹风灯一系列操作,王朝晖家的灯亮起来了。

此后,很多居民闻讯赶来,纷纷请求保电人员帮忙解决自家的用电问题。队员们妥善安排,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次前往居民家中检修。“感谢江苏的小伙子们帮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现在这种时候,想去外面找个电工真的太难了。”郑州安和小区居民罗志杰说。

不仅如此,这几天,常州公司常乐电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还主动帮助交管部门移动附近马路上的泡水车辆。“马路上横七竖八停着各种泡水车辆,只有加快清理,才能让社会秩序尽快恢复,也方便各种驰援车辆迅速到位。”服务队队员宣全方表示,人称“大力水手”的他,与交管部门工作人员一道,把30余辆泡水车辆推上了拖车。(商显俊 范磊) 

国网镇江供电公司:

星夜守光明 居民送锦旗

“我们代表小区每位业主对你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没有你们,我们小区不会这么快送上电!江苏河南一家亲!”7月25日,郑州路劲河畔明珠小区业主为国网镇江供电公司驰援河南人员送上“千里驰援河南 苏电大爱无边”的锦旗。

经过镇江公司第二组援郑共产党员服务队彻夜的抢修和值守,路劲河畔明珠小区在按要求恢复公共设施用电的基础上,恢复了居民用电。

7月22日晚20点20分,在经历710余公里的长途颠簸后,镇江公司第二组援郑共产党员服务队顺利抵达郑州。

根据公司统一调度安排,23日上午,支援队伍到达路劲河畔明珠小区,在细致勘察小区配电房积水、受损情况后,队长葛宏林、队员江凯文迅速带领抢修人员对小区第三配电室进行紧急降水清淤。

经过支援队伍4小时的紧张抢修和调试,于当天下午16时成功送电。“终于通上电了!我们已经停电3天了!”该小区物业人员兴奋不已。周围得到喜讯的小区业主也给汗流浃背的抢修队员送来了饮用水、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资,并连连致谢。

根据省公司统一派发的任务,支援队伍负责保障小区电梯及水泵房等公共设施用电,但为了更好地解决小区住户夜间的用电问题,通过与物业和住户沟通,决定开放居民用电。为了让小区居民能睡上安稳觉,支援队伍还组织了夜间值班,每两小时检查一次发电设备和用电负荷,确保设备和用电安全。开放居民用电24小时以来,各户居民用电有序,自觉服从支援队的嘱托,没有使用大功率电器,最高负荷仅为70千瓦。

24日17时,支援队伍完成了对所负责区域电力设备的第三次巡视和检查,确保发电车及地下配电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并最终将地下配电房积水的问题彻底解决。(李怡萌 陈泽 王亮)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

为断水断电4天社区送上“救命电”

 

“谢谢你们,让我们可以睡个安稳觉,吃个热乎饭!”7月24日,断水断电4天后,经过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抢险队伍的奋力抢修,夏庄社区终于盼来了久违的光明。

当天13时,扬州供电公司驰援郑州的抗灾抢险队伍赶赴夏庄社区提供应急发电作业。到了夏庄社区,队员们看到受灾区部分路段仍旧淹没在水中,不少居民还遭受着停水停电的困难。

该社区位于泄洪河流——贾鲁河旁,导致周边积水很深,小区内车库以及1楼全部被淹,已经停电停水4天。“你们能过来真的太好了,没水没电,我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辛苦你们赶紧送电。”看见扬州供电公司援助人员到来,社区居民十分激动。

抢险队员检查后发现,该社区无独立配电房,由4台箱变串联供电,受到暴雨冲击,中间的2号箱变桩头已损坏,在上方无法拆卸。队员王新辉想都没想立刻钻入仅有40厘米高的变压器下侧,2厘米、2厘米地拆,一共3个桩头,他一直坚持了10分钟才完成。

