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基因 汲取前行力量-东台报业网

赓续红色基因 汲取前行力量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608     日期:2021-03-25 21:32:50
连日来,公司上下全面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公司各级党组织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让

连日来,国网江苏电力上下全面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该公司各级党组织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让党史故事“声”入人心

“重读百年史,奋斗新征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播刘宇同,我为大家分享党史故事《陈树湘断肠明志》……”322日,由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党员播讲的新一期党史故事一经推出,就在该公司员工微信朋友圈中传播开来。

党史学习教育,重在融入日常。淮安供电公司策划开展了“重读百年书·百名党员读党史”行动,由党员带头讲党史,广大员工听党史、学党史,让党史教育“声”入人心。

要把党史讲得“接地气”,首先要找到好故事。“我们一方面利用工作之余去书店选书,一方面鼓励基层党员推荐好书,初步筛选出了10余部优秀党史读物,从中梳理党的发展历程中100个重要时间点,整理成篇幅适宜、可读性强的故事,让普通员工也听得懂、愿意听。”该公司党建工作负责人潘胜军介绍。

“有幸成为第一个党史朗读者,我感到很自豪。”参加首期故事录制的党建部党支部党员范朦朦说。她走进不足3平方米的配音室,翻开党史读物《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面对着话筒声情并茂讲述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故事。


30日晚,代表们正开会,突然一陌生男子闯入会场,说找人,扫大家一眼,匆匆而去……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和侦探包围了李公馆……”范朦朦说,沉浸在讲述过程中,连自己的呼吸都能听见,她被那些生动的场景和故事深深打动。

据了解,录制好的党史故事,每期长约56分钟,不仅通过“淮安供电公司”微信公众号推送,还制作成了专题海报,以便员工扫描二维码收听。“故事不长,但很吸引人,上下班路上也能听,方便了我们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学党史。”该公司员工姜涛说。

“读党史”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从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带头,到广大党员自愿报名,如今,不少一线员工都表达了想参与‘读党史’的意愿。”潘胜军说。今年,淮安供电公司还将策划开展“重宣百年誓”“重走百年路”“重忆百年事”“重话百年心”等系列行动,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方式,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罗佳宝)

百岁老兵家中的党史课

“我至今难以忘怀,1942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有七八个日本侵略者骑着高头大马冲到集镇。我没有丝毫犹豫,端起枪就朝马队射过去,一个日本兵应声落马。”说到这里,已百岁高龄的刘明远从沙发上踉跄地站起来,双手摆出举枪的姿势,目光中透出威严。

“后来怎么样?他们有没有追上来?您额头上的伤是不是当时留下来的?”围在老人身边的青年们听到精彩处,不觉为他捏了一把汗,盼着老人继续讲下去。

出生于1920年的刘明远是抗战老兵,也是原泗洪县供电局副局长。310日,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党委把党史学习课堂搬到了刘明远家中,多名青年员工来听老人讲故事,接受党史教育。

对于大家的到来,刘明远很高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青年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希望你们听了我的经历后,能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打开了话匣子,刘明远的讲述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1939年,19岁的刘明远怀着一腔热血,背着父母偷偷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历时6年的战争期间,刘明远身上多处负伤。他说:“每一次战斗结束,都会有许多战友牺牲,我现在想来都特别难过。今天能过上幸福生活,我心愿足矣。”看着家中摆放的大大小小数十枚奖章,老人十分感慨。

见大家学得认真,听得投入,刘明远还找出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和珍藏的各类党史书籍,带着青年员工们重温党的历史。从延安到井冈山,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西柏坡赶考”……跟随老人的讲述,青年员工仿佛看到了一幕幕生动的画面。

“虽然有些知识在课本上学过,但今天从刘老的口中讲出,才觉得更加真切生动,让我对党的奋斗征程有了更深的认识。”该公司党建部青年员工孙萌说。

今年,宿迁供电公司持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不仅挖掘身边的鲜活党史故事,将学习课堂搬进抗美援朝老兵徐维良、“中国好人”王邦玲等先锋模范家中,还组织青年党建夜校学员,发起“百秒讲百年小故事”微视频征集,吸引了公司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互动。(王松竹 孙萌)

“烈士立碑人”讲党史

“这只军用水壶,是颜标烈士生前用过的,他1946年参加革命,19516月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役中英勇牺牲……”324日下午,在高邮市临泽镇朱堆村村史馆内,现年70多岁、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杨文华拿着一只褪色的军用水壶,对前来学党史的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青年党员讲述烈士故事。

临泽镇是江苏知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曾发生过几次重大战役,但不少牺牲于此的烈士连名字也没留下。从2010年起,杨文华开始追访英烈事迹,经过32000多公里的奔波,自费将20余名烈士的资料一一收齐,为无名烈士们树碑、立传。

当天,高邮市供电公司青年党员们走进的朱堆村村史馆,就是由杨文华于2017年创建的。这里设有主展厅、好人室、红色教育室等区域,煤油灯、排工榜、小木船……一件件实物和图片,见证着一段段艰苦奋斗的红色记忆。

“吴登荣,1913年生,成官二组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时任华野第十纵队班长。”“这是成俊生烈士用过的毛巾,这是匡长瑞烈士用过的背绳,他们两个都是共产党员。”杨文华对烈士事迹和遗物如数家珍。他的动情讲述也深深感染了在场的青年党员们。

参观结束后,青年党员们还前往朱堆村粮食合作社维护用电设备,走到田间地头检查用电打水口。“既学了党史,也为村民做了些实事,很有收获感。今后我要坚定初心,立足岗位,更好为民服务。”临泽供电所青年党员李强表示。

如今,“红色村”的日子越来越好。“这几年,供电公司将电力线路架到了田头,新增了8台变压器,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惠及2000多户村民。”朱维村党总支书记朱有根指着绿油油的麦田,对领队的临泽供电所党支书记柏正龙说。

据了解,高邮市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把学党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开展“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实践行动,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林华鹏 秦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