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电工匠⑥】点滴油样见真章——记第三届“苏电工匠”余翔-东台报业网

【苏电工匠⑥】点滴油样见真章——记第三届“苏电工匠”余翔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589     日期:2021-05-31 17:19:31
余翔,现任国网江苏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金属及化学技术监督专职,从事油气检测专业工作31年。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余翔31年扎根在油气检测一线,以扎实、务实、踏实的态度,着手解决一线难点问题,完成电气设备用绝缘油、气、水样品检测超10万件;支撑大型充油设备启动调试及故障检修200余台,足迹遍

余翔,现任国网江苏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金属及化学技术监督专职,从事油气检测专业工作31年。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

余翔31年扎根在油气检测一线,以扎实、务实、踏实的态度,着手解决一线难点问题,完成电气设备用绝缘油、气、水样品检测超10万件;支撑大型充油设备启动调试及故障检修200余台,足迹遍布整个江苏电网;完成近百吨六氟化硫回收再利用,其效果相当于减少了3.8万辆中等排量小汽车行驶1年的二氧化碳排量总和。在创新方面,他作为主创人员取得10余项创新成果,4项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职工创新奖,获得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共取得26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牵头制定电力行业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电力行业标准5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余翔长期担任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用油、气检测人员专业培训导师,平均每年由他培训获得技师技能等级的一线油务员达到50余名、高级工80余名。他还主持完成了网省公司油务员技能鉴定、上岗培训等重要培训教材的编制工作。2020年,他担任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教练,带队参加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变电运维竞赛,获得了团体二等奖。

 【工匠热词1】“标准答案”

余翔的检测结果就是标准答案。”——余翔同事

余翔是电科院的一名油气检测工,油气检测结果直接影响电力工程建设、投产进度,影响油、气绝缘设备的运行安全评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他工作以来不变的追求。

在500千伏东善桥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经余翔检测的绝缘油含气量结果不合格,设备供应方日本公司对检测结果表示怀疑,因此委派代表紧急空运样品回日本检测,结果同样显示不合格。施工单位现场滤油4天后余翔进行了复测,结果显示合格,日本公司认为绝缘油不可能这么快达到合格的标准,再次送回日本检测,结果仍然与余翔检测结果一致,从此不再质疑余翔的检测数据。

31年的工作经验,让余翔在检测流程、技术工艺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充分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江苏电力的油气试验人员经常说:“余工的检测结果就是标准答案”。

【工匠热词2】指纹

“我这个烂手没办法指纹解锁。”——余翔

变压器油就像设备的“血液”,可以直接反映设备的健康状况,因此在电力系统中,为变压器油做检测的人常被称为“验血员”,而其中绝缘油色谱分析工作,更是诊断变压器健康与否最关键的手段。

1990年入职的余翔,现任电科院金属及化学技术监督专职,参与了江苏电网从220千伏到500千伏,再到特高压交直流的发展腾飞历程,毫不夸张地说,他为江苏所有的主变压器都做过油气检测,对它们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每到一个变电站,站里的电气试验员都亲切地叫他“老余”。工作31来,由他检测的样品超过10万件,为几百台大小变压器设备提供了可靠的状态评估。因常年使用化学溶剂,他的手指皮肤经常开裂,导致十根手指指纹磨损得无法识别,手机每次也只能通过手动输入密码才能解锁。

【工匠热词3】余老师

“我们油务员工种的技能人员都上过余老师的课。”——余翔学生

余翔带动了公司整体油、气、水分析能力的发展进步,在他的努力下,江苏电科院检测项目从不到10个发展到近50个,其中19项通过CNAS认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他也非常注重技术队伍的培养。

从2000年开始,余翔就已经在国网公司、省公司从事油气检测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担任国网公司油务员技能鉴定、上岗培训等教材的主要编写人员。目前为止,经由他培训的专业人员超过1000人,油气专业检测人员都亲切地称他“余老师”。2020年,在国网变电运维竞赛准备期间,他担任了色谱检测项目的教练,最终江苏公司获团体二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

面对一线检测难题,余翔与团队成员一起研发绝缘油采样袋、固体绝缘老化装置等系列实用装置提高检测效率。作为主创人员,他取得10余项创新成果、26项国家专利授权,获得省部级职工创新奖励4项。

31年弹指一挥间,余翔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扎实、务实、踏实的态度,与团队成员一起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解决着各种实际难点问题,用自己那份执着与担当践行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江苏电网油气专业发展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