抢修中途,19时30分,郑州供电公司为队员们送来盒饭。所有队员不约而同地只拿了一份,并将多出来的盒饭送给居民。接过盒饭,一位河南本地居民操着河南话说:“我都没你叻弄吃叻,你们还给我们弄吃叻,谢谢谢谢。你们辛苦叻。”

快速解决完晚饭,队员们继续投入作业,经过近8个多小时的抢修,21点20分,该社区成功恢复供电,居民的灯终于一盏盏亮起。(管诗佳 王新辉) 

国网南通供电公司:

抢通“生命线”

“你们的发电车来了就有希望了!”7月24日11时20分,当国网南通供电公司援助河南队伍将1辆500千瓦的发电车开进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大门,该中心一位电气负责人立即迎了上去。

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7月20日,洪涝灾害导致为救援中心供电的2条10千伏电源线失电。

从20日8时至7月21日15时,连续31个小时,该中心120共呼入呼出电话9992次,受理事件1421起,派出救护车1007车次,派出急救人员4028人次,救治1100余人。

外部线路断电快4天了,为了保持救援生命线畅通,7月20日停电当天,该中心紧急启动了一台200千瓦的发电机。

“内部的发电机已经连续工作80多个小时,机组开始严重发烫,我们担心万一再出现问题,整个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就会陷入瘫痪,耽误救治重大病患救治……”该中心电气负责人告诉笔者。

7月24日上午10时50分,在主动了解到上述紧急情况后,南通供电公司救援领队蒋李乐火速调集成建、邵建文等保电人员,仅用15分钟就驾驶发电车赶赴现场。

11时22分,成建等经过对临时电源点接入现场勘察后,与孙建华、曹建华等人相互配合,从发电车电源点向客户接入端接驳电缆,并解下客户发电机电缆接头……11时35分,当发电车穿来欢快的响声时,救援中心许多工作人员围过来,全场顿时响起掌声。(朱笑天 刘佳宏 吴庆华)

国网淮安供电公司:

“决战”夏庄小区

忙完祭城小区的送电工作后,7月25日,国网淮安供电公司转战夏庄社区。

社区内的夏庄小区受灾情况似乎比清雅苑小区和祭城小区稍微严重一些,小区负一层地下室进水了,小区居民说,当时水已经漫到地面一层最后一个台阶。

参与这个小区抢修的,除了淮安公司,还有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的抢修队员。我们跟周围的居民打趣地介绍说,今天来你们小区抢修的是江苏的一个“美食组合”,名字叫——“淮扬菜”。

小区里面淤泥还没有清理干净,地面上被车轮轧过的黄泥,像极了纯度很高的奶油巧克力。

看着我们在忙着抢修小区内的箱式变电站,周围好多居民端着矮凳子过来围观,刚回小区的人会停下来驻留一会,然后“逮”个机会问我们今晚能不能来电。我们的抢修队员里,什么样身材的汉子都有,有些个子小巧的,特别适合钻进像箱式变电站、电缆沟等工作场所。身高不足一米七的徐建国就是其中一名,同事们还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大个”。他为人乐观,经常“自诩”道:“个子虽小,力气可不小哩。”

18时20分,我们抢修队负责的两台箱式变电站已经完成抢修,具备高压送电条件。跟昨天相比,今天郑州的天气清朗许多,室外温度达30度以上。满头大汗的抢修队员们趁着空闲,在树荫下稍作休息。

“截止18时30分,中压保电组圆满完成首场祭城小区保供电任务,已经连续正常供电约51小时。”中压保电组组长张冬在工作群中发来好消息,他们即将前往下一个复电点。

然而,夏庄小区34号楼楼下的这台箱式变电站还有一些“状况”:有一单元楼发生了接地故障,绝缘电阻怎么测都达不到标准。地下室还有积水,味道也刺激难闻,单相接地的位置一时难以确定。

