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开启新征程8】打造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信息通信支撑体系-东台报业网

【回眸十三五 开启新征程8】打造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信息通信支撑体系

来源:电力橙     点击数:396     日期:2021-03-24 12:01:30
      在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十三五”期间公司时刻“对表”上级决策部署,结合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从全局出发谋划和推进信息通信专业工作,发挥多专业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信息通信支撑体系,为服务公司能源互联网排头兵建设交上了一份优

      在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十三五”期间公司时刻“对表”上级决策部署,结合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从全局出发谋划和推进信息通信专业工作,发挥多专业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信息通信支撑体系,为服务公司能源互联网排头兵建设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构建大带宽高可靠电力骨干通信网,全面支撑业务应用

  2019年7月22日,220千伏溧水变第二套通信传输设备投运,核心层传输网第二平面建设完成,标志着南京地区2*10G双平面核心层电力骨干通信网全面建成。12月13日,随着110千伏沙洲变通信传输设备升级改造完成,南京地区电力通信网接入层网络带宽由622M全面提升至 10G,为电网设备状态全面感知和业务互联互通提供大带宽高可靠的通信支撑。

  “十三五”期间,南京电力通信骨干网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南京地区共有电力通信站点338座、通信传输设备435套,220千伏及以下通信光缆1190条、总长度8587千米,承载通信业务通道2017条,同比十二五末增长超过30%,传输骨干网带宽全面提升,形成“万兆到市,千兆到县,百兆到所”的骨干网格局。开展通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对南京地区ADSS光缆87处跨高速、120处跨铁路隐患进行拆除、下地或改成OPGW光缆,完成500千伏龙王山、三汊湾等承载一级骨干通信网站点双路由改造,实施39个通信站点电源扩容,有效提升通信网运行可靠性,全面支撑调度电话、调度数据网、电网主设备监控、信息化等各类业务应用双平面、双通道、高可靠接入和运行要求。

  为提升保护控制业务通道可靠性,公司2020年启动了220千伏线路保护专网建设,积极协调落实保护专网建设技术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过程管控、注重应用成效,在65座变电站新增87套专用传输设备,在全省率先建成220千伏线路保护专网,完成156条220千伏线路保护复用通道建设。2020年12月28日,廻天线保护通道已正式投运至220千伏线路保护专网,实现220千伏“保护光纤+保护复用”双通道三路由方式,有效提升220千伏电网保护通道安全运行水平,为南京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国内率先建成电力无线专网,推进“5G+能源互联网”融合发展

  2019年6月30日,随着220千伏华科变基站的顺利投运,公司建成国内首个1.8GHz电力无线专网全覆盖城市,为建设能源互联网企业打造关键基础设施。

  “十三五”期间,公司电力无线专网建设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2016年启动无线专网试点建设, 2017年10月首批25座基站投入运行,覆盖7个城市核心商圈、1个工业园区和1个智能仓库,无线专网进入规模化建设阶段,2018年实现溧水电力物联网示范区无线专网全境覆盖。截止2020年底,南京电力无线专网基站总数达到625座,实现南京市辖区地表专网信号全面覆盖,共安装覆盖延伸设备1087个,提升了地下室等特殊场景专网信号强度,全面完成“有线+无线、公网+专网”融合的通信灵活接入体系构建。

  公司结合能源互联网建设业务需求,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常态化保障电力无线专网业务接入及可靠运行。根据安全接入要求,设置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实现物理隔离;根据业务类型,每种业务采用独立的APN方式接入,共接入配电自动化、配变监测、用电信息采集、源网荷储、巡检机器人、光伏等各类生产营销业务终端4.3万个,占全省总数的近50%,单基站平均接入业务68.9个,超过全省均值的2倍,其中控制类业务终端超过3500个,助力新街口等城市核心区域实现“三遥”全覆盖,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至99.993%,有效解决电网“最后一公里”控制交互难题,全面提升电网配用电侧感知和遥控能力,助力城市供电可靠性提升、保障电网安全。

  2019年4月,公司完成全球首个基于3GPP标准的5G独立组网的电力切片应用测试,相当于给电力控制信号传输搭建了一个“高速立交桥”,实现点对点的高速直达,为电网新兴业务需求、服务和作业方式提供通信系统重要保障。

