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小康路·“碳”巡长三角记者手记|油门还是电门,这是一个问题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567 日期:2021-05-13 11:03:37
记者手记|张健一脚电门下去,顿时就感觉到了和油门的不一样。这是在淮安金湖,点亮小康路 “碳”巡长三角新闻行动的第二站。这里的主题是光伏,来自太阳的清洁能源。行动地点设在高邮湖边一个130兆瓦的光伏电站,从城区开过来,40分钟的路程途经城市道路和乡间小道。或许是看出记者对于电动汽车的兴趣,
记者手记|张健
一脚电门下去,顿时就感觉到了和油门的不一样。
这是在淮安金湖,点亮小康路 “碳”巡长三角新闻行动的第二站。
这里的主题是光伏,来自太阳的清洁能源。行动地点设在高邮湖边一个130兆瓦的光伏电站,从城区开过来,40分钟的路程途经城市道路和乡间小道。
或许是看出记者对于电动汽车的兴趣,一听记者想要试驾的要求,司机老王很爽快的就交出了方向盘。
调整后视镜、座位间距……简单的常规操作后,记者踩下了电门。
因为在乡间小路,又是第一次,记者浅浅一脚下去,就发现了不一样。
比起记者自己的2.0汽油车,电门阻尼感很强,但动力异常强劲,提速非常快。
和油门不一样,电门只要一松开,车子顿时就失去动力,能感到很明显的减速。节奏把握不好,顿挫感很强。几脚下去,坐在后排的同事就默默系上了安全带。
10分钟后,记者就基本适应了电动车的节奏。“其实没啥区别,而且如果不是跑长途,在城里这车子确实便宜、实用。”一旁的老王拉开了话匣子。
从淮南到金湖的路上,老王把车子跑到只剩12%,用峰值的高价电充满,不到85元。“相当于100块钱,可以跑300公里。在城里晚上用便宜的低谷电,那就更划算了。”
身边的同事接过话头,他朋友在南京有一辆美国品牌的电动汽车,晚上充电,一个月行驶费用也就是几十块。
记者默默的算了下自己前两年每天开车上下班的日子:每天40公里,每周加一次油,油价最便宜的时候,也得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