“办法总比困难多吧,是时候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了。”作为淮安供电本次赴郑州支援的负责人、临时党支部书记王成林信心满满地说。他将救援队临时党支部党员同志召集到一起,周健、龚玉海、卢旻、李玮、朱官健、陈言洲……每一个都是在抗灾抢险中有过多次实战经验的“老兵”,在今年“4·30”南通风灾中,他们再一次历练了自己的“实战本领”。

此时,距离淮安救援队临时党支部成立还不到24小时。

团结,真的是迸发力量的源泉。讨论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请来小区电工一起配合……21时17分,随着34号楼上传来欣喜的惊叫声,已经度过四天没电生活的34号楼居民终于“来电了”。(罗佳宝)  

国网宿迁供电公司:

为郑州百姓搭建“临时充电站”

“多亏了江苏电力的支援,让我手机充上了电,给亲友报了个平安。”7月23日,郑州市民王阿姨高兴地对国网宿迁供电公司支援郑州保电工作人员张成玉说。

原来,22日下午,宿迁公司第二批支援队伍到达郑州,按照统一安排,负责为郑州郑东新区和谐小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宿迁公司投入两台应急电源车,于当天17时30分为小区恢复了用电,张成玉和队员们也没闲着,一边忙着准备物资,一边安排值守,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吃上了当天第一顿饭。

第二天上午9点多,一位女士带着孩子跑来问张成玉,是否可以给她手机充电。经过询问,张成玉了解到,虽然和谐小区具备了复电条件,但其他周边居民仍然处于无电可用状态,由于断电多日,手机没电,很多人无法与亲人联络。张成玉立即找来备用插排,接在应急发电车引出的电源上,制作了一个暖心“充电宝”。为了方便周边居民充电,张成玉还借用了物业的桌椅板凳,搬来纸箱,制作了一个简易标牌,放在在路口提醒居民可以免费充电。很快,“充电宝”前就聚集了大批市民。

王阿姨所在小区家里停水、停电多日,手机没电,无法和外地的亲友报平安。听周围邻居说江苏电力在附近搭了一个“临时充电站”,便立即赶来了。“你不用担心,我这边吃没有问题,就是停水停电。等这边稳定了,我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你……”接上插排通上电,王阿姨终于用手机联系上了亲属。

短短5个小时内,暖心“充电宝”已为郑州100多名居民提供了免费充电服务,已有30余名市民通过“暖心充电宝”与外地亲友报平安。(郭盼盼 吴迪)

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

你抗疫来我保电

7月24日晚上,连续保电一天一夜的韩震忧心忡忡,围绕着应急发电车,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电缆与社区的配电房,确保给小区抽水泵供电万无一失。

韩震来自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和其他队友来到郑州抗灾已经是第三天了。这是一支由保障班四名党员和两位驾驶员组成的先锋保电分队。第一个战场——磨李社区在他们的保障之下,已经成功恢复用电。未来华庭是他们第二个战场,这个小区的地下车库水还没有抽完,还不具备抢修送电的条件,韩震和他的队友在经过实地考察后,最后决定先给所有抽水泵供电,24小时不停机,让抢修队伍可以尽快进驻。

受灾的片区信号断断续续,韩震的手机上显示了家里孩子托班老师20多个未接电话,他顾不上老师的电话,勘察现场给出应急供电方案。直到应急发电车给水泵供上了电,韩震跑到2公里外,拨通了老师的电话,这才得知家中的孩子当天去上托班,放学时一直没有人接,妻子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他拨通妻子的电话,才得知妻子作为街道社区工作者,接到上级通知,根据疫情防控需求,需要挨个电话询问2000多户居民有南京相关行程,导致电话一直占线。直到晚上8点问询工作结束,妻子这才接到托班电话,赶去将孩子接回。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15年来,韩震退伍不退色,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危险时刻始终冲锋一线,赴汶川、抗风灾、保青奥、保高考……这一次郑州抗洪救灾,韩震也冲锋在前,是连云港公司首批驰援河南的队员。(张奥运 申甲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