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 苏电风华】为古城扬州点亮新篇章-东台报业网

【百年辉煌 苏电风华】为古城扬州点亮新篇章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351     日期:2021-07-23 16:49:16
——  单位名片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62年的扬州供电局,目前下设14个职能部室,16个业务支撑和实施机构,下辖江都区、仪征市、高邮市、宝应县4个县级供电公司。截止2020年,扬州电网形成以江都变-仪征变-高邮变“铁三角”型500千伏双环,南、中、北三片220千伏双环的坚强网架

——  单位名片 ——————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62年的扬州供电局,目前下设14个职能部室,16个业务支撑和实施机构,下辖江都区、仪征市、高邮市、宝应县4个县级供电公司。

截止2020年,扬州电网形成以江都变-仪征变-高邮变“铁三角”型500千伏双环,南、中、北三片220千伏双环的坚强网架结构。扬州公司党委下设基层党组织184个,其中党委10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168个。扬州公司连续13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网公司文明单位、国网公司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省公司文明单位标兵、扬州市“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江苏工匠”等一系列榜样典型,公司上下始终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在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进程中展现“扬州担当”。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扬州这座缱绻了2500多年时光的历史文化名城里,除了名声在外的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还坐落着一座座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

在扬州革命烈士陵园里,有着烈士披荆斩棘、不怕牺牲的奋斗豪情。在郭村保卫战纪念馆内,有着新四军挺进纵队、浴血抗敌的英勇故事。在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中,有着他投身革命,矢志不渝的英勇事迹……这些分布在扬州城乡的一座座红色地标,不仅凝聚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铁骨精魂,也激励着一代代扬州电力人投身于当地电力事业发展。

电力星火传百年 跑出电网建设加速度

现代扬州的电力灯火起始于民国初期。1913年,无锡商人祝大椿筹资10万银元,在扬州钞关城外花觉巷创办了江都振明电灯公司。起初,江都振明电灯公司只有两条线路、少量路灯,仅能照亮当时城区的热闹地段。但这两条线路,却开辟了扬州用电之先河。

扬州城通电之初,各地小电厂自发自供。1917年江都振明电灯公司更名为振扬电气公司,主要供官府衙门、盐商富豪及闹市商店照明用电。1949年解放前夕,扬州全市仅有4家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815千瓦。其中,最大的振扬电气公司装机容量仅为3200千瓦,1949年年发电量仅有255万千瓦·时,其配电线路长度只有153公里,最高电压6.6千伏。

1949年拍摄的振扬电气公司厂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电力人积极投身到建设热潮当中,有力推动了扬州电网的发展。1950年,振扬电气公司两台主力机组进行恢复性大修,使机组达到原有出力。1956年,扬州市第一座排灌站——平山堂电力排灌站建成投运。1957年,扬州地区建成扬州至江都双沟35千伏输电线路和双沟变电所,这条全长20公里的输电线路,开创了当地跨县、市供电的先河。

1962年6月19日,扬州专员公署电业局、扬州发电厂供电所和泰州电力公司合并,成立扬州供电局。5年后,省内第一条跨江输电线路——220千伏谏壁~泰州输电线建成投运。通过这条线路,谏壁发电厂发出的电可以通过220千伏泰州变电所开始向北送电。正是这条线路,将扬州电网接入了省内220千伏系统,成为当时大江南北输电主通道。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扬州电力事业开始加速发展。1987年,作为江苏首批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江都变建成投运,江苏电网由此进入超高压时代。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围绕地区供电可靠性展开创新探索,启动扬州配电网建设和管理示范区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挂牌全省首个“三型一化”营业厅、试水广陵新城区域能源互联网打造……“十三五”期间,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41亿元,新、扩建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18座,新增110千伏及以上线路840.76公里、变电容量417.8万千伏安。

配网建设争一流 助推智慧电网更坚强

时代在发展,居民生活用能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配电网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用户对电网服务感受和体验的最直观对象。为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配电网,让老百姓享受更加优质高效、智能互动的服务,2012年10月,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启动开展“一流配电网”示范区建设,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村和城市88平方公里示范区一流配电网的建设。期间,扬州供电人围绕包括网架坚强、装备优良、运行安全、供电可靠、经济高效、智能友好、服务优质等7大类、41项指标,从提高线路互联互供能力、缩短线路平均供电半径、提高线路绝缘化率、合理设置线路分段、合理增容布点等方面为配电网升级展开了实践与探索。

2013年12月12日,扬州配电网建设和管理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如今,这个助推扬州发展的电力“引擎”,成效已不断显现。据统计,通过一流配电网建设,扬州主城区、一般城区、农村供电可靠率均显著提升,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中心城区控制在6分钟、一般城区控制在1小时、农村控制在6小时以内。目前,扬州中心城区和一般城区电网网架分别实现双环网、单环网、架空多联络,农村地区实现架空多联络,新能源消纳率达100%

随着再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方式、转换利用等方面迎来新的挑战,配电网也从单一供电向综合能源服务平台转变。在此背景下,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大力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在电网形态上实现突破。

扬州广陵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系统

2020年8月20日,扬州运河东郡小区地源热泵参与电网“应急支撑”及“需求响应”能力试验圆满成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操控,将小区地源热泵系统制冷温度提高2摄氏度,2个小时为电网“挪用”电量400度,实现了小区地源热泵对外部电网的紧急功率支撑和需求侧响应互动。试验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城区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系统在扬州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正全力推进广陵配电能源网格示范工程,开展基于配电能源网格的综合能源规划实践,打造核心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和碳市场交易的聚合平台……一批围绕能源转型升级、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双碳”行动目标的重点创新项目和示范工程得以布局落地。

用能服务促转型 擦亮千年古城新招牌

时代变革中,扬州电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加可靠、便捷、高效、绿色、智慧的新型用能服务,也成为了摆在扬州供电人面前的一件民生大事。

近年来,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号召,通过打造“能量空间”、开展全电厨王挑战赛、建设扬州首个全电厨房酒店项目、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共建全省首个餐饮电气化实训中心、全力推进东关街“全电街区”建设进程等多项创新举措,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让餐饮电气化多场景在扬州开花结果,掀起了“安全、高效、绿色”的能源消费新风尚。

2019年,扬州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借此契机,积极聚焦高品质用能服务需求,以餐饮电气化全领域拓展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全电厨房”改造,不断加快业务向用能服务转型,有效提升了客户用电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扬州供电公司牵头下,这次全电厨房改造,没花我们一分钱,后期还能得到厂家专业的保养服务。”2020年5月21日,在扬州琼花观社区敬老助餐点食堂的后厨,社区主任李华看着干净整洁的灶台和崭新明亮的电器具很是满意。2021年6月底,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已累计推动全市170余户“全电厨房”改造,预计年替代电量达到12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4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964吨。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为扬州趣园茶社“全电厨房”进行用电检查

位于扬州古城核心区域的东关街道,具有“老建筑多”“老客户多”“老问题多”等特点。2019年3月20日,国网扬州供电公司计量室党支部与东关街道党工委实施结对共建,打造扬州供电优质服务示范“金字招牌”。国网扬州供电公司以东关街道为试点,开展低压线路迁改、破旧供电设施修复、故障抢修等为民服务,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电力、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网格化服务体系,让老城区居民感受便捷贴心的“管家式、零距离”服务。

基于东关街道网格化服务体系,扬州供电公司完成了13个大杂院线路改造工作,累计解决东关街道电力问题200余处,服务居民580余户。目前,网格内供电一体服务已成为样板,正逐步推广至全市范围。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为新时代下的新扬州注入生机勃勃的发展动力,绘就了一幅幅电业为民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