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电工匠③】匠心独运 青工伯乐——记第三届“苏电工匠”殷洪海
殷洪海,现任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带电作业技术,从事线路检修及不停电作业专业工作36年。技师、高级工程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专家。
殷洪海精通线路检修及不停电作业技术,擅长专业领域创新,多次主导省内乃至业内重要不停电作业项目实施。2020年,殷洪海在行业内首创不停电作业“四全”模式,将配网不停电作业向配网全电压等级、全地形、全时段、全系列拓展。
殷洪海曾主持7项网省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创新成果《配网不停电作业实用技术及应用》、《自行式带电作业蜘蛛车》在全国配网不停电作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先后获得7次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曾包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奖和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一、二、三等奖。
截止目前,殷洪海共取得28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1项美国发明专利,参与了1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修订,发表论文6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篇。他致力于培育业内优秀人才,先后培养出1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10余名公司系统各级技能专家、技术能手。
【工匠热词1】匠心独运
“把创新化作我手中的扳手和榔头。”——殷洪海
1988年,殷洪海还是一个入行不久的青年员工。有一次跟着班组在220千伏现场进行带电落瓶作业时,发现一片耐张瓷瓶破裂。考虑到220千伏停电检修困难,当时老一辈的带电作业领头人张国富提出,能否采取带电作业的办法来更换瓷瓶?这在当时还没有现成的工器具和技术能做到。殷洪海随即和前辈们组织了攻关团队,大家齐心协力研发出了220千伏闭式卡具,拓展了带电作业领域,也就是从这时起,殷洪海心中埋下了一颗创新的种子。
随后的多年里,殷洪海一边参与项目攻关,一边学习专业技术。2006年,殷洪海跟随原部门负责人何建军完成了穿刺线夹项目研发,解决了绝缘导线引流的问题,拿到了他的第一个发明专利。这给了殷洪海极大的信心,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亲自带队创新攻关,在省内率先开展多种带电作业项目,逐渐打响了常州公司带电作业的名号。
【工匠热词2】青工伯乐
“没有接班人就没有成功。”——殷洪海
17年基层班组工作经历,19年专业技术管理经验,获得过各种专家、人才头衔和科技创新荣誉,殷洪海的职业生涯可谓辉煌璀璨。2011年,殷洪海在省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当了一年的培训师,这段经历让他明白新生力量的培养是专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回到常州公司的殷洪海决定,在自己大步向前走的同时,一定要发挥出“传帮带”作用。殷洪海开始承担公司配电线路工、农电配电线路工、带电作业专业的竞赛队教练,他希望在竞赛中发掘和培养一些青年才俊,将自己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帮助青工少走弯路。
2010年,殷洪海带队获得江苏省带电作业竞赛团体第一名、个人1、2、3名的好成绩。十余年间,殷洪海先后培养出1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1人获得国网公司带电作业竞赛个人第五名,以及10余名公司系统各级和地方各级技能专家、技术能手,公司专业团队不断发展壮大。
【工匠热词3】停电“零感知”
“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殷洪海
在业内人士的概念里,不停电作业只能在天气晴好的白天开展,作业点下方还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供高架车伸展,几十年来,这一直是殷洪海心里的一个疙瘩。
殷洪海始终坚信,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要做到少停电、不停电,必须大力拓展不停电作业范围。2020年,殷洪海与团队在行业内首创不停电作业“四全”模式,将配网不停电作业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全电压等级、全地形、全时段、全系列。
2020年11月11日晚上7点,常州市芙蓉镇陈家村村道附近亮如白昼,10千伏高力113线大桥陈家村支线5号杆处,带电作业人员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抢修,顺利处理一起因绝缘子损坏导致导线掉落至横担的紧急缺陷。这次夜间不停电作业的成功实施,坚定了殷洪海的信念,他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