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开启新征程6】智能调控护电网 五年奋进践初心
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南京市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各项任务,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南京电网担负着南京市十一区的供电任务,是华东电网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重要通道。调控中心作为电网指挥中枢,始终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核心,紧紧围绕电网运行需求和智能调控技术前沿,主动适应电网发展新要求,持续推进调控系统转型升级。截止2020年12月31日,调控中心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运行8499天。
稳中求进、绿色低碳,电网持续发展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南京电网在负荷规模和设备容量上均实现了很大的跨越。2020年,南京电网最高负荷1265.3万千瓦,同比2015年增长40.58%。与负荷增长匹配的,是电网规模的发展。南京地区现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15座,同比2015年增长13.72%。五年来,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9座,增加主变容量9955兆伏安。十三五期间,南京地区主网共完成停电计划13702项,发布风险预警2112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努力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压降本地燃煤机组出力,不断加大区外来电的引入力度。 2015年调度最高负荷时本地电厂出力为占调度负荷的58.09%,2020年下降至42.51%。与此同时,区外来电占比由2015年的41.91%增加至2020年58.02%。
此外,新能源电站的大规模并网,为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5年南京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仅为87.3兆瓦,2020年达到485.3兆瓦,同比增长455.9%。2018年,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六合通威并网发电,通过“渔光一体”模式,有效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增长。
创新驱动、面向未来,智能调控水平迈上新台阶
作为电网指挥中枢,安全生产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始终聚焦大电网安全的主战场,在国网系统内试点开展地区电网在线安全分析平台建设,首次建立面向地区电网的运行风险评估体系,开展电网事故智能分析、保电用户电源自动追溯和调度操作票在线安全校核,实现全时段、多维度的调度安全运行管控模式。平台投运以来,先后为1000余项电网检修工作提供了在线风险预警分析,并制定了900余项电网七级及以上风险预警及风险管控措施要求,辅助调度员开展了六期反事故演习。
为解决监控工作的“痛点”和“难点”,改变以往人工分析处理故障效率低等问题,2019年迎峰度夏前夕,被称为“最强大脑”的电网运行信息监控事件化系统顺利投运,系统为南京电网40万个数据对象搭建模型,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3000万条电网告警提炼成267项事件规则,实现了故障异常快速判别和智能处置,电网监控效率提升30%以上,传统的被动监控模式逐渐向主动实时感知和标准智能化处置模式转变。
随着大量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电网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增加,对电网供需平衡和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严峻挑战,2020年7月,南京江北新区智慧能源协调控制系统建成投运,系统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电源和用电负荷进行分类聚合,实现源网荷储自主协同运行。据测算,系统可调控峰谷差达150万千瓦,减少建设投资约90亿元,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310万吨。
先锋引领、凝心聚力,党建价值创造彰显新成效
我们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实现支部管用、党员像样。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总支春节期间发布封闭值班召集令,党员突击队一周内完成场所布置和系统搭建,全省率先开展调度全专业、异地全封闭值班,组织封闭人员56人,全封闭连续值守49天。常态化组建党员应急团队,时刻待命,在疫情突发、恶劣天气等情况下,主动承担调控运行“加强”值班工作,全力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作为公司创新高地,深化党员科技工作先锋和核心引领作用,紧扣公司发展方向和生产实际需求开展创新攻关,坚持“理念引领多维度、制度支撑多层次、人才培养多方面”三位一体的创新工作模式。全方位推进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及转化应用,彰显党建价值创造。十三五期间,共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国网公司专利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公司级科技进步奖近20项。
紧密结合调度专业技术密集特点,为电力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制定并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业务流程指南》,优化光伏并网办理流程,实现“来了就办、一次办好”。试点建设国内首套中压配网可开放容量实时发布系统,实现容量允许情况下用户业扩报装接入方案现场直接答复。党员服务队主动送技术服务到现场,每年定期开展用户运行值班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零距离对接发电企业和高压用户。
“十四五”的大幕已经全面开启,我们全体调控人将以公司战略目标为引领,围绕“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在调度系统落地”的目标,持续提升调控运行安全保障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为公司战略目标落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