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供电公司:“橄榄绿”“红马甲”,都意味着责任-东台报业网

南通供电公司:“橄榄绿”“红马甲”,都意味着责任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414     日期:2021-05-27 09:23:02
“这么大的风,你们一定很忙,不用特地来看我。”“张爸爸,不过来看看你,我干啥都不放心啊。”余新明握着张志连老人的手说道。5月5日,在完成“4·30”风雹灾害的抢修后,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余新明、陈炜两人来到如东长沙镇看望烈士张建华的父亲张志连老人。对余新明

“这么大的风,你们一定很忙,不用特地来看我。”“张爸爸,不过来看看你,我干啥都不放心啊。”余新明握着张志连老人的手说道。5月5日,在完成“4·30”风雹灾害的抢修后,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余新明、陈炜两人来到如东长沙镇看望烈士张建华的父亲张志连老人。

对余新明和陈炜而言,照顾烈士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不仅仅是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任务,更是他们对已故战友的生死承诺。


他们就是我爸妈

1984年7月,300多名如东儿女听从祖国召唤,奔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用青春和热血染红了军旗。

当年12月24日的凌晨,余新明所在的人民解放军一军一师一团被派往老山战役中拉锯战最激烈的116高地,执行对敌人全火力压制的战斗任务。战斗前夜,余新明和战友们在炮火声中许下了承诺:“如果我们其中有人‘光荣’了,活下来的,就把他们的爸爸妈妈当成自己的爸爸妈妈。”

战士们在连绵不断的炮火声中英勇战斗,对敌人没有丝毫畏惧。战斗结束,一师一团牢牢地守住了116高地,但18条年轻的生命从此长眠在了祖国的南疆边陲。在那场战斗中,余新明也被炮弹炸伤。至今,仍有3块弹片卡在他的右手手腕中。

当部队凯旋返回杭州驻地时,烈士秦德本的母亲因寻不着儿子哭得天昏地暗。她拉着儿子战友们的衣角,哭喊道:“都是一起去的,你们好好地回来了,我家德本呢,我的儿子呢,我怎么找不到他啊?”秦妈妈的哭声让战士们心如刀绞。

“从那一刻起,我们就下定决心,不管我们以后过得好不好,我们都要为牺牲战友们承担起未尽完的孝道,为他们的父母养老送终。”余新明说。

1985年10月,余新明、姚锋、陈炜、陆建荣、黄建新、吴达荣6名战士退伍后来到江苏南通如东县供电公司工作。

37年来,每年春节前,不论工作多忙,也无论身在何处,余新明和战友们都会在大年二十九那天凑到一起,一同去看望烈士的父母。因为爸妈们住得分散,他们凌晨5点便带着年货出发,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久而久之,烈士的父母也如同盼望自己远归的儿子一样盼望前来看望他们的孩子们。张志连老人更是提前一周就会在堂屋的方桌上备好芝麻糖、麻糕等吃食,早早地等候着他们的到来。


带着“爸妈”去旅行

2015年,在一次闲聊中,余新明听老人们说起一辈子还没外出旅游过。老人们无意间说的话却让余新明等人唏嘘了很久。“老人们年纪大了,一辈子都没出过如东,趁着他们还能走动,我要带他们出去看看。”余新明暗下决心。

2016年9月5日,54岁的余新明和战友李强带着张志连等7位老人踏上了前往湖南张家界的行程。老人们腿脚不灵活,一路上从系鞋带到上厕所,余新明两人事无巨细。

余新明说:“陪着他们慢慢走,搀着他们慢慢看,只要他们开心,我就很欣慰!”

