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盱眙第二张名片-东台报业网

擦亮盱眙第二张名片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456     日期:2021-06-11 11:13:11
说起盱眙,大家马上就会联想起龙虾。自2000年盱眙开始举办第一届龙虾节至今已是二十一届,每届龙虾节来自国内外的数万名美食爱好者纷至沓来,享受那场面盛大的饕餮盛宴,一度甚至在瑞典、澳大利亚、英国等外国举办过盱眙龙虾节分会场,盱眙“十三香龙虾”漂洋过海,让讲究的外国人欲罢不能,“盱眙”这

说起盱眙,大家马上就会联想起龙虾。自2000年盱眙开始举办第一届龙虾节至今已是二十一届,每届龙虾节来自国内外的数万名美食爱好者纷至沓来,享受那场面盛大的饕餮盛宴,一度甚至在瑞典、澳大利亚、英国等外国举办过盱眙龙虾节分会场,盱眙“十三香龙虾”漂洋过海,让讲究的外国人欲罢不能,“盱眙”这个曾经很多人读不出来的陌生地方因为龙虾而走向了全世界,龙虾可谓盱眙的第一张名片。

而如今,勇于创新的盱眙人又开始打造第二张名片——盱眙红茶,而这一切都得从电说起......

“大雨山”增添“小靠山”

盱眙雨山茶场成立于1958年,是苏北唯一一家老国有茶场,坐落在黄花塘革命老区大雨山村,90年代后期由于资金不足、缺乏先进的制茶工艺等原因,茶场经营严重滑坡,持续20年亏损。

2018年初,省电力公司将雨山村列为“精准扶贫”村,由淮安、盱眙两级公司具体负责实施。盱眙县供电公司委派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邱巨春作为扶贫“第一书记”进驻雨山村,把“能源绿一品红”红茶确定为扶贫项目,以“扶贫、扶志、创业、创富”为目标,投入资金48万元,为茶场打造苏北首条全电气化红茶生产线;投入90万元,为茶场架设400千伏安公变、200千伏安专变各一台,满足茶场用电需求。茶场采茶期从过去的3至5月份延续到9月份,并且提供了近百个岗位,当年给茶场带来了50多万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邱巨春组织力量研发并丰富与茶有关的产品,相继开发出红茶龙虾、红茶螃蟹调料、红茶饮品等,并推进线上线下销售,让茶场看到希望。此外,还在茶场屋顶铺设了200千瓦太阳能电池板、125千瓦/50千瓦时的电储能设施,大大降低茶场制茶成本,年减少燃煤使用60吨,节约成本10余万元。茶产业蓬勃发展,茶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9年也全部实现了脱贫。邱巨春以其智慧、激情让60多年的老茶场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大雨山”的“小靠山”。

“金叶子”撑鼓“钱袋子”

“今年赚钱都给读高三的孙子作为生活费、学杂费,上大学后我还要买一台高档手提电脑给他”。5月11日上午,在雨山茶场“能源绿 一品红”千亩茶园培育基地,71岁的茶农司叶科一边忙着采春茶,一边和邻居聊着自己今年春茶收入的支出与设想。

司叶科家中5口人,过去因儿子因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丧失劳动能力,儿媳患有心脏类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全家依靠8亩茶园和4亩农田不足4000元的年收入艰难过活。说起家庭致富,司叶科兴奋地说:“我种茶几十年了,经历过茶场最最好的时候就是从2019年以来,往年每斤鲜茶叶只能卖30多元,每亩地只能挣300元。今年鲜茶叶每斤达到100元,管理的8亩茶田,总收入49000多元,现在茶叶就像“金叶子”撑鼓了茶农的“钱袋子”。

谈及家庭的收入变化,一队队长崔文亮如数家珍。他家6口人,上有年近八旬的父母,下有一双读书的儿女。因父母亲70多岁时身体不好,常年生病,经常住院治疗,两个孩子读书,大的已经读大学,小的刚进幼儿班。导致贫困的原因就是因病致贫。过去家庭收入主要靠种20亩茶园,由于茶场经营状况很不理想,每年支付除草、施肥、雇人采摘茶叶等费用外,每年纯收入6000多元,不够支付父母们一次住院费用,爱人要在家照顾体弱多病的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所以家庭经济十分困难。2018年以来,供电部门对茶场实施精准扶贫改变了他的家庭经济状况,茶园流转给茶场,由茶场支付租金6000元,他负责茶园维护、环境保洁工作,年收入25000元,爱人蒋玉梅一年三季采摘茶叶卖给茶场,每天收入在400-500元,供电部门还为他家安装了7.8千瓦光伏发电,电网收购价是0.395元/度,国家补贴是0.37元/度,上个月发了1360度电,发电收入是1041.40元,除去家庭每月用电50多元,余电上网,月收入近1千元。

“电气化”促进“零碳化”

“周二狗肉馆改招牌啦!”

“听说饭馆还是电气化灶具呢!”

5月18日,在雨山茶场从事25年饭店的周明生将原“周二狗肉馆改为茶香四溢饭馆”一时成为新闻,茶农们问及为何改名换姓时,周明生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今年以来,江苏省电力公司把雨山村作为苏北首批零碳化村来打造,以电气化种植、加工茶叶促进“零排放、零污染”,在雨山茶场按照满足5000亩茶园茶叶加工能力进行设计的高标准新厂房,新建电气化智慧茶园,实现电气化大棚育苗、电排灌、电施肥、电诱蛾及温湿度在线监控。实现农业生产的电能替代、清洁替代。有着多年经营头脑的周明生紧跟电气化餐饮步伐,淘汰使用多年烧煤的灶具,改为全电化烹饪厨房,室内配置智能电器。周明生介绍,供电部门在雨山村建起了智慧电网,让从事餐饮、茶叶加工的43个个体户用上了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在雨山茶场实现全覆盖,雨山茶场真正做到了“零排放”。

片片茶叶香,脉脉电力情,2020年5月15日,盱眙供电公司帮助雨山村邀请“荔枝新闻”组织网络直播带货,实时观看直播人数达27.8万人,共售出茶叶295单、13.25万元。同时推动实体店销售与消费扶贫,当年,累计实现红茶销售500多万元。

盱眙红茶,这张盱眙人精心打造的第二张名片必将驰名海内外。(张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