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月】为了城根圩除险加固
“今天,我们施工作业既是‘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也是安全月严防死守工程,大家要恪守规章,高效协同……”6月16日下午16时,雨后放晴的盱眙县淮河镇城根圩10千伏大洲125线洪建陈塘支线下,简短的开工会字字铿锵。

开会人,淮河供电所党员、运维班长王浩,其对象则是两支外部协作的电力作业人员。“待带电解除125线洪建陈塘支线三相搭头后,其他人员要在新老陈塘支线1号杆上分头行动,新1号杆与主线路之间的线路不落地,老1号杆上线路要落地、电杆要拆除,待水泥搅拌桩机在支线两侧及下方作业完成后,再重新收紧支线。”王浩逐字强调作业安排。
过去,城根圩堤矮且窄,在去年淮河流域数十年一遇的超大洪水中,险象环生,多处渗漏;7月23日晚,长16公里的圩堤上连夜架起了15个点位、60盏灯,才保证了新垒的子堤不断,并得以延伸和加固,使得堤内淮河集镇区、开发区以及洪建、城根等3个村免于受没顶之灾。
今年,当地政府将城根圩全面除险加固列为“为民办实事”头号工程,普遍拓宽三四米、增高一两米,圩堤中央还借助水泥搅拌桩机,打一道深达8米的水泥防渗墙。堤上14处、168根高低压电杆也全部拆除。

“河对岸陈塘支线2号杆要设置临时拉线,拉到河这边,防止跨河线路解落时,2号杆顺着线路倾斜。”王浩不时提醒现场安全注意事项。陈塘支线不落地,打桩机便无法作业,也危及打桩人安全。
与王浩提醒相同步,河堤下此前已经立好的18米高的陈塘支线新1号杆上,两名作业人员也紧张作业,既通过紧线器保证与主线路之间的陈塘支线不落地,又保证跨河线路能够缓慢落地;堤上的老1号杆几乎于新1号杆等高,一名作业人员在解除杆上三相瓷瓶绑扎线。
“跨河线路慢慢往下落……”17时33分,在王浩的叮嘱声中,最后一相长约100多米、粗达240平方毫米的绝缘架空线,在6名施工人员借着粗粗的大绳反向拖拽下慢慢落地。而此时,打桩机也才缓慢打桩至临近线路的垂直下方,一边打桩一边注入水泥浆,打桩再提桩,一次起伏,约15分钟后,才能横向行进90厘米再打桩再注浆。
“现在可以上电杆紧线了。”20时28分,随着王浩的指令,作业人员借着照明灯迅速登上陈塘支线新1号杆收紧原本落地的线路,并搭接早已装好的柱上分断器进出线;带电作业人员也高空等候,随时搭接先前解除的三相搭头。
21时零7分,陈塘支线重新恢复供电。“终于配合完成了最后一处影响加固防渗的打桩作业”,一直驻守在现场的供电所所长潘成敏感慨道,“我们提前十几天完成了政府要求6月底完成的任务,一头一尾带电作业,停电时户数也由330个大大压缩为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