20年的时间里,不断有新人加入共产党员服务队,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为17支分队165人。年轻队员们自然而然地开始跟着余新明一起照顾烈士父母。

郭鹏是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现任队长,也是后来加入服务队的一名年轻队员。在老兵的感召下,他默默将照顾老人当成了自己的分内事。一次在看望张志连时,郭鹏发现老人精神不是很好,仔细询问下,才知道是连日的低温让老人有些吃不消。“能否为老人装一台空调?”回到队里,他在办公室和大家说起这件事,他的提议得到了队员们的支持,当天服务队就募集到了2000多元。第二天,服务队队员们就把新买的空调给老人装上了,郭鹏还手把手教老人空调的使用方法。老人家握着他们的手感激地说:“虽然建华牺牲了,但是我又多了你们这么多孩子!”


能省300万元,竟然是真的

“老一辈的优良作风,需要青年一代继承和发扬。”郭鹏说,“我们虽然年纪轻、入队晚,但服务热情一点儿不比老一辈差。”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带着这种“有爱”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拓展延伸服务的内涵,将服务范围从户外电力抢修,延伸到室内电器维护,又拓展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8岁少年陈少华,就是在服务队的帮助下才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陈少华的父亲因癌症去世,母亲蔡红辉帮助亲戚家盖房时不慎从高处摔下造成高位截瘫。陈少华边学习边护理母亲。2010年,陈少华收到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面对一大笔学费和母亲的伤病,他萌生了辍学的想法。

得知陈少华的困难后,队员们第一时间自掏腰包捐资2000多元。时任队长刘跃平又多方奔走,为陈少华筹集学费和生活费。陈少华最终上了大学。2012年,蔡红辉因病需要手术,共产党员服务队又号召如东县供电公司全体职工为她捐款。后来,蔡红辉的手术很成功。

如今,陈少华完成了学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蔡红辉已成为当地慈善超市的一名义工,她说:“现在我的身体好些了,也要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提起共产党员服务队,如东道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小军也竖起了大拇指。

“2019年8月底,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蒋陈鸣和张亮三番五次找我,让我一定要去办理改类业务申请,说一年可以帮公司省下300万元,当时我怎么都不敢相信。”徐小军说,“他们为了让我信服,居然拿出了园区过去一年的电费发票打印清单,不厌其烦地按照新的电价政策逐月计算给我看。”

按照服务队给的建议变更业务后,道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在第二个月就节省了电费20万元。“这下我真信了。”徐小军笑着说。

“要让党员的形象立得住,才能对得起自己这身红马甲,才能对得起我们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名字。”郭鹏说。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大年初二,共产党员服务队便成立了电力抢修突击队,40多名队员在请战书上齐刷刷摁下红手印,自愿前往抗疫第一线。

随后,他们分赴如东各个构防疫卡口、医院等重点区域,1天之内为450多个临时观察点、值勤卡口安装了电表,接通了电源。

紧接着,共产党员服务队又查找出当地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列出用电重点保障单位名单,主动上门保电。得知江苏盛纳凯尔医用科技公司要恢复两条医用面罩生产线时,队员们为该企业检查供电线路,以确保生产用电无虞。

当时,全队100多名队员白天全员在岗,晚上则参与夜间值班,巡视、抢修、保电。“我们大年初二后就没歇过,累是累了点,但是充实。”队里的退役军人郭小林说。

如东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发起者缪恒生、李桂春、蔡邦相、白峰也都是退伍军人。服务队成立后,一直采用军事化管理的模式,每天进行交接班仪式,每月开展体能训练,并且向社会承诺“随叫、随到、随修”“24小时值班,365天无休”。

“虽然脱下了‘橄榄绿’,但我们十分幸运地穿上了‘红马甲’。”这是服务队的队员们常常对人说起的一句话。

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20年以来,累计受理各类求助电话7.8万多个,现场服务5万多次,受益人群达25万多人次,客户满意率100%。队员们还先后对200多名孤寡老人、伤残人士、老红军等特殊人群开展精准帮扶,累计为困难群众提供各种亲情服务19000多次,累计捐资捐物近百万元。他们用暖心的服务点亮了万家灯火,将忠诚镌刻在了党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