  2020年4月29日,国内首个在变电站内同时部署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设备的5G共享基站在220千伏城南河变建成投运,实现电网与通信行业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利用,标志着南京5G+能源互联网融合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应用基于电力基础设施共享的5G建设模式,每共享一座电力杆塔建设5G基站可减少征地面积30平方米、节约钢材15吨,部署时间缩短20倍,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数据全面融合贯通,信息化建设提质增效

  一张业务工单简单、快捷、准确地在生产、营销、调度系统间流转;各个业务系统间数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效率有效提升……这一切都得益于南京公司率先在国网公司系统上线电网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了营配调全线贯通。

  2019年6月22日,电网资源服务平台在溧水公司上线试运行,并于10月推广至南京全市。2020年8月18日,电网资源服务平台(输变电)主网部分在南京顺利投运上线,标志着南京成为了省内首家从PMS2.0成功整体切换至PMS2.5的地市公司。

  作为国网系统内首批试点单位,公司自2019年起,从统一电网模型、数据同源维护、流程在线贯通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率先试点打造电网资源服务平台,提供了统一的维护入口,实现跨专业数据关联校核,确保了数据质量。2020年,公司延续PMS2.5配网建设理念,通过规范主网输变电模型,全面构建覆盖主配网的“电网一张图”。

  电网资源服务平台的上线应用,解决了原有系统图形台帐应用问题,通过统一基础数据模型,优化输变配用调各环节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基础数据准确率和一致率均达100%,一线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约50%,真正实现了提质增效。

  为了强化数据共享共用,提升信息化资源利用效率,南京公司于2020年着力打造了一体化云平台。依托国网云平台,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地市级“边缘云”服务,可提供450个中配虚拟机资源、900个容器资源和60TB存储空间,满足云化业务快速上线和灵活调整需求,实现数字基础资源最优配置。

  “十三五”期间,公司完成了市县网架结构建设和优化调整,开展了带宽提升工程,实现全覆盖全互联的“万兆到市、千兆到县、百兆到所”的数据通信网络。为应对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公司还建成了覆盖从终端、网络到平台服务的一整套安全防护基础设施,打造网络安全尖兵队伍,支撑网络安全专业发展与技术应用。

自主创新水平稳步提升,用户体验日臻完善

  五年来,公司信息通信专业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为加快建设综合能源高质量的城市能源互联网,夯实“稳”的基础,累积“进”的因素,增添“新”的动能。

  终端通信接入网是智能电网的“神经末梢”,承载海量电网终端感知、控制与信息交互,是打造智能配电网、构建以客户为中心能源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石。公司通过以终端通信接入网支撑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为核心,构建了终端通信接入网技术体制与标准体系,研发相关系统和系列设备,成果已推广至北京、河南等多个省公司,多项成果荣获省部级奖励。其中,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之一——公专多模CPE终端,获得国网第三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金奖。 2020年,该成果成功入选省公司首批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累计实现营收2000万元。

  科技创新为专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内生动力,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和用户体验也在同步优化提升。186信通客服秉持“信为本,通为诺,服务你我他”理念,为用户提供规范、便捷、亲和式服务,“信通三朵云”(云电话、云会议、云存储)在疫情期间实现“办公不碰面”,助力公司复工复产;投用流程自动化RPA客服机器人,实现多类业务场景的智能替代人工,降低话务压力。

  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专业积极参与公司亚洲质量奖及全国质量奖“摘星”行动,以卓越绩效导入为契机,总结提炼信息和知识管理特色,助力公司荣获亚洲质量卓越奖及全国质量奖,其中“信息管理”被中质协评为公司优势项,并获得国网公司“信通专业先进集体”、“全国现场管理成熟度五星级”等荣誉称号。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百年梦想只争朝夕。伴随信息通信专业的五年发展之路,坚强的信息通信基础体系渐渐成为能源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在全面擘画“十四五”之即,信息通信专业将以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理念为驱动,建立健全信息通信现代化支撑体系,强化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业务深度融合,为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智能、高效、可靠的信息通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