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助力渔网 兼顾生态业态——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东台报业网

电网助力渔网 兼顾生态业态——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372     日期:2021-06-11 11:02:38
6月8日,世界海洋日,今年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网江苏连云港供电公司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协同整顿海洋水体污染,开发远洋海岛清洁能源,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海洋更蓝、更美。赋能到富民入夏的六月,走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镇小口村岸滩步行道上,原本脏乱臭的对虾育苗场不见了

6月8日,世界海洋日,今年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网江苏连云港供电公司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协同整顿海洋水体污染,开发远洋海岛清洁能源,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海洋更蓝、更美。


赋能到富民


入夏的六月,走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镇小口村岸滩步行道上,原本脏乱臭的对虾育苗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海水与整洁的步行道,海水中露出的礁石上还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藻类植物。


▲小口村大棚养殖对虾


2020年,小口村搭上“网红经济”的快车,全村养殖大棚化、电气化。数据显示,该村南美白对虾的年出售量超10吨,相比2016年超40倍有余。养殖户们在内陆村庄抽吸海水,圈虾塘,恒温饲养,全面腾退过去的围海养殖。53岁养殖户王以春指着大棚柱子上的测温仪说,“海货卖的好不好,过去看渔网,现在靠电网。这里所有设备都是用电的,一个月光电费就要一万四五。但收入也比以前多了起来,赚得更轻松。”


▲供电员工巡视虾塘用电情况


电不断,海货高产。传统的养虾需要大量的化学制剂,以保持密集养殖的水池中的含氧量,现在改成增氧机24小时不断供应,有效杜绝海洋水体污染。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海头供电所所长张延德说,“2020年,小口村用电需求骤增,公司新架设线路27千米,新增配变72台,保障养殖户稳定供电。”


小口村沿着海岸线向北10公里,来到江苏省最东北角的西棘荡村。这里新居错落有致,马路畅通整洁,村集体年收入过千万。曾经,这里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现在变成苏北经济体量第一村。


▲西棘荡村新貌


目前,西棘荡村建成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产业园。不同于小口村的是,西棘荡村致富既靠渔网,又靠电网。


渔网一直是渔民不可或缺的捕捞工具,但难以降解的废弃渔网却成为海洋生物的“鬼网”。

西棘荡村从海里回收的渔网,经过去杂、融化、原浆冷却、机械粉碎成尼龙颗粒,这些流程全部依托电气化生产。现已退休的村委会主任苏日春说,“用电越多,赚钱越多。需要供电公司支撑的就越多。2年前,供电免费安装8台1000千伏安的大型变压器,是我亲自送锦旗去感谢他们的。”


在国家推动“生态文明”战略的背景下,电力从赋能到富民,是海洋经济与生态的“双赢”的选择。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提前规划线路容量,提高办电效率,做好用电保障,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数据到智能 


6月3日,市生态环境局、工信局执法人员赶赴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凭借电力大数据分析,依法查处5户正在违规排污的加工厂。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海洋处处长王学连说,“海洋污染70%来着陆地水源的污染,治理河口海域海洋环境,关键要把好源头关,从控制陆源污染入手。”


本次行动依靠电力数据分析,以燕尾港镇500户用电客户作为分析样本,计算该区域用户的月用电量和谷峰值,对比‘散乱污’企业的用电数据特征,锁定5家嫌疑户,精准介入,督促整改。王学连说,“企业治污设备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关,有没有偷开排污设备,一清二楚,有效解决环保部门人力紧缺问题。”


▲排污企业数据分析


今年4月,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与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江苏海洋大学应用电力大数据,利用企业用电量、业扩报装等信息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查询排污企业设备15分钟级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用电信息。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部主任孙海霞说,“电是现代企业的血液,用电就会留下痕迹,利用电力数据的特征分析,持续监测、研判沿海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情况,监测重要排污口运行情况,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新途径。”


▲乡村污水治理数据分析


目前,电力数据化身海洋治污“参谋”,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在未来,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还将在海洋排污口许可证、“散乱污”企业识别,乡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还在持续升级,进一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污降碳协同治理。


业态到生态


登上黄海最东,中国领海基点之一的达山岛,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平躺在海岛上拥抱着阳光,细碎的绿色掩映蓝色的硅板显得格外鲜艳,数不清的光子通过“微电网”摇身一变,成为岛上可控的能源。


▲海岛光伏板


5月26日,仅刚刚入夏,达山岛派出所所长黄埠与三位民兵合计,买齐了七个宿舍所需的所有空调与热水器,还有一些娱乐设施。在以前,他们真不敢想。


“飞鸟不做窝,台风四季扰。”

“蔬菜不能天天吃、用水要按分钟算、白天限电夜里断。”

“通信时好时坏,电话基本联系不上亲人。”

“洗菜的水可以再刷碗、再拖地、然后冲厕所…”

“半月不来船,酱油泡白饭”


黄埠和几位民兵抢着述说以前生活的酸甜苦辣,现在因为有了稳定的供电,海岛生活和陆地几乎无异。


早在2016年,国网江苏连云港供电公司与连云港市公安边防支队研究海岛微电网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在车牛山岛上构建由边防、移动、海事三家组成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这也是国内首个交直流混合智能型微电网,第一次实现远洋海岛供电供水自给自足。


2019年6月,该供电公司在开山岛上捐建以“红色岛、绿色电”为主题的离网型海岛智能微电网及海水淡化系统,彻底解决开山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守岛人员的用电用水需求。次年6月,开山岛上又投运国内首个海岛电力北斗地面基站。不仅可以为海岛及周边海域提供精准定位、精准授时,还可以大大提高海岛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开山岛俯视图


2020年8月,连云港达山岛智能微电网正式投运,实现江苏全省范围内所有有人居住的海岛实现清洁能源稳定供电。


该供电公司围绕海洋清洁能源发电等核心关键技术,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自主创新,解决海岛的用电用水难题,解决远洋定位问题,为未来的海岛能源供应规划、建设、运行等技术提供了示范参考,助力国家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