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供电公司:怀揣“匠心”的劳模追梦人徐俊-东台报业网

泰州供电公司:怀揣“匠心”的劳模追梦人徐俊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302     日期:2021-05-20 15:12:51
​徐俊,男,1990年参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他坚守入党时的初心,加强政治学习,躬身工作实践,严格自身要求,先后担任过220千伏变电所所长、生技部变电专职、配电工区副主任、输变电运行工区副主任(主持工作)、运维检修部主任,先后荣获泰州供电公司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江

徐俊,男,1990年参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他坚守入党时的初心,加强政治学习,躬身工作实践,严格自身要求,先后担任过220千伏变电所所长、生技部变电专职、配电工区副主任、输变电运行工区副主任(主持工作)、运维检修部主任,先后荣获泰州供电公司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国网泰州供电公司劳动模范、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从一名普通的变电值班员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层管理者,演绎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奉献之举,折射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生产一线员工身上闪耀出的光芒!


壹  坚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是关键

徐俊同志入党以来,注重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知识的学习,时刻用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干在先。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期间,徐俊的学习心得体会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党员先进性是什么?就是无论在平时工作中,还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党员;就是群众有困难,有诉求,愿意跟你说、愿意跟你讲;就是组织上有重大任务时,放心地交给你去完成;就是把组织的事当作党员个人分内的事。


为提高业务能力,徐俊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持续提升业务能力。1993-1997年完成了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专学业,2004-2007年完成了东南大学本科学业并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工程师职称,2008年通过直接鉴定获得技师技能等级。 


“人民电业为人民”,徐俊同志时刻牢记企业宗旨,坚守为民初心,努力提升优质服务品质。2006年任职配电运行工区的徐俊同志任职一年内,将城区的配电网络图了如指掌,主动深入社区倾听客户需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金富商业街配电在兴化城区市中心,为解决施工噪音大、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他组织人员周密制定施工方案,决定起早带晚、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了市政府和居民的高度好评。


贰  弘扬“老黄牛”精神,不用扬鞭自奋蹄

严谨、细致、求实,既是对从事电力一线人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徐俊同志的一贯作风,他怀着对电力行业的满腔热情,圆满完成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


2012年5月4日凌晨2时许

徐俊同志从睡梦中被刺耳的手机铃声叫醒。手机显示调度来电让他觉得有“大事”发生,原来是220千伏顾凤2H37线故障跳闸,重合不成,必须组织故障寻线。多年的职业素养让他养成了临危不乱的办事风格,简捷地了解事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联系人员、车辆。十分钟时间,他带领团队已踏上奔赴事故现场的路上。终于于凌晨5时左右查找到了断线故障点,及时组织了抢修并恢复了供电。

1999年4月

兴化第一座220kV昭阳变电所2号主变扩建投运,面对着任务重、经验不足的不利因素,刚任所长不久的徐俊同志不畏艰辛,七天七夜奋战在现场,协调停电、编审规程、验收设备、审定两票、培训人员、研究启运方案,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地确认每一个环节均正确无误。

2020年11月5日

110千伏堡东变综合自动化改造租赁工程是年度一项重点工程,该工程工期短、难度大。2020年11月5日,1号主变保护更换工作计划结束,作为项目负责的徐俊组织验收工作,由于新设备较多,且现场情况复杂,当晚23时设备验收才完成。为了不影响下阶段停电施工计划,徐俊组织运检人员放弃休息时间连夜继续进行1号主变的启动投运,在启动过程中,指导解决了主变三侧流变二次接线错误等问题,次日凌晨4时,启动投运圆满完成。

处理类似突发事件,对于徐俊同志来说是家常便饭,对于此类突发事故处理对于徐俊同志是家常便饭。30年来,他始终扎根在生产一线,以敬畏之心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心无旁骛投入到工作中。


叁  育苗正当时,蓄力再出发

徐俊同志高度重视青年员工培养工作。2020年5月13日,由徐俊同志牵头的“劳模进班组”活动在兴化公司如期举办,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面对面与青年员工作了题为《勤思考、重细节、敢担当》的沟通交流,要求青年员工必须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敬畏规则、严守规程。


同时,在他的组织下,徐俊所在的部门新员工入职后,每年都举办师带徒仪式,具有仪式感的拜师礼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同时强化了师傅做好传、帮、带,徒弟主动学习的责任感。徐俊还针对不同青年员工的岗位特点,因地制宜地指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助力青年员工走上职业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