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开启新征程14】产业发展齐并进 改革创新铸华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1年梅香四溢之际,华群能源集团“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新乐章悄然奏响。五载春秋,绘就公司产业单位稳步发展、勇攀高峰的璀璨画卷。
五年来,华群能源集团总营收由45.01亿元增至105.38亿元,增长134%,利润由1.51亿元增长至8.24亿元,增长446%,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收入、利润均位列全省产业单位第一。
五年来,华群能源集团累计授权各类专利34项、创新成果获得省公司及以上奖项8项,取得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电力设计甲级资质,远能公司完成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且荣获国网首批示范企业表彰,由产业单位自主设计、施工的2项工程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称号。
回望“十三五”,在国网公司及省市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华群能源集团紧紧围绕“安全、规范、改革、发展”工作主线,牢抓安全生产和规范管理,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奋力开疆拓土,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强化智慧管理筑牢产业安全“生命线”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大都具有施工周期长、环境恶劣、施工点分散等特点,以往以人员现场督察为主的安全管理方式,无法做到对施工现场连续、全覆盖安全管理,‘智慧工地’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安全督查组成员朱延然说道。
安全是发展之基、立企之本。“十三五”期间,华群能源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对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难题,通过科技创新,奋力开创安全管理工作新局面。“智慧工地”的孵化,有效提升了省管产业单位安全管理水平。
“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个施工现场进行违章隐患的远程视频督查,小到进工地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大到火情或者其他险情事故,大大提升了安全督查组的承载能力。”朱延然补充道。
施工现场“智慧”督查
220kV东大变电站、220kV中兴变电站、110kV西河湾开关站等工程项目最早应用“智慧工地”,在注意到施工现场的管理现状得到有效改善后,华群能源集团开始进行“智慧工地”的全面推广。目前,公司已实现10kV不停电作业现场及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现场“智慧工地”全覆盖。“智慧工地”实施以来,在管理效益上实现现场违章次数下降62.5%,人员督察频次下降66.7%。
安全是确保省管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华群能源集团安质部主任李响用“三个到位”描述五年来华群能源集团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过程——安全保证到位、安全监督到位,安全保障到位。“现在,‘集团-子分公司-工程现场’的三级安全督查网络已构建完成,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落实,员工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都得到强化,大大筑牢了省管产业安全的‘生命线’。”李响说道。
坚持机制创新找准产业改革“关键点”
2020年,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公司在省内率先全面完成省管产业“14合1”改革工作,2020年6月,华群能源集团正式揭牌运营,明确发展目标、定位及发展思路,开始集团化运作。与此同时,集团全力推动“三同三不同”要求落地,在确保党建、安全、合规三方面与主业同标准同要求的同时,采用更加灵活多元的经营决策、选人用人、收入分配的机制,为“服务公司发展战略,持续做优做强做大”注入新动能。
华群能源集团揭牌运营
过去五年,华群能源集团完成了南京电力印刷厂改制、纪元之星宾馆关闭注销、华源仪器仪表对外转让等重点改革任务,共清理并注销子、分公司11户,企业户数由10户压减至6户;完善机构设置,增设纪委办公室(合规审计部)、人资部,调整物资、汽车管理职能至分公司,明确管理职责界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电动汽车服务公司率先成立;省内率先开展施工类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和力量,拓展经营范围。
“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人才梯队建设是重中之重。”华群能源集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韩利说道,“相较于五年前,华群逐步打通了优秀人才‘入口关’,通过开展直签、社会化用工、校园招聘,“线上+线下”双重选拔,引进业务所需、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产业单位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2020年,华群能源集团完成首批55名校招大学生入职培训及分配,组织两批直签人员招聘,择优录用34人。同时,为帮助员工取得上岗必备的各类资质证书,华群能源集团组织开展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做实做专”本职业务。
校招人员分配会
招人容易留人难,如何留住人才,构建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尤为重要。华群能源集团通过市场化调研,最终确定一套符合市场化行情的薪酬标准,明确员工收入基准线,引导员工将薪酬收入从“内部比较”转向“外部比较”,增强员工获得感。此外,对企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采取协议工资制,明确年度收入基数和增长机制,并与个人绩效挂钩,进行上下浮动。
优化业务布局明确产业发展“着力点”
“十三五”期间,伴随着电力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电网业务竞争日趋激烈。华群能源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省公司“一体两翼生态圈”的战略引领下,优化自身企业布局,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极,努力实现产业纵深发展。
“客户配电房紧邻居民住宅,门口养着动物和家禽,饲料和污水随处可见。内部配电柜无二次防护,电线像‘蜘蛛网’一样缠绕在一起……配电房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苏逸科信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玮亚介绍他在南京某工厂看到的一幕。
针对发现的问题,华群能源集团基于构建能源互联网思维和共享理念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开展客户侧变配电设备智能运维项目。通过布满全南京的电力无线专网、物联网传感器等新设备、新手段。首创“数字孪生牵引+快速运维响应+用能诊断优化+金融保险托底”的一站式智能电务运维服务体系。
智能配电代维服务
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南京软件园由于早期入驻单位较少,实际电力负荷低远低于设计容量,变压器空载损耗占总用电能耗的近15%。在2019年6月该园区申请代运维服务后,华群能源集团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并建议采用单台变压器交替周期性使用的运行方式,在确保设备完好的前提下节省企业运营成本。“看到用电分析报告后,才发现原来企业可以节约那么多钱。”该软件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智能配电代维”,供电企业与电力客户实现“双赢”。该项服务在为公司实现提质增效的同时,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受到国网总部点名表扬。截止目前,华群能源集团累计签约639座客户变配电站,最高电压等级达到220千伏,综合能源托管服务中高压客户配电房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现有的变电站规划布局很难满足需要,“变电站+能源站”的能源综合服务站模式在华群能源集团的积极探索下应运而生。
“使用能源综合服务站提供冷、热能源,可有效压减用户用电负荷,降低用户变电、配电及空调设备投资,减少相应设备的用地、用房。”华群能源集团员工杨莉说道,“以一座60万平米的商业综合体为例,用户可减少自建110kV变电站一座约1.25亿元,减少配电设备投入1900万元,减少一次性供能投入4300万元,减少自建变电站用地2500平米。”
目前,华群能源集团正开展全国首座能源综合服务站试点建设,南京金融城三期关于110千伏小青变(综合能源站)工程建设的框架协议已签署完成。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未来五年,华群能源集团将以愈加坚定的脚步迈向征途,奏响省管产业单位创新发展的新乐章,为省市公司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